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前段時間,一張截圖在朋友圈瘋傳,在這張照片中,那首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兒歌《一分錢》被改成了《一元錢》。這迅速引來了大家的關注,有人認為,這簡直就是惡搞,是對經典作品的不尊重;也有人認為,這代表了一種與時俱進,現在的孩子哪裡見過一分錢長什麼樣子呢?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 叔叔拿著錢, 對我把頭點, 我高興地說了聲:“叔叔,再見!”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網友們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如果不改變歌詞,可能會造成現在的孩子的認知障礙。“一分錢”在當下的中國真的不常見了,因此兒歌中唱的內容,孩子無法很到的對應日常生活當中,又怎麼能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道理呢?

然而,如果對經典兒歌亂加修改,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這首影響了幾代人的兒歌,不應該被亂加修改。

照片中反映出的對兒歌單純的只改動一個字,體現瞭如今兒歌的創作缺乏創新,缺乏新意。其實,我國每年創作的兒歌不低於1000首,但傳唱度卻很低,能讓孩子們哼唱的依舊是《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燕子》、《丟手絹》、《賣報歌》這些經典兒歌。如今的社交媒體和視聽媒介越來越豐富,卻並能讓新的兒歌廣泛流傳,反襯出兒歌創作、流傳中的諸多困境,反應了兒歌創作需要更多的人才,需要為創作群體輸入新鮮的血液。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兒歌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給小孩子唱兒歌,不僅可以練習孩子的聽力能力,還擴充詞彙量,讓寶寶早早學會說話。家長在教孩子唱兒歌的同時,會增加與孩子互動,這既是一段溫馨的親子時光,也能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兒歌的語句簡單,節奏感強,朗朗上口,很容易被小孩子記住;另外,兒歌涉及到孩子生活的各方面,比如,習慣養成,禮貌用語,認知等等。家長多給孩子唱兒歌,多讓孩子唱兒歌,有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和認知能力的培養。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在日常生活中,也的確如此,很多家長也還在給孩子唱自己小時候的兒歌,來來回回就唱那麼幾首。因此,家長可以學習一些新的兒歌,學習一些具有時代印記的兒歌,從而更加適合自己的孩子。

有一種兒歌,可以一邊唱,一邊進行手指遊戲,通過活動雙手,讓孩子在唱兒歌時,不僅鍛鍊了手指的靈活性,而且進一步增強對大腦的益智開發。簡單的舉個例子:

兒歌《抬妞妞》:

一二三,爬竹竿, (拍手3下,左手直立,右手從左手手腕爬到指尖)

四五六,踢足球, (拍腿3下,雙手握拳捶腿)

七八九,手搭手, (雙手握拳交替向上移動3次,手背搭手背)

搭個花驕抬妞妞。 (手背搭手背左右晃動)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是不是很有趣呢?通過這種互動,孩子不僅可以收穫樂趣,還鍛鍊了肢體的靈活性,並且有利於孩子大腦的開發,真的是“一舉三得”啊!如果家長想了解更多的趣味手指兒歌遊戲,可以閱讀《幼兒手指謠》,這種“手指謠”的方式比單純的兒歌更有用。更好的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雙管齊下!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這本書中全套3冊,包含了,父母遊戲,益智啟蒙,品格培養三大主題,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的說話能力,以及讓手指變得更加靈活。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手指動作配有詳細動作做圖和簡單文字解釋,簡單易學;圖文並茂,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寶寶邊學邊玩。

讓孩子在誦讀和玩樂中提高語言、認識、數學、品格等能力,提高智商、情商,讓孩子快樂成長!本書適合0-4的兒童閱讀遊戲。

一分錢的兒歌都漲價了!作為家長,你還在給孩子唱當年的兒歌嗎?

三本書的價格很便宜,只要34.8就可以買回家,給孩子更好的早期教育,讓寶寶變得更聰明,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鏈接進行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