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英國故事"構建

導語:眾所周知,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十部英國曆史劇,這十部戲劇分別以英國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和都鐸王朝的七位君主命名

。其中,《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査三世》被稱為"第一四聯劇",而《理査二世》、《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則被稱為"第二四聯劇"。這十部英國曆史劇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並體現了連貫統一的創作意圖。根據美國新批評的"意圖謬誤"理論,作品意蘊自足,作者的意圖不足以作為評判作品的標準。的確,作者的意圖並不等於作品的意蘊,如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曹雪芹的《紅樓夢》即證明了這一點),但作者的意圖是否等於作品的意蘊是一回事而是否存在作者的意圖則是另一回事。事實上認為"作者的意圖不等於作品的意蘊"已然預設了作者意圖的存在。不僅如此,作者的意圖和作品的意蘊都是理解活動的產物,因此理解作者的意圖等於理解作品的意蘊至少也是理解作品的重要途徑之一。

都鐸神話

有論者指出:莎士比亞時代的歷史劇無法根據戲劇形式來界定,更重要的是劇作家的意圖;在歷史劇中,戲劇意圖和歷史意圖密不可分

。所謂歷史意圖其實也就是作家的政治意圖。我們知道,莎士比亞時代的英國曆史劇直接繼承了都鐸王朝的史書傳統,而後者是都鐸王朝的一項國家意識形態工程。年,意大利學者波利多爾應亨利七世之邀赴英以拉丁文撰寫英國國史用時28年(1505—1533)完成,並於1534年出版。雖然亨利七世不盡滿意,如他自居亞瑟王再世,而波利多爾卻在書中質疑亞瑟傳說的真實性,但波利多爾在記敘理查二世至亨利七世這一段英國曆史時,卻有意無意迎合了亨利七世本人始作俑者的都鐸神話。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亨利七世

所謂都鐸神話不僅是一種王權神話也是一種國家神話:它宣稱埃涅阿斯的後代布魯特是英國(當時尚叫不列顛)最早的國王中世紀的傳奇英雄亞瑟王即為其後裔;作為亞瑟王的直系傳人,亨利都鐸(即亨利七世)人主英格蘭而彌合了不列顛人和撒克遜人的夙怨,同時他作為蘭開斯特家族的後人迎娶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愛德華四世之女)而化解了兩個家族之間的世仇;古人預言亞瑟將重歸故土而開啟英國的黃金時代現在亨利都鐸就是再世的亞瑟,他奉天承運為英國滌除了前代罪孽(這一罪孽源於亨利四世的弒君自立此後約克家族的叛逆更加重了這一罪孽至理查三世而惡貫滿盈),英國由此走向新生。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愛德華四世

波利多爾之後的歷史作家繼續了這一政治一歷史神話。1548年,霍爾的遺著《約克與蘭開斯特兩大名門望族的結合》(這部卷本著作它主要譯自波利多爾的《英國史》,因此稱譯著或許更加恰當)講述了自理査二世至亨利八世的英國曆史霍爾將之描述為一段罪與罰和撥亂反正的歷史,並通過大力渲染亨利七世和愛德華四世之女伊麗莎白(同時也是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天作之合"而進一步坐實了都鐸神話。

第一四聯劇

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劇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都鐸神話的戲劇再現和改寫。這項工作並非"意在筆先"的一氣呵成,而是因勢利導的"繼而成之";在此過程中莎士比亞的政治一歷史哲學——同時也是他的創作意圖——幾經修正而最終成形。在《亨利六世》三部曲中莎士比亞的政治一歷史哲學首次得到了表述。他以霍爾(波利多爾)和霍林希德的著作為藍本,戲劇再現了從1422年11月7日亨利五世下葬到1471年約克家族取得仇克斯伯裡戰役勝利並隨後殺害亨利六世這一段歷史。作為隨寫隨演的"連臺本戲",《亨利六世》三部曲因時間跨度大、涉及人事繁多而顯得結構鬆散,時間、人物和情節的錯亂(有些是沿襲了霍爾一霍林希德的訛誤)所在多有。儘管如此,《亨利六世》仍不失為一部完整的作品。這三部戲劇具有統一的主題這就是英國的墮落:由於亨利四世弒君自立英國受到上天懲罰,亨利五世英年早逝,嗣君(亨利六世)闇弱,外畏於強敵(貞德一法國),內受制於權臣溫徹斯特大主教、約克公爵等),上下交徵而戰亂頻仍(流民造反、玫瑰戰爭),最終弒君悲劇重演,國家命運危在旦夕⋯⋯這幾乎是基督教人類墮落故事的一個世俗歷史版,只不過故事的主人公由人類變成了以國王為人格象徵的英格蘭民族國家。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亨利六世

