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六十年代,一塊錢可以買到什麼?

橋139090297


六十年代一塊錢可以買到什麼?那時候一塊錢可供一家四、五口人一天的伙食開支。

那時候,一個人的月生活費用5到8元不等。豬肉8毛5一斤,生雞每斤8毛,項母雞1元2毛,雞蛋3分錢只,鮮魚2至4毛不等,差的幾分錢一斤都有。大米一毛4分一斤,青菜1分到3分一斤,最多是5、6分錢。番薯3分一斤。

那時一般家庭早午餐是稀飯粥水,晚餐吃飯。有時甚至天天吃粥,要幾天才吃一頓大米飯。吃粥是不需要什麼肉菜的,拌點鹽或魚汁(到漁船上買醃過鮮魚的鹽水回家煮開煎好,放罐裡盛好待後食用,也可煮魚煮蝦佐食。每水桶裝鹽水二斗一毛錢右)炒點菜鹹黃瓜酸菜就是一餐。食飯時,5人2斤半米,3毛錢,半斤豬肉5毛,吃魚2、3毛,菜適量1毛幾分。所以,平均算,1塊錢就是一家人一天的伙食開支。

當時工人的工資是28元至42元不等,一個人工作就可養活一家人。而農民是靠賺工分吃飯的,每個人的曰工分10分可換8分至1毛2分錢,每人每月工分收入3、4塊錢,農民還要種菜供自家吃用或出賣換錢,養雞鵝鴨和生豬來增加收入。

這就是當年人們的生活狀況。雖然那時生活是緊巴巴的,但錢卻是很頂用實用能買許多東西的。


漠陽小荷


六十年代,我們這裡娶媳婦,女方的聘金只要九十九元,表示長長久久之意。這九十九元哪裡來呢?大部分的家庭除了平時稍微一些積儲外,會從年初開始合計:買一隻二到三斤左右的豬仔五元,養一整年後,成了二百餘斤的大豬,市面的豬肉是每斤五到七角錢左右(肥貴,瘦便宜,帶骨最便宜。),批發給職業殺豬師傅,就是每斤四角五分,那就有差不多九十元,請親戚朋友的,會送來的紅包是一個是一到二角。

買金首飾:一克八元,

做衣服等用布料:一元一尺;

買水果:一元四斤,

糖果:一元三斤。

大米:一元六到七斤,

蔬菜:一元五十斤;

二房一衛一廚租金:一元可繳二十天左右房租,

學費:一年級一元,五年級:一元八角。

娶媳婦,鄰里鄰居借、親戚朋友借一元二元不等,來年幾乎可以還清。

沒娶媳婦的家庭,用於平時買肉,逢年過節零用,大部分略有結餘。


水木之沐


六十年代基本工資很低,以工人來講平均只有三四十元,那時講地區差,各省市乃至地區都有差別,我舅63年參加工作學徒只有16元工資,還是在省城,那時幹部按行政級別,行政15級正縣團級才116元工資,那時我母親是小學校長屬行政22級是54元工資。

六十年代整個物價是很低的,四十元工資足夠供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生活,當然,物資生活水平那會兒還比較低,什麼都要憑票供應,錢的購買力還是可以的,一元錢足夠一家吃一天有餘,那時大米是1毛1分5一1毛2分8買一斤,早上吃早餐1角錢2根油條,豆槳2分錢一碗,買豬肉0,67元一斤,5分錢一大堆青菜,商店裡買桃酥餅0,48元一斤,1毛錢能買12個水果糖,牛奶糖貴一點要3分錢一顆,菠蘿冰棒3分錢一支,綠豆4分,牛奶的5分錢。

那會兒我舅16元學徒工資是在單位買飯票吃飯,每月一日三餐還能交幾塊錢給他媽我外婆,到了我,我是七十年代參加工作,也很早還末滿十六歲,學業都是工作後完成的,七十年代學徒工資就有了19元,在食堂吃飯一月需13一15元,買一份份量不低的紅燒肉是0,25元,2分錢可以打一大碗肉湯。因此上說,1元錢無論在六十年代還是七十年代都較值錢,這個差不多二十年的物價與收入比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wang_H


一塊錢能買三十三個筆記本,能買五十支鉛筆,能買二十張窗戶白紙,進城能吃五頓飯,能買醬油十二斤半,能買食鹽七斤半,能買大金星鋼筆二支,能割豬肉一斤半,能買白布三尺三寸等等。


十三香47


六七十年代,我記得有一家九口人,男的正式工作工資是29.50元,女的臨時工39.90元。夫妻倆養了七個孩子,三個上學的,剩餘的四個孩子在家,一個看著一個。上學的學費每個學生一年是150元,三個學生共計是4.50元。家裡有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和一些純木製傢俱等。養了三個豬🐷和雞🐔鴨鵝等。燒的是玉米揚子和玉米幹及高粱乾子。每月供應的糧食初中生是35斤,其他的每月是28斤。供應的有大米每月每人是2斤,價格是每斤0.185元,麵粉每人每月是5斤,每斤是0.175元,其它的糧食都不超過0.10元。憑票豬肉每斤是0.60元左右,羊肉每斤是0.70元左右,牛肉每斤是0.52元,供應的豆油每人每月是0.5斤。買的豬肉越肥越好,買的多些,羊肉、牛肉基本是吃的少些,羊和牛的內臟一般是每人要,要也不花錢。逢年過節時,每家每戶基本上都自己殺豬,請左鄰右舍的吃豬肉燉粉條子和血腸。蔬菜基本上幾分錢一斤,大白菜每斤一分錢一斤。每家秋季開始醃製兩大缸酸菜吃一冬。在飯店5元錢可以請十多個人吃,還吃得很好。那時的肉蛋菜吃起來特別的香,回味無窮。


