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午後孤讀,薦書

2019年,我放棄了碎片閱讀,開始重新拾起心中的書單。

生活,我們作為局中人,很難客觀的評判我們追求的對錯。但閱讀卻能讓你明白書中人物生活的關鍵一步。的確,人生的道路很長,無論是幸福還是不幸,關鍵的就那麼幾步。當我們發現錯誤,嘗試去糾正的時候,往往是徒勞的。我說的是那些不能重複的事情,相反那些重複的事情你可以不斷嘗試得到令自己滿意的結果,然而重複的事意義何在呢?現有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足以替代。為了生存,或者說為了活著,我們必須思考點其他東西,來充實自己,來面對變幻莫測的世界,面對眼前這個無比虛偽的微笑。

我很少在紙質的書上做筆記,因為大家都認為在借閱的圖書上做筆記是非常粗魯的行為。同樣,很多人都喜歡購買圖書,然後陳列在書架上。讀書的興趣遲早會被時間耗盡。但我並不排斥在紙質圖書,特別是午後沉浸在紙質閱讀中。今年我喜歡在微信閱讀上讀書,一是正版,讀書有書幣獎勵(現在是無限卡),二是圖書的數量,種類特別的多,三是能免費領書。這樣說有點像小學生答題有棒棒糖獎勵一樣,這或許是激勵我讀書的源泉之一。

午後孤讀,薦書

我比較喜歡讀傳記,傳記能幫助我們瞭解一些頂尖人物並未一蹴而就,他們的為人處世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在某些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案上,他們的方案往往會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史蒂夫·喬布斯傳》是一本很好的傳記,在對喬布斯的描述比較客觀,或許比較符合喬布斯在我心中的形象。喬布斯的確是一個棄兒,為此他採用同樣的方式拋棄了自己的女兒,但這不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我們的媒體常常說無喬布斯無蘋果,蘋果明天必定破產。細心讀過這本傳記的人會發現,喬布斯和蘋果永存。這一點大家可以在書中尋找答案,我們不缺乏成功典例,但我們習慣忽視視覺看不到的地方,儘管那一面常常靠牆。

午後孤讀,薦書

小說我比較喜歡的是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套用書中話“不講政治”,我們大多活成了楊莫西。現實,我們很難改變,低頭我們一點都不含糊,但我們一點都不本分,結果可能不如故事那麼圓滿。如果你還苦苦地愛著誰,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午後孤讀,薦書


我推薦的最後一本書是《黑客與畫家》,這本適合大多數盲目的孩子,畢竟我們大多數都是敷衍混日子,成熟遙遙無期。書中第一章談到為什麼書呆子不受歡迎?作者談到了很多問題,這章內容能解決我們很多困惑的問題,比如大學生創新創業合不合理,大學教育能培養人才嗎?我對此保持懷疑態度,儘管我們在數字上還是客觀的。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歐美國家很早就就經歷過了,我們的互聯網學習能力還是夠強,創造了一大批互聯網公司,他們身上多少有些copy的影子。我們喜歡借鑑,實在不行就直接copy,時間證明他們在某些問題的處理上並正確。

在喧囂的世界中閱讀也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我們習慣以一概全,得出一個不痛不癢的結論。我們關注社會熱點,並不在意事後發展,輿論熱點一過,並沒有解決方案,更別說預案。與其這樣,我更喜歡在午後孤讀,故事至少有個結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