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人,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黑白先生)

​人,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黑白先生)

人,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黑白先生)

伊索寓言裡有個《落難的王子》的故事:

有一個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聽不得悲慘的故事。每當左右向他稟告天災人禍的消息,他就流著淚嘆息到:“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運終於落到了他的頭上,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中他的父王被殺,母后受辱自盡,他自己也被敵人擄去當了奴隸,受盡非人的折磨。當他終於逃出虎口時他已經成了殘廢,從此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時遇到他的,見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聽身世。聽他說罷,我早已淚流滿面,發出了他曾經有過的同樣的嘆息:

“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誰知他正色道:“先生,請別說這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於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難的王子撐著柺杖遠去了。有一天,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而我的耳邊也響起了那熟悉的嘆息:“天哪,太可怕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話雖這麼說,但是人從一定的高度掉下來的時候,心裡真是承受不了,但是不承受也沒辦法,正可謂:此一時,彼一時。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其實人的忍耐度真的超乎自己想象的。想起《肖申克的救贖》這部老片,主演安迪從飛來橫禍中理智的在進牢房之前為自己以後逃脫安排好了一切,最佩服的是他的忍耐力和毅力,慢慢的挖地道逃脫,運用自己的知識在牢房裡擁有立足之地,並在離開之前給了對方致命一擊!

可能“希望”是主演安迪最大的人格魅力吧,真的好棒。安迪經過了20年的獄中誣陷,每次的堅持為了自由,在歷經醜惡之後仍保持最大的赤子之心。在我看來,一個有思想、有智慧、有追求、又有執行力和忍耐力…同時還堅持不懈的人是永遠不會被打敗的。

就像安迪說的:“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不要抱怨你的不如意,“黴運總是漂浮的”就算生活給你的是垃圾,你同樣能把垃圾踩在腳底下,登上世界之巔。這個世界不在乎你是踩著金子上去,還是踩著垃圾上去的。

肖申克的救贖裡,安迪被關小黑屋一個月。出來後有人問安迪如何渡過那漫無天日的時光,是怎麼忍受住的。安迪說:有莫扎特陪著我。

有多少人能像安迪那樣,做到內心精神世界富足,不懼怕孤獨和寂寞,能和自己相處。所以這世上真沒有一個隨隨便便成功的人。

就拿叔本華來說,他幾乎在逆境和孤獨中度過一生。支持他在逆境中創造偉大學說的精神支柱就是悲觀哲學㬇發了一一 痛苦的勇氣。心此勇氣戰勝了不可予知的邪惡,成為大師,迎來世人的喇叭和鼓點。

逆境就像是十字路口,人們面對它時必須要作出選擇: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向命運投降。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沈從文的抉擇是: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賜……魯迅的選擇是:直面慘淡的人生。逆境裡的魯迅這樣寫道: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意思是,交了不好的運氣我又能怎麼辦呢?想擺脫卻被碰得頭破血流。但是堅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場永不改變。那就是始終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看你們現在猖狂的,我大不了先躲在犄角旮旯裡忍一忍。佛教裡講,面對逆境當需安忍,這並不是要我們消極被動地忍受,而是策勵我們要坦然接受現實,同時積極地改善人生。

但是,人的惰性有時候很恐怖的,若忍耐伴隨著習慣,那就有無法自拔的感覺了。沉進去,就會安於現狀!社會逆流面前,就像魯迅所說,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就是萬劫不復,如同阿Q精神的自我催眠。

弗洛伊德說:“一個幸福的人決不會耽於幻想,只有不如意者才去幻想。幻想的原動力是沒有得到滿足的慾望,每一次幻想是一個願望的滿足,就是對令人不滿意的現實作了一次改正。”這讓我想起魯迅鐵屋子的故事:

逆境如同鐵屋子,屋子裡有些人已死滅,有些人在昏睡,有些人尚有意念,卻沒有走出這屋子的力量。而世上總有這麼一群貨:

他們習慣了做麻木的看客。他們習慣了躲在陰暗的角落放冷箭。他們懦弱、卑劣、自私 。卻害怕別人站出來行動從而映照自身的卑劣懦弱人格與自私 ,所以他們對這些站出來的人會拼命詆譭、懷疑 。像蚊子一樣將這少數站出來的人叮死。

可是,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鐵屋子裡的。拋開千絲萬縷,生命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