隱形的翅膀256142117


六十年代,一塊錢可以買7一8斤米,一塊錢能買50斤白菜,一塊錢可以買1斤半豬肉,一塊錢可以買近40只雞蛋……。


龍泉西路皖蜀春酒坊


六十年代因為年紀小對有關花錢的事沒啥記憶了,有點印象是小孩基本沒有啥零花錢,大人高興了給點也就是幾分錢或者一兩毛錢,上一元的基本別想,上小學鉛筆三分錢一隻,帶橡皮頭的五分錢一隻,三四分錢一張大白紙,大人給疊剪成和課本那樣裝訂成本子,寫作業用。

我父親是教師,每月工資42.5元,全家7口人,父親的工資在家鄉屬於高收入了,記得有一年的中秋節,生產隊會計和得知我父親放假回家了,晚上會計和對長到家裡找我父親母親,說生產隊遇到困難了,商量我父母買一隻羊,談了很長時間母親不同意,會計隊長賴著不走,苦口婆心勸說,無奈父母同意了買一隻羊,八月十四早上,隊長會計和羊倌牽著羊送到家來,聽大人說:小羊才一年多,會計說:十塊錢賣給你們,我媽媽說:太貴了八塊錢就留下,不行牽走,你來我回爭經了老半天,最後八塊錢成交,不知道這小羊出了多少肉,可是全家人過了個豐盛的節,聽母親說賣了羊骨頭,和羊皮,羊肉幾乎是白落得。

我是79年參加工作的,我是公路養護維護的工作,單位距離家是110公里,坐班車車費是1.20元,我的工資是33.36,加上野外補助每月開45元左右,自己留15元生活費,往家裡必須上交30元,在偏遠地區,買肉一斤是幾角錢,蛋是幾毛錢一斤,憑糧票買一斤麵粉大米0.185元一斤,(但是限量的),買一隻公雞,論個買,大一些的最貴的不超過1.50元,小一些的七八毛錢至一塊一二之間,這是我經歷六七十年代的物價。


拭目以網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問你小時候的東西,有什麼現在沒漲價的,我就寫了一篇文章,結果可能沒看清是不是悟空問答,寫完一點,文章就丟了,不知道哪去了,今天就再寫一遍。

今天這個題,是六十年代,一塊錢能買到什麼,我是五0後,六十年代的事,還能記得一些,那陣子大米,白麵都不到兩角,豆腐五分一塊,沒有現在2元那麼大,大醬八分,醬油一角一,各種青菜沒有超過一角錢的,總之,那個年代人們的工資就三四十元,我們的父輩就掙五六十元,養一大家子,哪家都好幾個孩子,也都養活了,但現在想想,其實那陣的人,就是勉強能吃飽飯,吃飽穿暖,就是最低標準吧,我記得我小時候,因為我是獨生女,家裡生活算不錯的,也只是每星期天能改善伙食,吃頓餃子還是能的,過年,媽媽扯幾尺布,自己用縫紉機,做套衣服,這身衣服從過年開始,一直穿到第二年過年,冬天套棉襖,夏天當單衣,現在想想,也不知道那時那苦日子怎麼過來的,現在年輕人看父母啥也捨不得,感到不理解,從那苦日子過來的人,你讓他鋪張浪費,他是真捨不得。

上次那個題,是小時候的東西,啥還沒漲價,可能有人就會說,哪有沒漲價的東西,工資都翻了幾十倍,哪還能有沒漲價的東西,但我確實知道一種六十年代的東西,不但沒漲價,反而現在比那時候還便宜,大家一定很奇怪,哪有這種比六十年代還便宜的東西,莫不是你瞎說吧,這就是我上次寫的那段小文,今天就再說一遍。

我是養父母,原來有個叔家的兒子,也過繼給我父親,這個哥哥,六十年代初就中專畢業了,為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工作的第一個月,就給母親買了禮物,這個禮物就是一雙尼龍襪子,當時尼龍襪子那可是個新奇之物,五十年代,人們穿的都是線襪子,那線襪是真的純棉的,不像今天的線襪很結實了,那陣的純棉襪穿幾天就壞了,女人的一個家務勞動就是為全家人補襪子,家家都有襪底板,現在的年輕人都沒見過,但年齡大的人都知道,正因為襪子不結實,人們也沒錢,穿襪子可能也是那個年代女同志的一件大事,我的哥哥才給媽媽買雙尼龍襪子,尼龍是從石油當中提煉的,那個年代中國的石油是多麼寶貴,所以尼龍襪子的價錢可是挺貴呀,一雙襪子可能當時要兩元多錢,這在那個年代就是一件奢飾品,能穿上尼龍襪子的人就是貴族了,我是七0年參加工作後,才買上尼龍襪子,所以這個事在我的記憶裡就特別深。

那個年代,一雙襪子兩元錢,現在襪子多少錢啊?一元一雙滿大街,是不是這個東西不但沒漲價,反而便宜了,我沒瞎說吧。


老娟子


75O克豬肉,850牛羊肉,百餘公里車票,5.55市斤白麵,7市斤大米,1.4市斤花生油,3天半的生活費用,12.5斤醋8.5斤醬油,2O個雞蛋,100斤蘿蔔,50斤大蔥,8斤蘋果30斤地瓜,5O合火柴12.5合魚煙12.5斤柴油15斤散酒5.6尺花布,5個孩子的壓歲錢等。


鄉神一號


上世紀60年代大櫻桃0.52一市斤,大概可買二斤。我在大連地區住,毛蜆子一分錢或二分錢一斤,可以買70---80斤。刀魚二角多錢一斤,豬肉一等帶皮肉九角錢一斤。但當時工資很少,成年人工作十年八年,也只是每月掙三十幾元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