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國寶系列故事“龍擡頭”

疫情下的假期過得飛快,轉眼一個月的日子就要過去了,馬上就是剃頭吃豬頭肉的“二月二”。但是你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嗎?

東方的星系如一條龍,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格外顯現,故稱“龍抬頭”,這是天象。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按照中國民間的習俗和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農諺“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裡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採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

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北方習俗是吃豬頭肉,理髮。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是農耕社會,祖先在觀天象是知道可以開春耕種,一定會殺豬宰羊祭拜老天爺,保佑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祭拜結束後參與祭拜的人群會分食祭祀的食品,寓意祥佑祈福,保佑平安,而理髮只是表示從頭開始, 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燻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龍有著升騰之勢,龍可謂是出類拔萃,能騰雲駕霧,有能耐,自古也有著“望子成龍”的說法,事業心強的人佩戴寓意出人頭地、不同凡響、做出一番事業、事業如虹、前途順暢。

龍在民間能諒解百姓之苦,更有呼風喚雨之能耐,可以為百姓解燃眉之急,使百姓風調雨順,寓意五穀豐登、大獲豐收。

龍的神明通靈是長壽的代表,如蛇般的身軀搖擺矯健中展示出健康之態,象徵著長命百歲、健康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