如果說《亨利六世》講述了英國的墮落那麼《理查三世》則講述了英國的惡貫滿盈和否極泰來。作為亡國之君儘管"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理查三世在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中不可避免地成為眾惡所歸的淵藪(這也是國家神話的題中必有之義):從托馬斯莫爾的《理查三世》到波利多爾、格拉夫頓、霍爾和霍林希德的歷史,再到莎士比亞時代的歷史劇——如萊格的拉丁文《理査三世》三部曲和無名氏的《理査三世》,理查三世一直被妖魔化為暴君的典型和邪惡的化身,而莎士比亞的《理查三世》即是這一傳統的光榮殿軍。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理查三世

莎士比亞筆下的理查三世不僅是惡魔的化身,從而與善良無能的亨利六世形成鮮明對照,同時他們一道構成了理想君主的兩極偏離。我們知道伊麗莎白時代的歷史寫作深受意大利人文主義特別是馬基雅維裡政治哲學的影響;而通過《理查三世》,戲劇詩人一政治哲人莎士比亞向世人演示了馬基雅維裡主義的失敗。在馬基雅維裡看來,理想的君主須同時效法狐狸和獅子,集詐力於一身,此即人君之能事,而他為達到目的完全可以不擇手段,所謂"

只要結果為善,行為總會得到寬宥"。莎士比亞筆下的理査三世正是(至少在時人看來是如此)一名典型的馬基雅維裡式君主。

第二四聯劇

莎士比亞在第一四聯劇中講述了故事的後半部分,現在他進而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這就是第二四聯劇。有人認為第一四聯劇和第二四聯劇各成體系而互不相屬,其實不然。第二四聯劇是第一四聯劇的前傳,而第一四聯劇是第二四聯劇的後續如果說第一四聯劇講述了英國的惡貫滿盈和否極泰來,第二四聯劇則追敘了原初的墮落或罪孽的發生兩部四聯劇共同講述了一個完整的"英國故事",而罪與罰、墮落與拯救即構成了這個故事的意義結構和主題內涵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莎士比亞

在《理查二世》中,莎士比亞追溯了近代英國的原罪即英國自波林勃洛克(即後來的亨利四世)弒君篡位至理查三世敗死博斯沃斯這一段不幸歷史的起源。理查二世是英國王權的正統傳人(確切說是英國中世紀王權正統的最後傳人),即所謂"合法君王",但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與之相反,波林勃洛克是一個合格而不合法的君王。自信"天命在予"的理查二世失敗了,他的死象徵了英國中世紀的終結"不言而行"的波林勃洛克取得了勝利,但這勝利同時也是失敗:由於斌君自立的罪行,亨利四世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國王而只是一名成功的篡位者他的成功為英國帶來了罪孽,他本人固然未能倖免,而其後繼者——從亨利五世到理查三世一也都延續並分有了這一罪孽。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理查二世影視形象

《理查二世》是第一四聯劇的起點和完成:在這裡莎士比亞講述了罪孽的起源從而完成了他在第一四聯劇中開始講述的"英國故事"。在接下來的"亨利三部曲"——《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中莎士比亞講述了另一個"英國故事":這個故事是前一故事的孿生故事也可以說是同一個故事的不同版本。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影視中的亨利五世

這個故事同樣以《理查二世》為起點。在《理查二世》中我們看到了兩個國王同時也沒有看到一個國王。理査二世和亨利四世都不是真正的國王。王者是國家的靈魂,所謂"朕即國家",君而不君,則國將不國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王者呢?有人指出,"蘭開斯特四聯劇"(即第二四聯劇)旨在"描繪不同類型的王者並指出理想王者的特性"。事實上,莎士比亞在第一四聯劇中已經向我們展示了一系列不同的王者形象:軟弱無能的國王(亨利六世)、有勇無謀的攝政(格洛斯特公爵),陰險狡詐的王位挑戰者(約克公爵)、小醜跳樑的草頭王(傑克凱德)、窮兇極惡的暴君理查三世)⋯⋯和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一樣他們都不是真正的王者。真正的王者迄今只是驚鴻一瞥。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柏拉圖

什麼是真正的王者?古人和今人前者以柏拉圖為代表,後者以馬基雅維裡為代表分別給出了不同的答案,而他們都寄希望於教育這樣問題的重心就從"什麼"轉向了"怎樣":怎樣是真正的王者?我們看到,莎士比亞的"亨利三部曲"即是對這一問題的正面回答。王子混跡無賴(如其自承)只是為了韜光養晦,以便將來一鳴驚人。他沒有說謊(儘管他欺騙了周圍所有的人):通過與福斯塔夫等人的交往哈里瞭解並克服了自身的惡或陰影人格(以他戰勝同名對手霍茨波、棄絕舊時膩友福斯塔夫為標誌)——這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而成為了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人和真正的王者。隨著王者歸來,莎士比亞的政治理想終於修成正果而道成肉身。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馬基雅維裡

