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參加高考為教學,太原“高考哥”第7次現身考場

參加高考為教學,太原“高考哥”第7次現身考場

6月7日上午11時30分,太原十二中(高考)考點,伴隨著語文考試的結束,考生們陸續走了出來。一群群孩子之中,一個頭發謝頂的中年男子,引人關注。

剛出考場,此人頓時被記者們的“長槍短炮”包圍。這位考生就是已經6次參加高考的王世卿,39歲的他,今年是第7次參加高考。在網上,他被稱為“高考哥”。

特別考生惹關注

上午考試完畢後,十二中校門口異常熱鬧,家長們和孩子們,紛紛討論著剛才的語文試題。人群中,身穿藍色T恤,手拿公文袋,步態輕鬆的中年人,顯得非常特別。

一些家長認出了他,議論著,他就是“高考哥”,好幾次參加高考了,看面相快50了吧?比一般家長都老……

還有人並不認識他,用疑惑的眼光看著他,大概思索著,這個人居然也是個考生?直到此人被記者們包圍,人們才瞭解到,這個叫王世卿的人,今年39歲,這次是他人生中第7次參加高考。

經歷獨特而豐富

王世卿畢業於太原師範學院,是一名物理老師。從事教育行業的他,對高考有獨特而豐富的經歷。

王世卿是呂梁人,讀書求學階段,先後在1999年和2000年參加高考,終考入太原師範學院。畢業後的他,從事其他行業幾年後,迴歸教育行業。

王世卿介紹,工作後參加高考,是在他成為一名老師之後。從2014年至今,他已經連續5年參加高考,文理科隔年參加,今年考理科。他笑著說:“成績比較穩定,400多分,今年的成績應該比去年要好一些,因為自己相對偏理科,並且還有物理,自己的主項。”

目前,王世卿是一家學校的負責人,由於工作忙,每年高考前的學習時間只有一個月左右。所以,對於這樣的成績,他還是比較滿意。

參加高考為教學

工作之後還參加高考,為何?王世卿介紹,最初源於和幾個朋友聊天,當時聊的內容是如何體驗高考。說來說去,他就有再參加高考的念頭。參加了2014年的高考後,王世卿有了更多思考。作為一名老師,沒有思想壓力,沒有時間限制,判斷一道題或一份卷的難易度等,往往不太客觀,若作為一名考生,親自坐進考場,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答卷,對試卷的難易度等感受得更真切。

對今年的語文作文,王世卿就覺得非常出乎意料。題很活,空間大,難度也大。王世卿認為,今年的高考作文清晰地表達著,語文教學不是隻侷限在課本,而是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學生必須對人生、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全方位認識。

這些直觀的體會,將會被王世卿反饋至實際教學中,以考帶學,服務教學,服務學生,是他參加考試的唯一目的。

面對質疑有話說

去年第6次參加高考時,媒體對王世卿作了報道,他在網上被人稱為“高考哥”。有人質疑他的目的“純粹奪人耳目,目的是宣傳他的學校”,也有人說他是“浪費高考資源”。

王世卿回答,他高考完畢後,不報志願,談不上是對高校資源的浪費。“奪人耳目”則更談不上,他只是想以最直接的形式,全面瞭解每一年的高考,做到“考以致用”,最大程度地幫助孩子們。不違規,不違法,不介意人們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