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國古建築多毀於火災,您知道的關於古人採取的防火措施有哪些?

古建說


我國古代建築多毀於火災,古人防火措施有哪些?

首先可以講我國人是十分重視防火工作,也採取一系列的方法,回顧歷史我不得不欽佩中國古代先人的智慧與擔當。

一 防患於未然的防火思想上升到很高地位

周朝規定,在宮廷中應有專門掌管用火的官員,他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鈴,提醒大家防火。這也是更夫喊火燭的由來。

史料記載,在春秋戰國時,宰相管仲就說,管好“火”是關係到國家貧富的大事。並提出了修訂《火憲》的意見。那時國家舉行儀式的人,需用左手舉火把,以減少明火亂動的危險。右手捧碗隨時接灰燼,以防殘火落地亂濺。如此科學細緻的法律條文,在現代也不多見。

二 科學有效的防火措施

1 設有“街亭”“標語”等用於防火滅火

到漢朝時,則國家制訂了更為合理的防火措施,在《漢書》中說,西漢時長安“每街一亭”,有16個街亭;東漢時洛陽有24街,便有24個街亭。街亭和現在的派出所差不多,街亭裡有大鼓,有房間,有廣場,可以駐紮軍警,大的可容納幾千人,一旦火災爆發馬上去鼓組織人力救火。東漢史學家荀悅對於火情的看法是“防為上,救次之,誡為下”,“防患於未然”是從這兒來的。

宋朝人還會在倉庫等重點地方張貼“小心火燭”的標語,而且“火”字還會倒著寫,就是為了警示人們火災隨時都有可能“到來”,務必要提高警惕

2 設立專業隊伍

在北宋朝時中國有了全世界第一支專業消防隊,滅火的兵叫防隅軍,而負責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叫廂使。這支消防隊經過專業訓練,專門負責開封的城市防火滅火。他們在高處設立暸望塔,低處有用於滅火的水溏,並有專用通道。一旦有火情,撲救的各支隊迅速到達,配合密切,有的救護、安置受傷居民;有的搶救財產;有的運水滅火,紋絲不亂。還有沙袋、麻袋、火背心等專業工具。

明朝在一些城市專門組建了“火兵”

清同治年間,民間自發成立了消防組織“水龍局”

3 建有“防火牆”“避雷針”專業措施

明朝時政府為了戰爭需要~為了防止敵人火攻,專門建造了絕對可靠的防火隔牆。防火隔牆其實是每隔7間房屋空出的一間房,無門無窗,裡面都是夯實的土,厚度達5米。在明故宮裡為防止火災發生時火燒一片的情況,綿連成片的高牆其實就是防火牆,其總長度達到了15公里。

同時祠堂、宮殿等重要建築屋脊上的怪獸嘴裡吐出曲折鐵舌頭,主要目的用於防雷火,也就是“避雷針”。

4 發明救火神器

在大清朝,專業工具在能工巧匠們手中應運而生,當時的專業防火班又叫機桶處,發明了“機桶”,這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引水滅火工具。這種救火神器又稱“水龍”,它可以幫助人類撲滅很大火災,清朝有詩人在看過水龍表演後吟詩一首“數人併力動樞機,呼吸縱送在復右”可見當時場面也十分壯觀。

可以講水火無情這個道理自古就在人們心中紮下根來。大家也想了多種方法應對,但為什麼火災仍會燒燬建築呢?

一 中國古代建築多為木製結構

這在防火、滅火上技術上,難度還是很大的。

二 戰爭太多

在古代戰爭史上,“火攻“是一項重要計謀,同時在攻城時也會使用火藥,重油等易燃物品,攻城後為了震攝敵人和毀滅證據,也會火燒房屋。

三 滅火科技水平是逐步完善

無論是防火滅火措施的制訂還是工程、工具的發明都是和當時人類科技水平相匹配的,一旦大火蔓延人們也只有望火興嘆了。





圖曰古今


古代房屋建築大都是木頭建造,有一個很大的弊病是不能迴避的,那就是更容易著火。特別是在宮殿群,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開來,所以防火對於中國人來說,更為重要。

對待防火措施,古人是什麼做的呢?

