08.15 最新城市GDP百強榜出爐!南通躋身20強!

2018年已過半,中國城市經濟格局是否有新的變化?21數據新聞實驗室彙總各地經濟數據,得出“2018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強榜”。 結果發現,入圍城市名單與去年同期一致,且GDP在全國佔比依然高達73%,凸顯出百強城市的經濟地位。 不過,3/4的城市位次有所變動,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名次普遍下降,提前佈局戰略新興產業的城市則普遍上升。 分區域來看,中西部城市上升勢頭較為明顯,如山東泰安、貴州遵義、江西贛州名次均晉升7位,山東菏澤亦前進6位。 頭部效應: 北上廣深GDP首次齊過萬億 與去年同期相比,TOP20幾乎無變化,僅濟南替代東莞入圍。北上廣深依舊霸佔前4席位,其他城市與之差距仍相當明顯。排名居首的上海GDP總量達15558億元,相當於百強榜中末位的焦作13.82倍;深圳、廣州雙雙首破萬億,這也是一線城市半年GDP首次集體跨越萬億大關。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有14座城市GDP超1萬億,寧波、佛山和鄭州分列第15、16和17位,如果按目前的增長速度,2018年這三城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 蘇州以9110億元繼續位於榜單第7位,與省會南京差距拉大,同樣超越省會城市的還有山東的青島、煙臺,不過其差距比江蘇小。 從經濟結構來看,四大一線城市的第三產業比重均超過60%,北京甚至高達82.4%,廣州亦超過70%,而TOP20中其他城市僅信息業突出的杭州超過60%,製造業突出的佛山第三產業比重還不足40%。 區域差異: 百強城市由東向西階梯式遞減 整體來看,GDP百強城市地域差異較為明顯。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百強城市近半集中在四大經濟強省:山東(15)、江蘇(13)廣東(11)、浙江(8)海南、寧夏、青海、西藏則無一城市上榜,甘肅、吉林、山西、四川、雲南也僅有省會城市上榜。 中國百強城市的分佈,呈現出相對集中、區域失衡的狀態,百強城市由東向西呈階梯式遞減,並在三大經濟圈高度集聚: 京津冀有8個城市上榜,長三角有22個城市,珠三角則有11個城市。這也基本上是國內區域經濟狀況的一個縮影。 奮起直追: 中西部地區增速居首 儘管中西部地區城市在經濟總量上不佔優,但發展勢頭更足。 已披露經濟半年報的313個城市中,近2/3上半年GDP實際增速跑贏全國(6.8%),主要集中在貴州、江西、安徽、陝西等地,單貴州就有7個城市增速在10%或以上。 貴州的這種高速增長在百強榜中也有一定的體現,遵義(11.2%)、貴陽(11.1%)分列實際增速第一、二名,為僅有的兩個實際增速超過10%城市,江西贛州以9.5%排名第三。 贛州的名義增速(17.26%)同樣在百強榜中排名第三,僅次於青島(17.94%)、合肥(17.7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省會城市表現較為搶眼,共計16座省會城市(首府城市)名義增速超10%,比如合肥、西安、鄭州、太原、南京、武漢、成都、瀋陽、石家莊,GDP名義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 另一方面,滄州、唐山等7市上半年GDP相較於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2018上半年城市GDP百強榜完整名單 【注】 1. 本文統計時間截至8月14日,統計樣本為已發佈經濟半年報的313個城市(州、地區、盟),為方便統計皆以城市統稱; 2. 港澳臺未納入統計; 3. 南寧、烏魯木齊GDP數值未公佈,排名以2017年上半年數值計算。 來源:南通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