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

最近因為全國“疫情”的原因一直待在家裡,閒來無事看了看宋史。突然發現要說宋史,就不得不提及一個人,那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老上級”,後周世宗皇帝柴榮。今天老徐就簡單整理一下,看看這位天妒英才的雄主柴榮的經歷及他死後留下了怎麼樣一片江山。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五代十國

柴榮所在的時期是一個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其混亂程度和春秋戰國很相似。自黃巢之亂後,唐朝統治崩潰,各地藩鎮獨立,依次佔據中原有五個朝代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所以這段時期被稱為五代。五代時期,武夫當政,國家四分五裂,皇帝也層出不窮。

柴榮的祖父柴翁原是邢州堯山柴家莊一帶的富豪,後因家道中落,柴榮還很小便前去投奔姑媽。其姑媽原是後唐莊宗的後宮,莊宗去世後,因沒有子嗣而發送還家,後嫁給還未發跡的郭威為妻。因柴榮性性謹厚,幫助郭威處理各種事務井井有條,所以深受郭威的喜愛,被其收為養子,改名郭榮。當時,郭威的家境也並不富裕,柴榮為資助家用,於是做起了茶貨生意,往返於江陵等地。期間,他學習騎射,練就一身武藝,又讀了大量史書和黃老著作,稍長一些便棄商跟隨郭威從戎。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位於趙縣趙州橋景區的柴王推車雕塑

後漢末帝乾佑三年(庚戌,950年),後漢末帝因顧忌郭威,於是密令人殺之。郭威得到消息後遂反叛,末帝下詔盡殺郭威、柴榮兩家。第二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政權。後周世宗顯德元年(甲寅,954年),郭威駕崩,因其子嗣全被末帝殺害,只得由養子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柴榮時年33歲。

一、決戰高平

公元954年,後周顯德元年正月,皇帝郭威病逝,柴榮即位。

北漢君主劉崇聞之甚喜,領兵3萬,聯合契丹1萬多騎兵入侵後周。北漢軍隊來勢洶洶,在梁侯驛與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部下交戰,俘虜、斬殺後周士卒1000多人。李筠逃歸上黨,據城自守。

柴榮聞訊後,力排眾議,決心親征 。他率軍兼程速進,在澤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晉城巴公鎮)與北漢軍遭遇。大戰展開時,右軍樊愛能、何徽部不戰遁潰。在危險時刻,柴榮不畏矢石,冒死督戰,大敗北漢,斬殺其驍將張元徽。觀望的遼軍見狀撤退。日暮時分,河陽節度使劉詞領後軍抵達,柴榮與之合力,再破北漢,追擊至高平,劉崇丟棄大量輜重,倉皇北逃。

高平之戰,鞏固了柴榮的地位。戰後,他為整飭軍紀,斬殺了樊愛能、何徽等七十多名臨陣脫逃的將士,同時對作戰有功的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等人給予重賞。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五代十國後期形勢圖

二、西敗後蜀

顯德二年(955年),柴榮派向訓(向拱)、王景率軍西征後蜀,欲收復秦、鳳、成、階四州。

七月,向訓等被阻於鳳州,戰事陷於僵局,而西征之師的軍需供應不繼,宰臣執意請求罷兵。柴榮派趙匡胤作為特使前往秦州前線視察戰局,趙匡胤返回後,認為定能獲勝,從而堅定了柴榮的攻討之志。 [

閏九月,周軍大破後蜀,秦、成、階三州相繼歸附。至十一月,攻克鳳州,盡復四州之地。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三徵南唐

三、三徵南唐

顯德二年(955年)十一月,柴榮準備親征南唐,先派李谷統領韓令坤等十二位將軍出征 。同時下詔要求吳越王錢弘俶出兵常州,以牽制南唐軍力 。次年,因不贊同李谷持重的策略,改命李重進為淮南道行營指揮使,領趙匡胤等主動出擊,取得正陽(今安徽潁上西南)之戰的勝利,且派兵攻取了南唐的滁(今安徽滁縣)、揚(今江蘇揚州)、泰(今屬江蘇)、光(今河南潢川)、舒(今安徽潛山)等州。後因雨季來臨,留李重進軍繼續圍攻壽州(今安徽壽縣),自己則班師回京。五月,柴榮徵集工匠“於大梁城西汴水側造戰艦數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戰。數月之後,縱橫出沒,殆絕唐兵”。

顯德四年(957年)二月,柴榮因南唐援軍抵達、周軍不利,於是再度南征,大敗南唐援軍於紫金山寨,消滅唐軍四萬人,繳獲船艦數百艘及眾多錢、帛、器械。三月,壽州彈盡糧絕,向周軍投降。柴榮隨後自下蔡回京。十一月,柴榮親率諸軍第三次徵南唐,攻濠州(今安徽鳳陽西北),敗唐軍於渦口。一鼓作氣,向東橫掃沿淮城柵,所向披靡。十二月,泗州(今安徽泗縣東南)守將舉城投降,柴榮親率水陸大軍東下,得唐軍艦船三百餘艘,加之周軍數百艘艦船,水陸俱奔,所向皆捷,連降濠州、漣水、亳州等地。

顯德五年(958年)正月,柴榮親自率軍攻克楚州(今江蘇淮安)。二月,再破揚州,繼續擴大戰果。三月,前往泰州、廣陵、迎鑾江口,大敗唐軍。南唐元宗李璟遣使求和,進獻貢品,被迫獻上四州之地,畫江為界,每年進獻貢物十萬,以求罷兵。至此,淮南之戰結束。柴榮悉平江北的淮南之地,得州十四、縣六十;李璟去帝號,只稱“江南國主”。四月,自揚州還京。

柴榮三次南征,不但使南唐俯首就範,而且震懾了南方各割據勢力,為之後的北伐掃除了後顧之憂。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北伐幽燕

四、北伐幽燕

顯德六年(959年)四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遼國,取道滄州(今屬河北)北上,率步騎數萬直入遼境。至寧州,遼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位於今河北霸州境內),守將終廷暉舉城投降。至瓦橋關(今河北雄縣城西南),守將姚內斌以城降;遼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刺史劉楚信舉州投降。

五月,瀛州(今河北河間)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義武節度使孫行友攻克易州(今河北易縣),擒獲遼易州刺史李在欽。同月,以瓦橋關設置雄州、益津關設置霸州。先鋒都指揮使張藏英破在瓦橋關北破遼騎兵數百人,攻下固安縣。

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五月丙午日,柴榮大會諸將,準備乘勝奪取幽州(今北京市),諸將均認為不可,柴榮不聽。夜間,柴榮突患疾病,只得自雄州回師。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五、天妒英才,壯志未酬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昭義節度使李筠攻克北漢遼州,擒獲其刺史張丕旦。同月,柴榮回到開封,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命趙匡胤接任;封長子柴宗訓為梁王。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同年六月十九日(7月27日),柴榮因病在開封萬歲殿駕崩,終年三十九歲,在位六年。八月,諡號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十一月,葬於新鄭陵上村的慶陵。


天妒英才:一代雄主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雖然未能實現為君三十年、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時期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其人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二百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

我是“努力的老徐”,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點贊、評論、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