一,古代故宮的防火措施。

第一是做好隔離措施,以故宮為例,在當時叫做紫禁城,那麼大那麼多的殿宇,要說完全不起火是不可能的。為了避免被熊熊烈火一鍋端,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隔離。故宮之中有兩種隔離方法,一是隔離牆。我們現在還能在故宮之中看到明朝時就修建的隔離牆,它們與普通圍牆的區別就是特別厚,竟能達到五米之多。這麼厚的牆壁,完全就是將火勢分開的牆墩子。

二是隔離間,比如在北京南池子大街路東的皇史宬。它是一座全部用磚石、琉璃建成的房屋,沒有一點木料,甚至連梁都沒有。這樣的房屋叫做實心房,就是用來隔絕火勢所用。由於防火性能好,不能白白浪費,它又是當時明朝的皇家檔案館,《永樂大典》就是在這裡所收藏。

與此類似的還有各宮的配房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防災效果。不僅是宮殿可以作為隔離的措施,甚至連門也肩負起這個職能,比如御花園的正中央的天一門。這些隔離措施,構成了故宮防火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

第二是水源。在故宮之中,一共有七十多口井水,在很多宮殿之外,都有兩個銅水缸。這樣巨大無比的水缸,不會無緣無故的放在那裡,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滅火的時候能夠及時找到水源並且將其熄滅。

別小看這個水缸,在當時可是用心良苦。它們一共是308口,每口水缸可以儲存3000升水。一到冬季,宮人會為他們穿上“棉衣”,並加上蓋子,有時候還要在下面燒煤火,這是為了冬天不至於結冰。

萬一發生火災,在明清時期已經有了類似今天的消防水槍,它被稱為唧筒,又叫水龍,可以用來滅火。在古代文獻中有記載:

但有此器則五六人可代數百人之用,又不空費一滴水,不拘多高多遠,皆可立到,有似大雨噴空,無處不沾,不但可滅已焰之火,仍可預阻未燃之火。

第三是防止雷擊,在古代,對於人用火的防範是有嚴格的制度保障的,然而被雷擊而產生的天火,則有一段摸索的過程。因為古代人不清楚雷電的原理,開始是畏懼,後來逐漸演變對上天的祈求,在屋頂上裝有“吻獸”。

二,民間造房,就是使用不那麼容易燃燒的建築材料,比如使用磚石做牆面;二是對易燃的建築材料做加工處理,提升其耐火性能,比如在木材表面塗抹石灰泥等。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文化中就發現了泥土構築的“防火保護層”,木柱上就被塗抹了一層堅固的防火塗料(膠結材料)。

一,設防火牆。防火牆的設置有多種。一種是在並排著的建築物中,中間空著一間,在裡面填土,形成火災蔓延的一個障礙;第二種是讓屋頂兩側山牆高出屋面,隨著屋頂的斜坡而呈階梯形,這種牆即為“風火牆”或“封火牆”徽派建築中的馬頭牆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相鄰的兩棟建築物之間,如果都設置了風火牆,就會形成防火巷,火災發生後可以由此逃離火場。

三,水桶,水缸,水井。古代建築中,通常都會有用來儲水的水缸、水桶等,有錢人還會房前打口水井,平常可以滿足日常生活所用,發生火災時則可以作為消防用具。

六,打更宣傳。

打更是古代民間夜間的一種定時報時的做法,類似於現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兩人一組,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時兩人一搭一檔,邊走邊敲,“篤篤———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個時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時俗稱五更天,打更宣傳口號是:”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關好門窗,小心火燭!”;“睡覺之前,關燈關門!”……。

小時候還兄到過打更人,現在沒有了。


王松林


古城在保留原生狀態和肌理時很容易就會和現行的消防法規產生衝突,甚至有可能出現古城鎮起火,消防車無法或者很難靠近救援的問題。所以古城在旅遊業發展中如何同步更新非常重要。但從消防角度,可能可以從以下幾點回顧這次火災,探討解決方案的可行性。

1a,房屋內部火情控制(房屋內襯部分)

起火時,房屋內的牆壁和天花板很大可能就是建築體上被最先點燃的東西。如果歷史旅建築體遊區外部還有保留儘量原貌的考量的話,內裡的材料更新是不應該忽視的事情。選擇不易燃材料的板材鋪裝內牆和天花板很有可能就可以把火情延緩或者控制在最小範圍。與此同時,非燃燒材料的一些板材在同時還擁有隔音和增加房屋熱容的能力,在提高住戶舒適程度上也是有好處的。一般的選擇大概有輕質石膏板,我自己接觸過一個北歐的做吸音板的公司,他們有一種用木屑混合水泥的板材(國內也許也有),不但在視覺和觸覺上非常親切,在吸聲的同時能夠做到隔絕燃燒。

