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洋油燈”:時代的記憶

不知你是否經歷過沒有電燈,夜晚點著煤油燈的時代?

那時的我,還是個兒童,大人們稱煤油燈叫“洋油燈”,玻璃瓶裡裝著一些洋油,一根燈芯直插底部,夜晚點亮之後,整個房間都會明亮起來。

煤油很貴,點燈的時間嚴格控制,那時的我們,常常是吃完晚飯,大人們幹完手裡的活,就早早的睡了。

在黑漆漆的夜晚,特別的寧靜,你可以聽見風的叫聲、水的笑聲,還有從煤油燈裡發出的香味。

“洋油燈”:時代的記憶

煤油的發明者是波蘭人揚·約瑟夫·伊格納齊·武卡謝維奇。

生於1820年揚·約瑟夫·伊格納齊·武卡謝維奇,他是波蘭藥劑師、化學家、石油工業的先驅者。1853年他發明了現代形式的煤油燈,並在1854年在波蘭境內建立了第一口油井。

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工業油井,是在美國。1859年在美國賓夕尼亞州發現了石油,不久後世界上第一口現代工業的油井就誕生了。

“洋油燈”:時代的記憶

在亞州,最早的油井在臺灣

公元1861年在臺灣苗栗縣公館鄉建起了亞洲第一口油井,清政府從美國聘請技師,以簡單機具鑽鑿油井,是現代科學開發石油的雛形。這口油井是世界第二口油井。也是世界上尚在生產最古老的油田。

1907年2月,中國內陸第一口油井,在陝西延長縣西門外勘定,於4月安裝機器,6月5日開鑽,9月6日出油,從此結束了中國內陸不產油的歷史。

“洋油燈”:時代的記憶

油井從陸地向水下發展

世界上第一次從水下油井打出石油是在1891年,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聖瑪麗大湖上的木樁上。

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鑽井平臺是1896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的聖巴巴拉海峽大陸架,從一隻簡陋的木筏上開創了石油海上鑽探的歷史。

中國最早使用平臺在海上打井是1963年,用土辦法制造了中國第一座浮筒式鑽井平臺,於鶯歌海距海岸4千米處打了三口井。  

1966年在渤海建立了第一座正式海上平臺,同年12月31日渤海第一口探井開鑽並於1967年6月14日喜獲工業油流,從此揭開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序幕。

“洋油燈”:時代的記憶

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滿足的了 

經過數代人的努力,科技在不斷的發展,石油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洋油燈”的時代也一去不返,照亮黑夜的,是各種各樣的燈,活在這個時代的人真的很幸運。

雖然物質條件提高了,我卻懷念那個點著“洋油燈”的夜晚,在那樣的夜晚,失眠似乎是一件可笑的事情,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滿足的了。

“洋油燈”:時代的記憶

我是天道唯靈臺間,一個喜歡道家文化的作者,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動動手指點贊、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