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可愛的家鄉三河之名人軼事 偵察英雄李福

偵察英雄李福


李福(1925-2010),三河市李旗莊鎮李棗林村人。他,高高的個子,魁梧的身材,方正的臉膛,說起話來雖不太連貫,但語調高昂,聲若洪鐘,不時加進幾下有力的手勢。一身馬褲呢的軍裝,彰顯出他那嚴整、果敢、剛毅的軍人氣質。


他1944年參軍入伍,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李福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二,從小就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日軍在李旗莊修建了炮樓以後,經常借搜查八路之名到李棗林騷擾百姓,抓丁搶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全村人日夜提心吊膽,東躲西藏。特別是年輕的小夥子,更不敢在家停留,來不及“跑反”被捉住的,嚴加逼供八路的下落,不說就灌涼水、壓槓子,折騰得死去活來後,帶到炮樓給日軍當勞工,有好幾個人一走就再沒回來,連屍首都沒找到。目睹日軍的殘暴,李福怒火中燒,決心要為鄉親們報仇,但人單勢孤,沒有機會下手。1944年冬的一天,冀東十四軍分區十三團獲得日軍下鄉掃蕩的情報,在李棗林村周圍設下埋伏。日軍在李棗林東大廟集中時,被一舉殲滅。撤出戰鬥時,一心要報仇的李福見這是個好機會,就跟在部隊後邊請求部隊首長批准他入伍當兵,一直跟了三天三夜,首長才同意接收他入伍,給他換了軍裝,分到一個班裡。這個班12個人才3支槍,班長只發給他兩顆手榴彈。


參軍後第一仗是在大李各莊。當時,15名日本兵正在村內驅趕老百姓,並把門窗拆卸下來準備燒掉。得到情報後,戰士們各個義憤填膺,迅速包圍了村子。李福更是勇敢,憑著兩顆手榴彈,一馬當先衝進村裡,一手榴彈甩出去就炸死了好幾個日軍,戰士們隨後趕上,打死了全部敵人,解救了被驅趕的老百姓,戰鬥取得了勝利。首長當眾表揚了李福。



為了加強東北的軍事力量,李福所在的部隊在日本投降後被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二師,李福被分到偵察連任偵察員。

作為一名偵察員,主要職責是摸清敵軍兵力部署、武器裝備情況和戰略意圖,為我軍進行戰略部署和攻打敵人提供可靠信息。同時,還要擔負探路、掃雷、破壞敵人的通訊、交通等任務。這就要求偵察兵不僅要具備一些超常的素質,如堅毅、果敢、多謀善斷、吃苦耐勞、不怕流血犧牲,而且還要掌握多種技能。經過多次戰鬥鍛鍊和考驗,李福進步很快,不久就被提升為偵察班長,參加了遼瀋和平津戰役,後隨四野大軍一直打過長江到達廣西。