而室內鋪設這類型防火板材時務必記住的一點就是密封性,儘量的做到把房間與房間區隔開避免躥火和走煙,這些靠構造上的上心是可以達到的。

(英國木質房屋防火規範裡提到的密封節點例子)

1b,房屋內部火情控制(房屋結構)

房屋結構大概就是消防的生命線,如果結構能夠支撐到救援到來之前不垮塌就是成功。獨克宗古城的房屋建構為土木結構,應該是木結構支撐,土製砌體圍護。乍一看好像這個木結構就是問題所在。然而,這其實不應該被全然的批判。火災環境溫度大概是700-900度,木質結構在燃燒的時候有一個碳化的過程,並將形成碳化層從而阻擋外部的高溫進一步深入,相較於鋼結構看上去的“英明神武”,木結構的這一特性反而讓他在火災中堅持得更久。

(一個截面面積240*180的木樑在火災環境63分鐘後的碳化情況)

下面這張圖是鋼結構在火情中的表現,當溫度升到230度後結構強度就一蹶不振。

相比之下混凝土要好一些

而木結構在形成碳化層後,可以很有效的格擋高溫,如圖所示,在燃燒70分鐘後的實驗數據顯示木材內部的溫度還保持在燃點一下。

(可以看到木材內裡溫度的下降到平穩趨勢)

可問題來了,碳化層是木結構的附帶技能,但是假使碳化層形成後留下的完好的部分不足以提供原有支撐的話,木結構還是會崩塌。很直觀的,這意味著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擁有足夠粗壯的木結構,以保證經歷火災時,在木材碳化後結構的強度已然足夠;另一種就是基於現有條件,選擇承擔的了的結構尺寸,然後通過測量實驗掌握這種結構究竟可以支撐多久,以此制定相應的消防計劃。對於大型木結構原材料匱乏的我國,第二條路應該是可以踏踏實實完成的。比如這次消防出警只用了8分鐘,加上報警前的20分鐘總共不到半小時就可以作為堅持時間的參考。

2,外部火情控制

當火情不幸變大,如何保證鄰近建築免受殃及就是外部控制的關鍵。再一次,在古城特別是商業病態飽和的旅遊點這一點實現起來很有挑戰。而這次獨克宗大火當地居民總結教訓,就提到屋頂起火後藉由冬天的大風連帶點燃附近房屋是讓火情難以控制的轉折點。當地屋頂的以杉木板為瓦的獨特做法本身就是消防隱患,應對這種材料的可燃危險,當地傳統辦法是一家起火,鄰里一起把這家的屋頂(即這些木瓦)給捅落以此避免火勢上房。無語的是,在入冬以前,當地實行了固定屋頂的舉措,原意是預防地震時的垮塌,可怎想成了赤壁之戰裡的橋段重現。以杉木板為瓦固然是當地特色,這也是閃片房這個名字的由來,但是基於安全考慮,是否使用耐高溫不易燃燒的瓦材或屋頂做法是不是更適合這個已然發展成遊客聚集地的繁榮聚落呢?

3, 預警,逃生,消防

同時,這次大火暴露出很多不同角色間對彼此所司職責理解不對稱不正確的問題。當地不可謂不在消防上下功夫,字面上充足的消防預算,額外的儲備水源,分散在老街上的消防取水點,早在幾年前甚至還有會議報告單獨點出獨克宗消防隱患等問題。可是到了火災發生時,高處獨立消防水庫沒能正常送水,消防部隊和當時的在地住戶又在尋找城區內的消防栓時成了無頭蒼蠅,如果把這些歸為水庫可能出現凍住的情況,消防栓位置不明顯等原因……

那就太 他 媽 自欺欺人了。

據傳當年獨克宗旁大龜山上的朝陽宮本設有防火瞭望臺,秋冬兩季晝夜有人守護,怎麼現在一個旅遊收入一年70個億的地方沒有能力做到以前茶馬古道的水準呢?一個偏遠的藏族聚落變成熙熙攘攘的旅遊景點後,老闆和遊客大多來自外地,在瞭解本地消防能力和組織有效搶險上更是後知後覺(有的老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家的擴建圍牆就落在麥蒂消防栓附近)。這樣的情況已經是原有的方法,系統承載不了的了。所以可行的方法也許是:建議旅館飯店等高危場所安裝防煙警報,外地老闆和本地居民有義務參加定期的消防演習,掌握適合在古城操作的救火行動,當地消防中隊也應參與(自己找不到合適的供水口太說不過去了)。而作為遊客,應該可以在住店時獲得關於消防逃生,救助的相關信息。還是那句話,既然原有的系統因為追逐利益而打破,可不可以不要只把先輩的遺產當搖錢樹,而是當我們從後輩口裡借來的東西呢?


