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詩詞」王維“詩中有畫”力作,色彩素雅,給人以美的享受

「詩詞」王維“詩中有畫”力作,色彩素雅,給人以美的享受

庚子年二月十五,每日品讀經典

《漢江臨眺》是詩人王維於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創作的一首五律。詩人泛舟漢江,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頷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直抒胸臆,可以作畫上題字。都說王維的詩歌創作有“詩中有畫”的特點,這首詩就是王維用繪畫的技法來創作詩歌的力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五言律詩卷。

漢江臨眺

唐·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① 漢江:即漢水。

② 臨眺:登高望遠。

③ 楚塞:楚地疆界。

④ 三湘:瀟湘、沅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

⑤ 荊門:山名,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戰國時為楚之西塞。

⑥ 九派:流入長江的九條支流。

⑦ 浦:水邊。

⑧ 襄陽:今屬湖北,位於漢江中流。

⑨ 好風日:風景天氣好。

⑩ 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鎮守襄陽,好飲酒,每飲必醉。

【詩意】

楚國的邊界與漢水相連,漢江流入荊門,匯通長江九派。

江水滾滾,奔流天地外,青山延綿,水霧中時隱時現。

波濤洶湧水勢漲,城郭彷彿飄江上。大浪翻滾拍兩岸,遠空好似在搖晃。

襄陽風光這樣美,我願留下來與山翁長醉不復歸。

「詩詞」王維“詩中有畫”力作,色彩素雅,給人以美的享受

【賞析】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開篇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讀者可以想象,當我們泛舟江上、縱目遠望的時候,這片莽莽蒼蒼的古楚大地上,從湖南方面奔湧而來的“三湘”之水,與長江的九條支流連接、匯聚、合流,其洶湧澎湃、水天相接的壯觀氣勢,震撼人心。詩人將這宏大遼闊的景緻,以概寫總述的方式,用“三”“九”這樣的數字表達出來,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漢水浩渺,彷彿流到了天地之外,而山色朦朦朧朧,一片虛無縹緲。詩人著墨極淡,卻頗為準確地寫出了漢水的壯麗奇偉。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經寫過一首《朝中措》的詞,轟動一時,詞中便有“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的句子。後來蘇東坡也作了一首《快哉亭》的詞,內說:“認取醉翁語,山色有無中。”歐陽修自號醉翁,王維此詩的末句是“留醉與山翁”,不知是否受了這詩的影響呢?不論我們的猜想是否屬實,都說明歐陽修很喜歡這首詩,更喜歡詩中這一經典的句子。

「詩詞」王維“詩中有畫”力作,色彩素雅,給人以美的享受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沿江的城市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樣,而水天相交之處,波瀾起伏。“浮”說明水勢之浩渺,而“動”則表現波濤的洶湧澎湃,彷彿連天空都撼動了。詩人行舟水上,體會到了漢江的雄偉姿態。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襄陽的風景確實讓人流連沉醉,我願意留下來陪伴山翁一同喝醉。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對襄陽美景的喜好。

「詩詞」王維“詩中有畫”力作,色彩素雅,給人以美的享受

此詩主要描繪了漢江的浩淼(miǎo)。詩中先寫了漢江的地理位置:漢江連接楚塞三湘,通荊門九派。然後寫漢江的煙波浩渺:漢江綿延千里,極目而望,不辨首尾,似已流出天地之外;漢江兩岸的山色,縹緲隱現,似有若無。首聯寫景,境界開闊,氣勢宏大,寫出了浩渺漢江的神韻,使後人愛賞不已。宋代詩人歐陽修曾經引用之,蘇軾見了,大加稱賞,還以為是歐陽修自己的詩句呢。詩的頸聯繼續寫漢江的氣勢:因為水勢浩大,遠望郡邑好像浮在前面的水邊;因水天相接,遠處的天空好像在波濤中漂動,仍然是一種闊大的風景。漢江附近的襄陽風光無限美好,使得詩人想留下陪伴晉人山翁飲酒賞景。

這首詩氣勢宏偉,意境優美,用筆簡單,色彩素雅,就像一幅出色的水墨畫,給人以美的享受。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每日品讀中華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