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親歷:確診數破2500,意大利現在還是這個樣子

親歷:確診數破2500,意大利現在還是這個樣子


《環球時報》記者居住在境內傳播病例只有個位數的羅馬,當地人的生活基本照舊,街上人流量並沒有明顯減少,只有少數人佩戴口罩,不過在羅馬已經很難買到口罩。《環球時報》記者的孩子不上幼兒園了,不過羅馬的幼兒園還是照常開放。給記者的感受是,相較於意大利人,當地華人對疫情更加擔憂。


意大利政府1日推出應對新冠病毒的措施,依據疫情嚴重程度將國家“一分為三”。第一個地區位於意大利北部,包含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方,有11個城鎮和5萬名居民被封鎖,這裡也被稱為“紅色區域”。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遵守嚴格的管控措施,有小鎮居民發起“反封鎖”集會,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聚集在廣場。


第二個地區涵蓋米蘭、博洛尼亞所在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等。這些地方被稱為“黃色區域”,各類學校至少要關閉到本週末;周邊滑雪場仍能開放,但纜車只能以1/3容量運行;主要體育與文化活動暫停。

第三個地區是隻有少數病例被發現的剩餘區域,當地民眾生活基本一如既往。

意大利政府出臺的一系列舉措算是詳盡,然而在疫情尚未好轉之時,部分措施出現鬆懈。一些博物館、政府機構、文化場所又開始向公眾開放,酒吧和餐廳也可以恢復營業,只需要訪客保持與他人之間有“一米安全距離”即可。在公共場合中難以執行的“一米安全距離”原則遭到不少意大利網民調侃。


意大利《晚郵報》記者塞維尼尼居住在疫情較嚴重的米蘭,這座城市的街頭如今冷冷清清。在塞維尼尼看來,意大利正在經歷一段不尋常的時期,不少民眾感到迷茫、害怕。意媒關注的議題除了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別的。人們開始避諱握手,更不用提貼面禮,日常交談的話題也離不開疫情。一些企業和機構的措施隨意性很強。塞維尼尼描述道,他能去位於市中心的單位上班,但無法去一家電視臺錄節目,因為被告知,他的家鄉距離被封鎖的地區太近了。


在一些外媒眼中,意大利作為“首個需要系統性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西方國家”而備受關注。它有不足之處,例如政府未能評估經濟影響、許多企業不願採取靈活的應對措施。也有謠言逐漸四起,比如尤文圖斯當家球星C羅感染新冠肺炎被隔離的傳言。不過,《環球時報》記者也在其中看到很多正能量,包括87歲南部“網紅”奶奶傳授硬核防疫指南;多地民眾以各種方式聲援中國抗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