笑談歷史奇聞


古人的防火措施

1 祈願型 藻井

藻井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古建築木構架,主要置於宮殿、壇廟等較高等級建築的室內頂棚。“藻井”一詞,最早出現於漢,漢《魯靈光殿賦》載:“圜淵方井,反植荷渠。”可見漢代高等級建築中已出現藻井結構。

設置藻井的本意與古建築防火卻有著密切的關聯。

據《風俗通》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史記·天宮書》載:“東井主水事。”

東井指的是井宿,為二十八星宿中主水的星宿,將井置於建築高處,並用蓮花、荷葉、水藻等水生植物形象作為裝飾造型或彩繪圖案,表達了古人在生產力相對低下的前提下,希望古建築免於遭受火災侵擾的良好祈願。

2 五行防火術

古人信奉“陰陽五行”之說,認為世間萬物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運動轉化而成,五行之間也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

現存的大量衙署類官式古建築通常採用黑瓦為頂、黑磚為牆,這是由於黑色能夠彰顯衙署的威嚴、肅穆,而且古人認為“北方壬葵水,其色屬黑”,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進而蘊含有“以水克火”的寓意。

這種刻意使用“水”之色的做法,正是古代盛行的“五行防火術”的直觀體現。

3 “門不帶鉤”

在古建築的城門、宮門、殿門、廟門之上通常都置有匾額,用來標明建築名稱,但只要出現“門”字,其寫法通常是一致的,即“門”字的最後一筆均不帶鉤。

明《馬氏日抄》載:“宋都臨安玉蝶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火災。隨撤額投火中乃熄。後書門額者,多不鉤腳。”古人認為“門”字帶鉤會帶來火患,因此之後的皇家建築若出現“門”字均不帶鉤,以避“火鉤”之嫌。

4 裝飾“生水”

古人通常會在建築上安置“厭勝”之物來祈盼防火減災,最為典型的是置於屋頂正脊兩端的鴟尾獸。

魏晉南北朝之後的瓦當、滴水開始大量採用蓮花紋作為裝飾,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顯示佛祖的神聖之意,但也有借蓮花這種水生植物來表達克火防災的願望。

5 火 巷及防火制度的建立

最早上溯至周,古人便已經開始利用法度條文來管理與火相關的社會活動了。

《周禮·夏官·司爟》載:

“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焉。”

“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焉。”

這被看作是我國最早的火災刑罰條例。春秋戰國時期,

《墨子·號令》載:

“慎無敢失火者,失火者斬其端;失火者以為亂者車裂;伍人不得,斬;得之,除。”

“慎無敢失火者,失火者斬其端;失火者以為亂者車裂;伍人不得,斬;得之,除。”

細化明確了導致失火的人、故意縱火的人、包庇縱火的人、舉報縱火的人分別按照斬、車裂、斬、免除責任來處理。

6 消防水龍

滅火水源及設施

古代城池建設時,一般都會挖設護城河,即所謂“金城湯池,深溝高壘”,甚至村落都會挖設小型的護城河,如河南省郟縣臨灃寨便挖設有繞寨一週、長達1500米的護寨河。護城河用於軍事防禦的同時,河內的水也成為撲滅火災的重要水源。

滅火水源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街巷中的水井,透過“市井之徒”“井井有條”“背井離鄉”等成語,便可看出水井在古時城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水井在用於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時,對就近取水、及時撲救火災也是十分重要的。

7 古代滅火工具及實物

古建築作為珍貴的不可再生文化遺產,凝結著先人的建造技藝,古人面對古建築防火、滅火時所展現的智慧令後人讚歎,也鞭策後人要保護和利用好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文史泛舟


自古中國人就注重防火,易經中第63卦中曾記載: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防火、防範於未然的論述。

《周禮·夏官·司爟》中曾記載:凡祭祀,則祭爟。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焉。這意味著,早在周朝,中國就出現的防火消防法。

東漢史學家苟悅在《中鑑.雜言》中曾說,進忠有三術,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

中國古代人很早就對火災有了防範意識,而且也建立了相應的防火法規。把預防放在了第一位,火未燒之前,便做好防範工作,一旦火勢燒起,便能及時撲救,最大可能減少火災損失,控制火情。

