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自我與超我”。他認為,自我就是本我,是完全的真實感覺,而超我是潛意識,包含了我們內心中存在的需求和動機,以及被壓抑住的東西。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人日常做出決定的是“自我”,是個體能夠接觸到現實方面的部分,儘可能滿足本我。超我是潛意識,是被壓抑的部分意識。最後,自我和超我交鋒,夢就並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比如,當我們發生不愉快的經歷時,這種對自我的壓抑會形成全然潛意識的自我防禦功能,是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有意或無意對心理上做出調整。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總的來說,每一個夢都是用象徵性的語言講述做夢者自身的故事、講述人與人之間愛的流動。夢,就是心靈真理。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人呢?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曾做過什麼夢?對生活又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人用心欣賞風景,有人努力讓自己成為風景。人人都希望追求到美好,其實美好就是無止境的追求。相信,在每一個死衚衕的盡頭,都有另一片希望的天空,在無路可走時迫使我們騰空而起,而,那就是奇蹟。要相信自己的選擇,人生的精彩需要自己去經歷。

【隨筆】我的解脫之道


本我與超我不同。即便在生活中的本我現實,仍筆耕不輟超我的理想,並且在潛意識裡更加無拘無束,無時不可以寫,無處不可以寫,寫出成為現實的本我,而要本我的責任也與超我的使命合二為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