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國企員工如何勸退?

49aba


要麼過失性辭退;要麼無過失性辭退,勸退什麼勸退啊,又不是上學,有勞動合同的,勸退不就是變相讓員工自己受損失嗎?

關於過失性辭退

員工因為某些原因而違反了勞動合同中所列的事項,用人單位可依據勞動合同以及《勞動法》直接要求員工離職,並且不需要賠付經濟補償金。如果是員工違反了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行為,企業有權利進行調崗、調薪,多次調崗仍不能滿足工作需求的可以進行辭退。

無過失性辭退

員工在沒有主動違反勞動合同中明確的規定標準,而是由於企業經營行為、管理行為、運營行為甚至是個人行為,辭退勞動者,需要按照相應的標準給予經濟補償金,在企業每工作一年補償一個月,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所謂勸退

就是人事部門和員工談,各種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連哄再嚇唬,讓員工主動離職,不追究經濟補償金。這樣對企業有兩方面好處,一方面是不用給經濟補償金;另一方面是有些地區的勞動部門針對企業每年的離職人數進行考察,沒有非過失性裁員的將給予一定的款項回撥,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能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所以,很多國企不想做非過失性辭退。才有了所謂勸退一說。

綜上,我也是國企人,但我一直認為這麼大的企業能不為難員工就不要為難員工,制度是制度,事實是事實,得分開看。如果員工存在騙經濟補償金的行為肯定不能允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但如果員工不存在這種行為,也不要哄騙人家放棄自己的權利和權益。


丁Bar不是銀


一般情況下國企不會勸退職工的,畢竟國企或多或少承擔著穩定社會的職責,最壞的結果就是國企降薪,降的職工自己受不了自己提出離職。

一、職工觸犯法律受到刑拘,依照一般國企管理制度,該職工為階級破壞分子,會受到辭退處理。

二、國企改革後,部分企業把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加入管理制度中,職工或領導因個人失誤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或不良社會影響後,會做出辭退處理。

三、國企執行國家重大政策性的調整,例如:某個行業調整、98年左右的人員分流等,國企才會勸離從業員工。

四、國企裡最常用的逼迫員工自動離職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主管領導搞邊緣化,把某個不受待見的職工工作內容調整,重要的容易出成績的工作不讓其粘手,整天安排一些打雜性的工作,特別是給年輕職工打下手,美名其曰“協助”。

2、調整到薪水少,事情雜的崗位。

3、雞蛋裡挑骨頭,頻繁下壓任務,不論是否職責範圍內的,成果壓制,缺點放大,不斷挑戰底線。


君子不善言


我是凌凌,職場領域創作者,以下為我的回答,感謝你的閱讀~

國企員工勸退,這個基本上是很少,首先我們來看看國企領導都害怕的員工,想勸退的員工有哪些:

一、自以為是,無所畏懼

這種的員工,對於自己的職業前途無所謂,就是平時自以為是,而且大錯不犯,小錯誤不斷,對於別人的善意提醒也不管。

曾經有個國企的朋友,講述過這樣的一件事,小張是公司的車間工人,因為自己操作失誤,被領導批評了幾句,然後就很不爽,最後搞得領導不得不給他調崗,喜劇的一幕發生了,大家都不願意要這個“自以為是”的員工,最後還是隻能留在車間。

二、背景雄厚的員工

這種有背景的員工通常領導都是需要特殊對待,甚至這樣的員工做錯了事情,還不能批評,說不定這個員工背後的人就是某領導或者某主要領導等,一不小心,自己的烏紗帽就不保了。

當然正是因為有這樣背景雄厚的員工,所以他們對於領導提出的各種要求總是滿不在乎,甚至置若罔聞,弄的領導常常不知道所措。

三、家庭殷實的員工

像這樣的員工家裡根本不缺錢花,來國企上班並不是為了工資或者職位,只是想多瞭解一些職場,豐富自己的經歷或者家裡人不想他“荒廢”而已,正是因為家裡不缺錢,所以對於領導的各種處理或者批評,甚至是降薪都無動於衷,說不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買一雙鞋咧。

四、專業型人才

這種專業型的人才,通常自持有才能,跟大家不一樣,所以比較清高,也知道領導離不開自己,因為自己專業過硬呀,能給領導帶來工作上實際利益,所以這種員工領導一般都是“捧”在手心,唯一要求就是保持認真工作,保持幹勁,保證自己的部門運營正常。

五:建議

雖然這些員工在領導的眼裡都是害怕,想勸退,但是現在既然都“趕不走”只能想辦法,好好“利用”起來。借力打力。


比如真的單位領導審批出現問題等,一直被擱置,可以讓背景雄厚的員工找關係去處理一下,這樣比自己到處找人,求爺爺告奶奶的強多了。


針對某些特殊應付的場合,完全可以帶家庭殷實的員工去,家庭殷實的員工通常對於飯桌文化或者飯局理解通透,能幫上不少忙。


如果需要部門出頭或者露臉的爭取榮譽的時候,則讓專業型員工出馬,這樣一個人能頂的上幾個。

綜上所述:雖然國企事業單位有各種讓領導害怕的員工,但是現在他們在部門已經成事實,只能藉助這些特殊員工幫助自己,借力打力。當然前提是領導也需要用好組織、利用好自己優勢,將所有的資源串聯起來。