防患於未然的理論思想非常符合消防實踐的客觀規律,而如今,這種思想在防災、防疫等領域同樣適用。

在防範火災思想指導下,中國古人創造的防火技術在當時是絕對領先的,手段多樣,效果也非常突出。總體來講,從防火建築結構、防火材料、防火器材這幾個方面進行消防。

防火建築結構與防火材料

1、元朝著名農學家王禎提出了“法制長生屋”

在甘肅秦安大地灣大型建築遺址中的發掘,已經證明了,早在五千多年前,古人已經開始使用防火塗層技術了,在木質表面塗上一層防火塗料進行保護。這是已知最早的防火塗層技術,材質接近硅酸鹽水泥,青灰顏色,平整光滑,質地堅硬,厚0.2—0.4釐米。這種塗層防火技術在元代有了很大發展,著名農學家王禎在《農書》中記載了法制長生屋的設計方法。

以法制泥土為用,先宜選用壯大木材,締構既成,椽上鋪板,板上敷泥,泥上用法制油灰泥塗飾。待日曝幹,堅如瓷石,可以代瓦。瓦屋中內外材木露者,與夫門窗壁堵,通用法制灰泥汙漫之。務要勻厚固密,勿有縫隙,可免焚之患。法制油泥灰的配方為:磚屑為末,白善泥、桐油、枯蘋炭、石灰、糯米膠。

法制長生屋的防火方法非常具有遠見卓識,用防火塗料來進行阻燃,可以有效避免火災,正如王禎所說:人火之孽,失之不慎,始於毫髮,終於延綿。

2、北土南磚,俱作御火

明末清初,毛奇齡在《杭州治火議 》中記載:木中之火,以外熱而炎於其裡,往往火所未及,而木先出煙,以外火與內火兩相逼也,如此爛漫無已時矣。毛奇齡將木結構火勢迅速蔓延的原理揭示出來,與現代物理學中,可燃物的溫度到達著火點開始燃燒的原理不謀而合。透過現象看透本質後,毛奇齡提出北土南磚,俱作御火的防火方式。凡造屋者以復磚為垣,單磚為壁,薄磚為薦,一室之中唯棟、梁、椽、杭是木耳,他皆磚也。脫合不戒,則棟間於牆,柱間於壁,梁椽各間於瓦薦。凡大火所向,鹿灰瓦確皆足以抗火,而火不成勢,火不成勢,則救者可近,則此室之火,不能蒸彼室也。即任其自焚,亦不過數間止耳。

“北土南磚”最具代表的是明朝宮殿紫禁城。故宮中的房子四周是磚砌牆身,屋頂是多層次的混合構造,上表面琉璃瓦、瓦泥、灰背、摻灰泥背、護板灰,下面是望板和梁椽。整個房間的外牆和屋頂組成了防火隔層,通過磚牆、灰瓦分隔木質構造物,有效的阻止火災的蔓延。

3、封火牆

封火牆在安徽徽州民居中普遍採用,起著阻擋火勢蔓延的作用。因其形狀像馬頭,所以也被稱為馬頭牆,有兩疊式、三疊式,五疊式。據傳說,徽州太守何歆道為了防止火災對百姓侵害,發明了防火用的馬頭牆,月餘間,就在徽州城內建造了幾千道馬頭牆,通過這種牆將房屋框架分離開,相互獨立,還能使房屋的木質結構不外漏,200-300毫米的厚度可以抵抗火勢六小時,對於單獨房子的火災,幾個小時也足以撲滅了。

4、古代的消防通道,火巷

我國古代在城市佈局上,就考慮了消防通道的設置,被稱為火巷。火巷可以幫助建築內的人員逃生,還能為救火提供方便。火巷比普通街道要更加寬闊,兩邊有排水渠,一旦建築物著火,水渠便能阻斷火勢。南宋紹興三年十一月,高宗皇帝下詔,要求安府開闢火巷,被火處每自方五十間,不被火處每自方一百間,各開火巷,約闊三丈

防火器材

1、古代的避雷器,吻獸

在漢朝,建築物的屋頂使用魚尾形狀銅片作為裝飾,代表預防火災的吉祥物,叫做吻獸。到了明清時期,屋頂放置以龍頭形狀咬住正脊的銅片,龍頭內部有一根直通地下的金屬絲,吻獸被雷擊後,雷電便能順著金屬絲導入地下,設計雖然簡陋,但與現代的避雷針原理相同。

