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近日,18年高考全國卷2的作文火了。對於一般的高中生來說,寫倖存者偏差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如果拋開倖存者偏差而是去看裝備的防禦,其實倒是有不少小故事。而且這一點,海軍比空軍想到的要早得多。

早期飛行器使用的原理是降低密度,於是熱氣球啊飛艇的是飛行器的主力。而動力翼面體飛行器雖然靠著速度帶來的氣壓差獲得升力,但是依然面臨著動力有限,所以需要減輕機身重量的問題。(只要動力足,板磚飛上天這個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個YY)而對於海軍而言,更是在進入金屬船時代之後,就面臨同樣的問題——造船材料的密度在7.8-8之間。而船需要浮在水面上,所以總的來說船隻都是“皮薄餡大”。而對於軍艦來說,尤其是導彈時代來臨之前,防禦基本以硬抗(運氣)為主的時代,船隻不能沒有裝甲防護。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英法最早的鐵甲艦,還是傳統風帆構型,黑色區域是裝甲帶

當船隻從木結構為主過渡到金屬結構為主,船板厚度大幅下降。帆船時代動輒幾十釐米厚的木板變成了普遍十幾毫米厚的金屬船殼,而防禦水平實際上有所提高。只不過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火炮也在發展。這一時期,主要使用生鐵熟鐵進行防禦,由於裝甲質量不佳,所以關鍵部位依然使用了幾十釐米厚的鐵板,而受到重量限制以及火炮佈置方式的影響,裝甲盒出現了。裝甲盒外只有比較關鍵的地方有一些薄弱的裝甲。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不屈號的裝甲盒示意圖,當時譯英弗萊息白,即定遠級的模板之一

而對於一些小型艦艇,希望獲得高航速,不想攜帶過多裝甲,而且裝甲價格也比較昂貴,所以考慮到當時的交戰距離較近,彈道平直,於是出現了穹甲結構,說白了就是利用裝甲的弧度降低厚度。這一點上陸軍直到T34時代才大規模使用。而海軍則早了七十多年。甲午戰爭中的中日艦艇除了少數裝甲帶艦外,多為穹甲艦。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美國穹甲巡洋艦剖視圖,中部的“龜背”結構即穹甲

隨著速射炮的出現,穹甲以及傳統裝甲盒結構防禦面積過小,無防護或薄弱防護區域容易被打成篩子,也就是洗甲板流(甲午、日俄時期的日本和wow裡的巡洋艦)此時隨著克虜伯鋼等新型滲碳鋼的出現,大幅提升裝甲的性能,關鍵部位可以使用厚度較低的裝甲,也給了擴大防禦面積以重量的前提。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日俄戰爭中非防護區被打成篩子的俄艦

隨著速射炮口徑不斷增大,末代前無畏艦的主炮越來越趨近於“擺設”而更指望大中口徑副炮和二級主炮“下雨”。這一時期的裝甲帶面積也增大一些。而隨著無畏號的出現,大口徑炮徹底壓倒中口徑炮,為了對抗威力越來越大的大口徑炮,而小口徑炮多用於驅趕對方驅逐艦而不是對轟,於是從戰術上講又給裝甲防護區域面積減少提供了合理性。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無畏號

進入超無畏時代,裝甲的厚度再次提高,而隨著交戰距離的增加,水平防護也越發重要,避免被灌頂攻擊。而這一部分裝甲儘管厚度可能低一些,但是因為防護面積更大,而且多高於水面,影響重心。因此,裝甲帶面積不得不再次縮小。最終催生出了重點防禦理念。傳統學術派認為重點防禦和全面防禦的區別實際上是說裝甲不再出現連續厚度變化的情況。但是形成的效果實際上還是裝甲面積的差異。而從二戰時期末代戰列艦的防護來看,實際上重點防禦與紙面上的全面防禦之間還是產生了一個平衡。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德弗林格側舷裝甲,注意其連續的非等厚度裝甲

在條約時代以後,各國的戰列艦普遍尺寸有了進一步的擴大,而除主裝甲帶外一些特別的關鍵區域也配備裝甲。而玩過WOWS的玩家都知道,適中的裝甲往往會導致炮彈並不會形成過穿而是被引爆。但是相對於驅逐艦,巡洋艦和戰列艦由於船體夠厚,所以相對而言並不過分期待過穿的出現。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大和的裝甲結構

此時的戰艦實際上已經不太過分稱全面防禦與重點防禦,而是能夠比較理性的選擇艦艇的核心區域和非核心區域。也是因為人類對艦艇的認識更充分。相對而言,當時的飛機問世才幾十年,性能比較穩定也不過二十來年,而飛機的結構相對於艦艇而言更為密集,所以當時的英國空軍和美國海空軍航空兵、日本海空軍航空兵對此理解都還在逐步提高。而美國的自封油箱等技術也在促進飛機的發展。只不過,重甲艦時代很快就過去,飛機也更多的改為依靠干擾彈和機動性。除了少量攻擊機以外,只要機身結構強度足夠,也不再過分強調裝甲的重要性。

當空軍還在講倖存者偏差,海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俾斯麥防護面積過大,而且採用穹甲結構,並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