1948年底,國民黨部隊的一個團在廣西被李福所在的部隊擊潰後,剩餘的殘兵在團長的帶領下逃進了深山。為了徹底消滅這股殘敵,首長派李福帶兩名偵察員去探明敵人的行蹤。廣西是個多山的地區,三人日夜兼程,跋山涉水,忍飢挨餓,尋找殘敵的去向,到第五天終於在一個山圈的小村裡發現了殘敵。這夥敵人好像剛吃完飯,拔鍋拆灶準備開拔。李福想,如果讓這股敵人逃掉,鑽進大山,再找可就難了,可通知大部隊,時間又來不及,怎麼辦?作為偵察班長,李福當機立斷,絕不讓敵人再從自己眼皮底下溜掉。他仔細地看了一下地形,這個村北面是陡峭的高山,根本不能出人;東西兩邊的山雖不高,但也無路可走,只有南面山口可以逃跑。看到這兒,一個大膽的殲敵計劃在李福腦子裡很快形成。他把兩名戰友叫到跟前,說出自己的想法,兩個戰友一致同意,立即散開跑到東西兩邊的山上,李福則守住南面的山口,開始向村裡的敵軍喊話:“蔣軍弟兄們,你們被包圍了,投降吧,我們優待俘虜!”東西兩邊的戰友也同時喊起來。剛要集合的敵軍一聽都驚呆了,一個個四外張望不知所措。這時敵軍團長跑過來,掏出手槍對敵兵喊道:“慌什麼,鎮靜,鎮靜!快準備戰鬥!”敵兵們一個個慌忙趴下準備抵抗。這時李福大聲命令道:“一營長把機槍架在東邊的山頂上,不準放走一個敵人;二營長在西邊的大松樹下把迫擊炮架起來,誰敢抵抗就用炮彈轟他狗日的。”兩名戰友搖動樹枝,往山下滾山石,叫著連、排長的名字“調兵遣將”,虛張聲勢地配合李福。這下敵人可嚇蒙了,不知被多少解放軍包圍,看來插翅也難逃了。一看這陣勢,敵團長膽怯了,站出來對著李福的方向喊道:“不要打,不要打,我們願意投降!”李福說:“那好,你們把武器放到一堆兒,站好隊,我們派人接收!”敵團長把手一揮,對眾敵兵說:“還不快點兒,把槍給我放在大榕樹底下,趕快站好隊!”敵兵們一個個把槍扔在了大樹下,排成了四排,一共有180多人。見敵兵集合完畢,李福在兩名戰友的護衛下,很快來到敵兵隊伍跟前,這時一個小頭目可能看出了點什麼,暗中舉起手槍向李福射擊,李福眼疾手快,抬槍將其擊斃。兩名戰友也舉起衝鋒槍朝隊前一陣掃射,並大喊:“誰敢動就打死誰!”還是敵團長識時務,見大勢已去,就說:“咱們別再給老蔣賣命了,早投降早有出路。”敵兵們紛紛點頭。李福命人將槍栓卸下,讓敵兵們扛著空槍,3門迫擊炮和4挺重機槍交由村民暫時保管,押著俘虜返回了部隊,受到了師首長的表揚,稱他們是智攜敵寇的孤膽英雄。這次行動後,李福於1949年1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0年9月15日,美國糾集15個國家,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出兵侵略朝鮮,並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黨中央、毛主席發出了“抗美授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李福立即報名,隨部隊奔赴朝鮮一直打到“三八線”。在朝鮮戰場上,李福和戰友們一起趴冰臥雪,一口炒麵一口雪,生活非常艱苦,白天冒著敵機轟炸開山鑿洞,夜晚深入敵營進行偵察,多次圓滿完成任務。一次,李福帶兩名戰友,化妝成李承晚軍隊的士兵去某高地捉“舌頭”,因地形不熟在山裡轉了幾天沒能下手。這裡的村莊都是廢牆,朝鮮老鄉早就逃走了,根本沒有吃的。乾糧吃完了就吃野菜野果。後來,他們劫了一輛南朝鮮軍隊的後勤車,將司機和押車的放走後,三人留足了餅乾和罐頭,一把火把車燒了,躲到山溝吃飽喝足睡到天黑後繼續在山中搜索,好不容易發現了敵人設在半山坡的指揮部。但敵人戒備森嚴,有好幾道崗哨,一時無法上前。他們就匍匐前進,剪開鐵絲網靠近指揮所,試圖將一個崗哨拂去,但距崗哨有一高坡不好逾越。正在為難之際,李福突然發現一條由指揮所通往外面的電話線,一時計上心來,用鉗子將電話線指斷。時間不長,就見從指揮所出來3個美國兵,嘴裡嘰裡咕嘈說著什麼,邊走邊檢查線路,很快來到李福他們埋伏的地方。一個美國兵抓住電話線的兩頭正要接,三人餓虎撲食般一擁而上,將兩個當場擊斃(據李福說,將手槍抵住頭部擊發聲音很小),另一個用毛巾勒住嘴巴迅速帶下山來,連夜趕回部隊。經翻譯審問,這個美國兵很快就把他們的情況一五一十地交代出來,並說他是被騙來的,長官說朝鮮到處是金子,連吃飯碗都是金子做的,到朝鮮可以發大財。這個美國兵很愛財,手上戴著三個金戒指和一塊手錶,按照紀律,把這些東西如數還給了他。這個美國兵最後用生硬的中國話說:“中國兵頂好!頂好!”由於掌握了敵人的詳細情況,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聯合作戰,一舉拿下了此高地。


在朝鮮戰場上,沒有前後方之分,美軍的飛機經常到我軍陣地轟炸掃射,戰士們習以為常,敵機來了警報一響就鑽山洞,飛走就繼續幹活兒。一次,李福正在掄錘打眼開山,突然敵機來襲,因躲避不及,一顆子彈穿透了他的左耳,血流如注,經簡單包紮後他仍堅持不下火線。至今左耳廓的傷疤猶存,成了永久的紀念。朝鮮戰爭停戰後,李福所在的部隊很快撤回祖國東北,直到1955年冬部隊整編,允許自願選擇,李福選擇了回老家李棗林村務農。



可愛的家鄉三河之名人軼事 偵察英雄李福



回家後,作為一名老黨員、老革命軍人,他仍不忘軍人本色,當上了村支書,帶領群眾成立了互助組和農業合作社。為了教育下一代,培養接班人,他多次接受學校邀請為學生講革命傳統和戰鬥故事,深受師生們的愛戴。

為使李福晚年幸福,黨和政府將其安置到光榮院居住。如今,老人身體很健康,見我們來採訪,老人興致勃勃地和我們談了三個鐘頭。講到動情處,竟高聲唱起來:“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雄走起,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