2、古代的滅火器

古代的滅火器多以盛水的物器進行滅火。比如,以粗竹長一丈,鎪去節,以生薄皮合縫為袋,貯水三四石,將筒置於袋內,急縛如濺筒。或者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蘸泥漿皆以蹙火的麻搭。或者以馬牛皮製作的水袋,豬牛泡盛水的水囊。還有用長竹下開竅,以絮裹水杆,自竅唧水的唧筒。這些物器雖然結構簡單,但滅火效果很好,堪稱古代的滅火器。但還有一樣更實用的,那就是大水缸。在故宮中曾有大缸308個,材質為鐵、銅,每個水缸可儲水約3000升,冬季給水缸加熱防止結冰,夏季放置在屋簷下,可以接收屋簷上龍嘴裡雨水,保持水缸的水是滿的,一旦著火,取水非常方便。所以故宮自古就有冬熱冰、夏注水的防火傳統。

3、古代的自動噴淋系統

古代祠堂煙火繚繞,容易失火,古人在房屋的樑上和內壁四周鋪設了連通的竹管,竹管上有很多小孔,將竹管一直鋪設,引到後山的泉水旁。一旦祠堂著火,便將泉水引入竹管內,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沿管道流入祠堂,從小孔中噴淋而出,達到滅火的目的。族人定期會對竹管進行檢查,將損壞的竹管更換,保證噴淋系統的完好。

綜上可知,中國古人滅火的方法和技術非常全面,其中有很多設想,在現今也有借鑑意義,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與嚴謹的科學態度。


弘毅說歷史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有防火意識。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較成熟的防火理論,如《易經》中的第 63 卦“既濟”卦,古人釋稱: “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意思是說雖然火被撲滅了,但是也要時刻警惕,防患於未然。可見古人的防火意識之深刻。

周代還出現了最早的“防火消防法”,《周禮·夏官·司爟》記載: “凡祭祀,則祭爟。凡國失火,野焚萊,則的有刑罰焉。”

因為我國古代的建築基本都是木結構的,所以古人對建築的防火很重視,並且發明了很多方法,古人的防火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塗防火材料

古人經常通過塗抹泥灰的方法,改善木建築的防火條件

2.設置防火牆

以馬頭牆為例 ,馬頭牆是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是至今保存較好的安徽徽州民居的代表符號,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也賦有特別的美學價值。因其形狀似馬頭而得名,還寓意著萬馬奔騰、家庭學業與事業蒸蒸日上,又叫擋風牆、封火牆。

馬頭牆

3.古代的“滅火器”

無論在宮殿還是民居,都會擺放水缸和水桶,用於滅火。不僅如此,古代還有一些防器械,比如明代的騰鬥水槍,清朝發展為用人力槓拉的木製抬龍以及警鈴防火背心等。

4.消防佈局規劃

古代會在城市中修建聚落通道,既能方便逃生,還有助於實施滅火。另外我國古建築大多依水而建,有充足的水源,也有利於滅火。

依水而建的古建築


一讀歷史


漢朝誇有火德,皇帝大臣遂都以“炎漢”自矜,君不見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諸葛罵死王朗”一段名場面,我們敬愛的諸葛先生也說過“今幸天意不絕炎漢”的話。不錯,火曾是人類文明產生髮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西方也有普羅米修斯盜火種的傳說。現在雖然是“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了,但火災一旦發生也常常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如近來的澳大利亞森林火災者。在古代的中國,火災更是個棘手的問題,且不談森林火災,只說與古代百姓息息相關的城市火災。

《紅樓夢》裡有一段關於失火的描寫:

那劉姥姥……因說道:“我們村莊上種地種菜,每年每日,春夏秋冬,風裡雨裡,那有個坐著的空兒,天天都是在那地頭子上作歇馬涼亭,什麼奇奇怪怪的事不見呢.就象去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天雪,地下壓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還沒出房門,只聽外頭柴草響.我想著必定是有人偷柴草來了.我爬著窗戶眼兒一瞧,卻不是我們村莊上的人。”賈母道:“必定是過路的客人們冷了,見現成的柴, 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劉姥姥笑道:“也並不是客人,所以說來奇怪.老壽星當個什麼人? 原來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緻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穿著大紅襖兒, 白綾裙子——"剛說到這裡,忽聽外面人吵嚷起來,又說:“不相干的,別唬著老太太。”賈母等聽了,忙問怎麼了,丫鬟回說"南院馬棚裡走了水,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 賈母最膽小的,聽了這個話,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來瞧,只見東南上火光猶亮.賈母唬的口內唸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燒香.王夫人等也忙都過來請安,又回說"已經下去了,老太太請進房去罷。”賈母足的看著火光息了方領眾人進來.寶玉且忙著問劉姥姥:“那女孩兒大雪地作什麼抽柴草?倘或凍出病來呢?"賈母道:“都是才說抽柴草惹出火來了,你還問呢.別說這個了,再說別的罷。”