以上為我的意見,希望對你有用~

我是凌凌,職場領域創作者,以下為我的回答,感謝你的閱讀~


凌凌跑跑跑


分兩種,1.是全員合同的,這種用招退,因不犯法,誰都無權退他。2.三年四年一簽合同的,這種不必用招,合同到期不續簽就得走人了。

用招的招很多:

抓鬮最利害。

次是工人班組自選,殘酷狠。

換崗,調崗。

不管不問不給任務,僅發工資,啥都沒有,歸冷戰法。

輪崗,輪著輪著,都待崗了。

直接通告式。

從前有毛病又被追責式。

號召獎勵式。

年齡到限一刀切下式。

歇崗式。

安排廠外經營式。

突然勞資表上沒名式。

小頭目輪番勸退式。

企業合併分流式。

企業分拆淘汰未尾式。

上崗競爭式。狡狠又無奈。

考試淘汰式。

互比功績式。

整建制削除式。名優化工序工藝。

整建制推向社會式。

多線劃分式,即,1.2.3.等線劃出,重要不重要清楚列出,自負盈虧式。

期限優惠遞減式,陰損,因期限到,再退的啥都不管了,且補償巨減。配競崗。

企業承包轉包式。

企業倒閉式。

企業降薪.欠薪.停薪.集資.參股.入股式。即不發錢,還須給企業交錢。

停工式。從而分出留守與否的人群來。

領導帶頭式。從而有返聘,包括高技工在內。騙含量多些,但當時服眾。

停職留薪式。在家也發工資及廠方福利,無獎金及效益金。

停職停薪式。不除名,仍在冊,退休與在職崗者一致,即繳費全由廠方替交。醫保永持有。


味哎兒


首先樓主要明白。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要尊重勞動法。不要隨意的勸退辭退員工。當然了,一般有經驗的人力資源主管。在勸退和辭退員工方面,是有一套可行的方法。我和大家來分享一下。

第一。對於很努力。但是業績一直不佳的員工。我想明智領導都會給予機會的。因為至少他為了工作努力了。但是有些時候。並非努力就可以有成效。要看自己是否真正適合這個崗位。這也是領導勸退員工時,跟員工必須指明的一點。只有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努力,才會有成效。

第二。要給你的員工留有餘地。無論你的員工在工作中出了任何事情。你是經理。你都有責任幫員工全身而退。即使這個時候,員工必須離開公司。勸退的時候。也要留有說話的餘地。話不要說的過滿,千萬不要傷害了員工的自尊心。

第三。要有恩威兼施的態度。跟員工面談時。先聊一下其他的事情。再把問題引到主題上。看員工的態度。不過員工情緒很激動。那麼就予以安慰。說明勸退的理由。且提出勸退的一些補償方案。

第四。給員工一個臺階下。話要說的圓滑一點。比如說。公司是很尊重你的工作能力。但是因為你在工作中連連犯錯。迫不得已才讓你離開。或許這份工作並不適合你。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給員工一個緩衝的機會。

第五。遇到堅持不化的員工。那就要請他的朋友同事或者家人來幫忙。跟員工談不妥。那就找他最好的朋友同事或者家人談一談。把勸退的利弊跟朋友他們說清楚。讓他們幫忙疏通。這種方法或許適用性更強一些。

勸退員工,我們必須要使用巧妙的方法。不能夠一刀切。不能太武斷。給公司造成負面的影響。做事還是要摸著良心的,公司地處理此類事件


三寶寶的爸爸


為什麼要勸退一名國企員工呢?如果一名國企員工嚴重違反了企業的規章制度,給企業帶來了巨大損失,那麼就依照規章制度、勞動法予以辭退。

如果是勸退,顯得企業做的事情不是很光彩似的,一個國企容不下一個員工?企業有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一再的違反制度,企業有權利對違反企業制度的員工進行處罰,如需要辭退,就按照勞動法的規定予以辭退,企業所辦的事情都要有理有據依法行事。對於辭退的員工需要補償的,就應該給予補償,凡事都要依法行使。

如果企業的員工工作不是很認真,混日子不上進,那麼企業應該與員工進行深入的交流、溝通,找出問題的痛點,爭取把問題解決。如果問題解決不了,就告知將按企業規章制度、勞動法的規定予以處理。如果辭退員工,那麼該怎麼辦就應該怎麼辦,該補償就要補償。這樣與法與理、與人情都會體現出企業的包容度。也會讓被辭退員工心服口服,不會做出對企業不利的行為。

山海同歡的觀點,望探討。


山海同歡


低工資,重體力勞動,自己就跑了,不用勸,一直都這樣幹!


一杯大高粱


要麼變相降薪調崗 給補償金 要麼非法解除合同給賠償金


手機用戶14894084543


社會主義好


用戶4561355180683


勸退?在央企不存在的,我們同事半年不來,單位領導從大到小去家裡家訪找人,一年半以後實在沒辦法了才登報公示,這一年的工資都是按基本工資發的,公示十五天之後在不到崗解除勞動合同,然後才能報集團,在解除他的勞動合同,一個單位的正式員工是不能讓隨便辭職或離職的,集團對下面的子公司是有考核的,同時也是出於人道主義,單位不會輕易辭退員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