但是故事還沒有結束。如果說《亨利四世》的主線是未來王者的(自我)教育,那麼《亨利五世》則旨在講述理想君主的功業實踐。通過後者,莎士比亞圓滿回答了"怎樣是真正的王者"並由此完成了另一個版本的"英國故事":在前一個故事中,亨利七世拯救了惡貫滿盈的英格蘭;而在後一個故事中,幹父之盛的亨利五世領導英格蘭走向了光明。亨利五世攘外安內,以數年之功完成了前無古人(包括愛德華三世父子在內)的事業被國人譽為"所有基督教君主的楷模"。然而他並沒有真正拯救英格蘭:即如劇終時分致辭人所說這位"英格蘭之星"仗"機運之劍"斬獲了"世上最美的花園"。但是好景不長,一代雄主英年早逝,繼位者年幼,英國(如《亨利六世》三部曲所示)在短暫中興之後重新陷人了更加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就此而論亨利五世其實是一名失敗的王者;他的未竟事業將由後來的亨利七世完成,或者說它已經由《理查三世》中的亨利七世完成了。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都鐸王朝》劇照

在《亨利五世》的華彩樂章中莎士比亞結束了第二四聯劇和迄今為止全部英國曆史劇的寫作。現在,他對這個話題失去了興趣開始轉向以個人而不是國家)為中心的"純正悲劇"——如《裘力斯凱撒》、《哈姆雷特》和《麥克白》。因此,《亨利五世》將是莎士比亞英國曆史劇的壓卷之作——如果沒有後來的《亨利八世》的話。

《約翰王》

完成《理查二世》之後莎士比亞並沒有馬上投人寫作"亨利三部曲",而是先創作了《約翰王》。《約翰王》是莎士比亞英國曆史劇中的一個孤品另類:它不僅紀事久遠,距離最近的《理查二世》也有近兩百年的間隔,而且和前後兩部四聯劇都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繫,甚至還打亂了既有的敘事節奏和謀篇佈局。既然如此,莎士比亞為什麼要寫這部戲呢?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伊麗莎白一世

有論者認為,《約翰王》是一部旨在借古諷今的作品,例如約翰王隱喻伊麗莎白一世,亞瑟王子隱喻瑪麗女王而約翰與法王腓力、紅衣主教潘杜爾夫的衝突則隱喻了英國與法國、羅馬教會的政治博弈關係等等。的確如此;但是這也幾乎適用於莎士比亞時代的一切英國曆史劇。莎士比亞中途轉向寫作《約翰王》一定還有特殊的考慮。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約翰王

很可能莎士比亞是在為他的"英國故事"尋求一個新的開端。《約翰王》劇終時分,庶子(理查爵士)慨然致辭"英格蘭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拜倒在征服者的腳下除非它先傷害了自己⋯⋯只要英格蘭忠於自身,那麼就沒有任何事情能讓我們心生悔恨!"這番話彷彿是全劇的結語,又彷彿是莎士比亞全部英國曆史劇的導言。作者這樣安排,顯然大有深意。我們知道,自"諾曼征服"以來英國的統治者——從諾曼王朝的威廉一世到金雀花王朝的理查一世——都是法國人(無論是血緣還是文化認同),他們在宗主國擁有大片領地(如諾曼底、安茹),確切說是法國的英國國王或法國領主兼英國國王。約翰王即位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和法國作戰失敗,他失去了全部大陸領地(他因此得名"失地約翰")而被迫退守英倫,成了一名光桿的英國國王。然而,約翰的敗退同時卻是英國的勝出:正是以此為契機,英國有了自己的國王和獨立的身份,從而開始了近代民族國家化的進程。

如果我們把近代英格蘭民族國家的形成視為一出歷史劇那麼它的第一幕就是"

約翰王的失敗",而它的第一個主人公也就是約翰王本人。事實上,英國的第一部英國曆史劇就是約翰貝爾的《約翰王》。作為他那個時代的戲劇詩人一政治哲人代表莎士比亞想必對此深有會心。我們猜想,莎士比亞在完成《理查二世》之後轉向創作《約翰王》正是為他的英國曆史劇——包括已經完成的和將來寫作的——尋求一個新的開端,而這個新開端將賦予他的"英國故事"以新的意義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圖畫亞瑟王之死