曹公風趣,讓個丫鬟也轉個文,不說失火卻說走水,其實還是古人怕失火,忌諱這個詞,所以轉稱“走水”,連賈母一個萬事都經歷過的老太太,看到失火就嚇得這麼個模樣。

這只是個馬棚失火,賈府家大業大,發現的及時,吵嚷著也就把火給滅了,但其實古代城市裡一旦發生大火,沒有及時遏制,就很可能產生驚人的損失。一旦如此,就是《紅樓夢》裡另一段火災描寫的那樣了:

不想這日三月十五,葫蘆廟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鍋火逸,便燒著窗紙.此方人家多用竹籬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數,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時雖有軍民來救,那火已成了勢,如何救得下?直燒了一夜,方漸漸的熄去,也不知燒了幾家.只可憐甄家在隔壁,早已燒成一片瓦礫場了.只有他夫婦並幾個家人的性命不曾傷了.急得士隱惟跌足長嘆而已。

在古代,大火災的發生會有戰爭、人為放火和雷擊等少數的自然誘因,但大多數的火災還是人們用火的不小心導致的,古人相信採用一定的預防措施,木材建築的起火是可以儘量避免的。粗淺來看,防火措施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建築防火,就是在蓋房子的時候就已經先採取措施預防。又可分為建築群防火和單體建築防火。建築學角度看,如上文引用《紅樓夢》裡的十里街大火就是因為“簷廡相逼”“鄰舍失火,屋比延燒”等建築群構造的不合理,所以古人不斷總結,採取各種方法來防火。如在城市裡建池蓄水,更合理地劃分街道市坊的格局,院落之間設置又高又厚的防火牆,或者在院落裡開闢水池水道水渠,放置蓄水缸等,對於一般的民居,則會把廚房之類用火集中的地方獨立或者脫離於主屋,院落之間一般也會採用簷口更加突出的辦法來防止火勢蔓延到自家。單體建築防火措施,大概是古人有時對木件會塗上灰泥或蓋上土泥來隔火,磚瓦構件的增加也會很好的增強傳統木質建築的防火性能。

第二部分是體制防火,古代政府也會比較注重防火問題,會採用很多方法來防火。因為救火常常很緊急,需要時效要求,所以有的朝代會在城市中設鼓救火,發生火災的人家可以擊鼓求救,官員和鄰居都會趕去幫忙。

類似的措施還比如北宋京師設立有望火樓,《東京夢華錄》卷三《防火》中說: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收領公事。又於高處磚砌望火樓,樓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數間,屯駐兵百餘人,及有栽火家事,謂如大小桶、灑子、麻搭、斧鋸、梯子、火叉、大索,鐵猢是之類。每遇有遺火去處,則有馬軍奔報軍、廂主,馬步、殿前三衙、開封府,各領軍級撲滅,不勞百姓。

還會設立專門的救火官員,通常來說,救火不是專門的消防隊伍,而是士兵。

楊寬著.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李湞編.中國傳統建築形制與工藝[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

張劍光著;陳國燦編. 江南城鎮通史 六朝隋唐五代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07


初七


唐代

從唐代開始,使用一種叫做水袋的滅火器。水袋是用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裝三四百斤水,袋口綁起來,插進一根去節的竹子,水就可以通過這根竹子流出來,出現火險時,就由三五個壯丁抓著竹子藉助袋口,向著火點注水。

宋代

宋代有關消防的法律基本照抄唐律,為做好消防工作,除了立法,宋代還出現了專門的消防隊。

北宋時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置了專門的消防機構,稱為“軍巡鋪”。軍巡鋪的鋪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不但消防救火技術過硬,還很有責任心。

在救火時,鋪兵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運水的、有滅火的,還有救護居民的。因為組織得好,每遇火災,軍巡鋪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撲滅火勢,而且還不會勞民傷財。

