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最近火爆網絡的三國視頻你看了嗎?

關羽、張飛一起向劉備表忠義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人家關羽畢竟是讀過書的

這“官話”講的是文采飛揚

而張飛卻只能在一旁

乾巴巴地回覆:

“俺也一樣”

這大概就是

“讀書”“不讀書”的差別了吧!

在文化人的眼中

友情是

“願為古琴瑟,永向君聽發。”

愛情是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親情是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當個文化人真好

想要表達的

都能淋漓盡致的表現

所以

千萬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快來學習啦!

《海濱的生靈》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簡介:在這本書中,卡森貫穿著“敬畏”的環保哲學觀念,以宏大而又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海濱生態的複雜和奇妙,揭示了海濱生態在進化史上獨特的地位,那些渺小的生物是從海洋走向陸地的先鋒,具有偉大的探險精神,沒有它們的初嘗試,生物不可能進化出眾多的陸地物種,也就不會有人類。海濱生物的每一個物種都是在嚴苛的海濱和潮汐環境中,在生死時速之間搏鬥生存,這些渺小生靈的偉大與美麗,足以贏得人類的敬畏和驚歎。

《天黑得很慢》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簡介:本書是中國首部全面關注老齡社會的長篇小說。小說用擬紀實的方式,以家庭陪護員的講述為核心,反映老齡社會的種種問題:養老、就醫、再婚、兒女等,既寫出了人到老年之後的病痛與孤獨,也寫出了人間自有真情在。

《李敖自傳》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簡介:本書是李敖八十歲時寫的自傳,他用幽默詼諧的筆調,記取了自己一生中的點滴片段,從中既能瞭解李敖八十年人生歲月的主要經歷,也能體會他在特立獨行、嬉笑怒罵、桀驁不馴和愛憎分明之外的勤奮、仗義、深情和勇敢。

《白玉苦瓜》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簡介:《白玉苦瓜》是“鄉愁詩人”余光中的詩歌集代表作。書中收錄了《鄉愁》《鄉愁四韻》《民歌》《白玉苦瓜》等59首原版無刪節詩作,主題橫跨鄉愁、情感、人生、命運,展露出開闊的意境。《白玉苦瓜》誕生以來,再版重印幾十次,名篇《鄉愁》等更是被收入幾代人的語文課本。羅大佑、李泰祥等音樂人曾將他的詩譜成民謠傳唱。

《時間的噪音》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作者:(英)朱利安·巴恩斯, 嚴蓓雯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簡介:1937年5月,列寧格勒某處公寓樓裡,一位三十歲出頭戴著眼鏡的男子在電梯門前等待著,腿邊靠著一個小行李箱。他們總是在午夜來抓你,與其穿著睡衣被從公寓裡拽出來,他寧願收拾妥當,一夜又一夜守在電梯門前,等著被捕。他就是肖斯塔科維奇,一個終其一生都在等待槍決的人。他把怯懦給了權力,把勇氣給了音樂。本書是朱利安•巴恩斯為自己的英雄寫下的人生小傳。

《萬物皆奇蹟》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簡介:《萬物皆奇蹟》是卡森的絕筆之作,在其逝世後出版。在本書中,卡森講述了她和她的甥孫年幼的羅傑一起在緬因州的海岸、樹林、曠野探險和觀察自然的經歷和體驗。講述瞭如何培養一個孩子觀賞植物、動物、星月、雲彩,傾聽蟲鳴鳥唱,如何豐富和銳化我們久已遲鈍的感官和審美能力。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2》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有多大?別等書到用時方恨少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簡介:“作家訪談”是美國文學雜誌《巴黎評論》(Paris Review)持久、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偉大作家的長篇訪談,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了“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範。

古人云: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好讀書

固然可以幫助你獲得

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更好的經濟待遇

但其實,讀書對於我們來講

就像董卿說的那樣:

“它是一種無形之用,是一種潛移默化,

它能融進你的血液、精神、行動之中,

悄悄地對你的生活、環境發生作用,

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書是一方草地,是一片樹林,是一條小溪,

疲勞的心靈可以在裡面棲息,浣洗。”

當你感到開心時,你可以在書中尋找共鳴;

當你感到疲倦時,你可以在書中找到慰藉;

當你感到孤獨時,你可以在書中得到陪伴;

……

把握時光,

一起徜徉在書的海洋!

(注:圖文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