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慈利縣:支部建在小區 激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

慈利縣:支部建在小區 激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

南街社區糖果糕點廠共產黨員“亮身份、做表率”公示牌。

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6日訊(通訊員 何美芳 葉維)慈利縣堅持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基層治理,緊緊抓住社區這一社會治理的最基本單元,進一步延伸至小區,探索創新“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小組長+志願服務”的城市黨建工作模式,讓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與社區小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互促共融,通過開展多樣化的黨建活動和志願服務,有效推動了城市社區治理有序。

建組織抓覆蓋,小區煥發新活力

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在社區,社區服務的“最後一百米”在居民小區。長期以來,因為小區裡缺乏黨建引領,群眾有話無處說,小區居民、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開發商之間的矛盾糾紛頻發,難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要通過落實小區黨建工作,實現從‘群龍無首’到‘核心引領’的轉變。”慈利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慈利縣以建好建強小區黨支部為切入點,全面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在條件成熟業委會較強的小區雙向培養班子成員,推動業委會主任和小區黨支部書記“一肩挑”,同時鄉鎮、社區積極推動小區黨員與小區業委會委員、樓棟小組長等雙向培養,在無業委會或業委會較弱的小區,單獨成立黨支部,鄉鎮、社區選派相關人員,或重點引導小區退休黨員,居民認可、能當先鋒、做表率、真心為小區謀福利的黨員選為支部書記。

“我們小區原來是一個髒、亂、差的三無小區,小區群眾十分不滿意,但自從小區黨支部建立以後,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支部黨員輪流開展清潔保潔行動,小區環境越來越好,而且還解決了小區大門口無人管、垃圾成堆的問題。”南街社區欣欣家園小區一名黨員臉上充滿了幸福感。“下一步,我們還打算組織居住在私房的黨員和小區黨員一起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營造共建共治的濃厚氛圍。”南街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慈利縣已建27個小區黨支部,覆蓋了40個小區,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有33個小區明確了臨時黨組織負責人,81名小區黨員在小區黨支部任職,充分顯現了黨支部的政治功能,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能力持續增強。

亮身份作表率,奏響擔當作為“最強音”

如何激活小區黨支部活力,凝聚起小區每一位黨員的先鋒能量。慈利縣通過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機關黨員在社區(小區)報到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黨員幹部年度內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總次數低於4次的、或在重大突發事件中每月參加志願服務次數低於2次的,民主評議黨員、年度考核均不得評為“優秀”等次,一年內不列入提拔重用、職級晉升考察人選。同時創新運用小區共產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公示牌對小區黨員志願服務情況進行實時公示,通過認領崗位,開展義務巡邏、愛心幫扶、文體活動等志願服務,真正激活了基層黨建的神經末梢,讓每一位黨員在居住小區找到了“新家”。

在鯉魚橋社區君威豪苑小區,有一對夫妻檔每天一下班就來到小區門衛執勤點執勤,妻子朱錦是人民醫院的一名普通黨員,聽說小區黨支部微信群在號召黨員到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立馬勸說自己的老公,把孩子放在老家,每天晚上準時在小區門衛報到,為過往的車輛人員、商家和小區居民做著檢測體溫、健康登記的工作。她說:“小區黨支部這個平臺,讓我這個年輕黨員感覺自己被大家需要,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在雙安社區恆源學府小區,小區黨支部書記朱輝明被居民們親切地稱作“一家之主”。他不僅在疫情防控中帶頭募捐,還自掏腰包1萬餘元推動小區改造,主動擔起小區親鄰調解工作室的負責人。在他的帶動下,小區39名黨員主動亮身份,積極參與到服務小區的隊伍中。”

目前慈利縣所有小區黨支部均已掛上了志願服務公示牌,營造了一股黨員比學趕超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的新風尚。尤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2406名在職黨員到小區社區“零距離、下沉式、接地氣”地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成為慈利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一抹亮色。慈利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歐兵波點贊:“艱難顯品格,風雪煉精神,黨員為小區實實在在地做事情,黨員的形象在小區也樹起來,這就是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真實體現。”

聚合力抓服務,升級群眾幸福感

去年以來,一場場特殊的聯合“問診”在慈利縣10個城市社區5個城郊村進行。由慈利縣委組織部聯合相關單位組成的“調研團隊”,走訪了全縣所有小區。零陽鎮慈姑美景小區是興建於2016年的新小區,居住著257戶942人,其中報到黨員只有39名,陣地建設不規範,黨員不願意亮身份,小區停車難、環境衛生差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支部書記鍾玉周。在走訪過程中,調研組成員以“問診”的創新方式與黨員、居民代表面對面,共梳理發現問題43個,收集意見建議105條。

“打通服務小區群眾渠道需要整合更多的力量,把每個小區都建設得更安全、更溫馨、更和諧。”這是開展小區黨建工作調研活動的初衷。慈利縣聚焦實際問題,開出“診治藥方”,提出小區黨支部引領小區治理“335”模式(“三亮”即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三比”即黨員比覺悟、比技能、比服務;“五好小區”即努力建設黨建引領好、治理機制好、服務管理好、小區品質好、鄰里關係好的“五好小區”),全面推行“黨支部建在小區上”。同時推行城市居民小區黨員業主設崗定責,本著“按需設崗、因事設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原則,切實做到把黨員放到最合適的位置,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當調研組成員再次走進慈姑美景小區時,掛在鍾玉周臉上是自豪的笑容。“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沒想到小區黨員參與活動人數達到了100人次,每天晚上更是要接無數個電話,都是黨員打來的電話,希望我們支部給他安排執勤時間段。”

同樣,走進民欣家園小區,乾淨的路面、整齊的綠化帶……不論是在哪個位置,都能聽見居民們歡樂的笑聲。很難想象,幾年前,民欣家園可是一個“問題小區”。“這不理想那也不理想,錢交給物業還受氣。”在小區居民的印象中,過去,小區管理矛盾突出,群眾多有不滿。改變源自於小區黨支部的成立,在小區黨支部書記卓德祥的帶領下,民欣家園小區黨支部建立小區需求清單和問題清單,以居民需求為目標,全面徵集小區居民意見,反饋給小區黨支部及相關部門及時處理。小區黨組織按照“335”模式定期公示小區黨組織、物業機構工作情況,接受居民監督,著力解決了居民群眾最急需的生活難題,實現小區面貌的大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