除了救火,軍巡鋪還負責防火,每到夜晚,鋪兵就要深入街頭巷尾檢查消防情況,並提醒居民注意防火。

滅火工具·水囊

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軍巡鋪配備有各種滅火工具,如大大小小的桶、斧鋸、梯子、繩索等,應有盡有。而水囊是宋代消防隊最常用的滅火裝備。

水囊用豬或牛的膀胱做成,裡面裝著水,起火時,把水囊扔到著火點上,水囊被燒破,裡面的水就能流出來滅火。

南宋都城要道 設有消防部隊

到了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的主要街道都駐紮有一支稱為“防隅軍”的消防部隊,整個城市的消防隊員有千人之多。

在這支部隊裡,有一套獎懲機制:對於那些聽從指揮、奮力救火的人,給予獎賞;在救火過程中受傷的人,可以放假養傷;而翫忽職守或貪生怕死之徒,則要依軍法治罪。

明清

紫禁城內放水缸

以備救火之需

明清兩代有規定,凡是故意放火燒自己的房子,卻燒著了其他人的屋子和財物的,要將縱火者發配到邊遠之地充軍。

作為明清兩代國都的紫禁城,由於裡面的房屋都是磚木結構,極易著火,為了以備救火之需,便在很多宮殿前面放了大水缸,名為“太平缸”或“吉祥缸”,當時共有308口這樣的大缸。

水缸的水每天都要更新,防止有異味、生蚊蟲。

到了冬天,水缸要“穿棉衣”保暖,如果天氣特別冷,則要給水缸燒炭加熱,防止缸裡的水結冰。

滅火工具·水龍

水龍是清代出現的引水滅火工具。其工作原理是一壓一抬木質手柄,裝在桶裡面的水受壓就會通過軟水管噴出來,這時只要將軟水管對準著火點,就能滅火了。


愛歷險的小鯉魚


我國古代建築物大多是用木材,木質建築不具備防火性,容易發生火災。例如在《紅樓夢》中開卷就有由於葫蘆廟中炸供,一不小心油鍋著火了,“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 藝術來源於生活,反映了古人防火的必要性。

古人採取的防火措施主要有:

1提高防範火災的思想意識

在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更夫,他們在夜間打更報時,從一更天喊到五更天。在報時的同時提醒人們防盜、防火——“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2阻止火勢蔓延的方法

古人塗抹一些能夠防火的泥巴或溼潤具有防火的物質在牆面上,以阻斷火勢的蔓延。春秋戰國時代春申君為了防火,把雌黃塗抹在牆上,雌黃能夠一定程度上阻礙火災的進一步擴大,而且雌黃燃燒時還會產生一種黃白色的煙霧,起到報警作用。

在明代修建“防火牆”,幾戶人家共同出資建造一堵磚牆,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蔓延的情況。

▲古代防火牆

3設置救火設施

古人的家裡有天井、水缸,一些有條件的建築裡,修有水池。如藏書樓天一閣前,開鑿了天一池。萬一起火,可以取水撲滅。後來出現一種手動的機械式水車,可以實現向外噴水的功能。

4建立消防組織機構

早在周朝就設立了專門掌管用火防火的官員,如果翫忽職守,還會受到處罰。宋朝成立了我國最早的消防部門“軍巡鋪”,士兵們在專門的望火樓上巡視,排除火患,夜間督促老百姓禁火熄燈。

有條件的地方鄉紳募捐出資共同設立民間消防隊。

5各種迷信做法

有的建築角簷上放一個像龍頭一樣的裝飾物——螭吻,傳說螭吻是驅兇辟邪、鎮火的神獸。

在給房屋取名的時候,古人也會刻意加入一些帶有水字旁的字,譬如清代的文淵閣是乾隆時期為了收藏《四庫全書》而修建,取名時就特意加了一個帶有水字旁的淵字。

由於古人受制於技術的落後,火災時有發生,給人們帶來很大的痛苦,有各種迷信思想也在情理之中。


書影覓食


古人造宅院的時候,會在大宅的屋脊上裝飾鴟尾(又被叫做鴟吻、螭吻、蚩吻),雷暴天氣引雷,用以防雷火之災同時圖個吉祥。

這是在民居建築設計上做的防火嘗試。另外還會在住宅當中修建防火牆,在庭院中放置儲水的大缸。

唐朝時候,在都市中有嚴格的火禁要求。入夜之後,不準點燈燭。晚上大街小巷還會有巡邏的街卒。如果失火引發重大災難的,還可能被判死刑。在京城長安裡夜間點燈燭,還要得到皇帝的特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