和《理查二世》一樣,這個新的開端也是一個不幸的開端。在這裡,莎士比亞向我們揭示了近世英國一切動亂的根源脆弱的王權。作為英國王權的代表,約翰得國不正(劇中對此多有提及,幾乎眾口一詞)已使王權蒙羞,而他殺害侄兒亞瑟(作為英國王權的真正代表,亞瑟之死象徵了英國的隕落),更使王權——被他褻瀆和傷害的英國王權——成為眾矢之的;窮途末路的約翰王不得不向法國與羅馬教廷屈服(這同時也是英國向異族的屈服),不久後中毒身亡但把氣息奄奄的王權一英國留給了後人。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羅馬教廷廣場

約翰王的死結束了莎士比亞"英國故事"的開端。如前所說,這是一個不幸的開端但是這個不幸的開端有一個還算幸運的結局:約翰王生前懺悔了自己的罪行,至死是一個純粹的英國人,他為他的繼承人、現在的英國王權代表(亨利王子和庶子理查爵士)留下了自覺的儘管是受傷的英國心和英國身份。王權和英國將從這裡浴火重生;而敘述這一重生過程,即是莎士比亞此後英國曆史劇——從亨利三部曲到《亨利八世》——的新的主題。

《亨利八世》

1613年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在倫敦環球劇院上演。這是他的最後一部英國曆史劇作品距離上一部作品《亨利五世》已經有十三年。如果說《約翰王》是莎士比亞英國曆史劇的序幕那麼《亨利八世》就是它的終曲:在這裡莎士比亞為他的"英國故事"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亨利八世

然而,莎士比亞並非《亨利八世》的唯一作者。據斯佩定(、希克森等人考證他只寫了《亨利八世》的第一幕第—場、第二幕第—場、第三幕第場前行以及第五幕第場其餘皆出自約翰弗萊徹之手。職是之故,後來學者往往將《亨利八世》視為"下真跡一等"而擯除於"正經"之外。另一方面,也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合作之說不足為信而《亨利八世》是大師真跡無疑。孰是孰非正不易言也。

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莎士比亞早年曾與馬洛等人合作《愛德華三世》、《托馬斯莫爾爵士》,但這種合作更像是打工實習或"友情贊助",與他功成名就之後與人假定此人是弗萊徹)合作——確切說是帶領後輩(他比弗萊徹年長十五歲)寫作——《亨利八世》不可同日而語。我們認為,莎士比亞即便不是《亨利八世》的唯一執筆作者(這是很可能的),也是它的創意作者或真正作者。換言之,無論是獨立完成還是與人合作《亨利八世》都體現和貫徹了莎士比亞本人的創作意圖

從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史詩看

白金漢公爵

在《亨利八世》中,國王、王權和國家三位一體,戰勝了一切世俗與宗教對手:他處死了白金漢公爵(比較《理查二世》中的波林勃洛克、《亨利六世》中的格洛斯特公爵和約克公爵),離棄了凱瑟琳王后(比較《亨利六世》中的瑪格麗特王后),廢黜了紅衣主教伍爾習(比較《約翰王》中的潘杜爾夫和《亨利六世》中的博夫特)⋯⋯他甚至征服了時間:亨利八世留下了光榮的後代(比較亨利五世)——伊麗莎白公主,後者將繼承他的事業而(如終場時克蘭默大主教所說)"

為這片土地帶來無量福祉"。不僅如此,亨利八世宣稱自己會在天堂繼續關注"這個孩子",這意味著他死後成為英國的保護神;事實上當他居高臨下地教導克蘭默大主教(此時後者拜倒在他腳下而感激涕零不已)、俯瞰"下界"樞密大臣伽登納等人與克蘭默的爭端並隨後"從天而降"(解救後者時他儼然已經成為"地上的神"和"活的上帝")。

如果說這一幕畫龍點睛地再現了"王者一亞瑟歸來"的都鐸神話,那麼終場時克蘭默大主教向世人預言嬰兒伊麗莎白——作為英國的象徵——的輝煌未來、她的死和繼任者詹姆士一世的光榮統治,則是"英國故事"的最後完成。它是劇中人的預言,也是作者和觀眾的回顧和展望;在這裡過去的未來和現在的過去同時定格於當下歷史轉向了未來(預言),而莎士比亞的英國曆史劇就此完美謝幕。

結語:

從《約翰王》到《亨利八世》,莎士比亞的十部英國曆史劇講述了一個完整的"英國故事"。如前所說,這個故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幾經修正後最後成形:莎士比亞首先講述了這個故事的後半部分,然後續寫(追敘)了它的前半部分,其中《理査二世》和"亨利三部曲"又稱"第二四聯劇",它與"第一四聯劇"共同演繹了第一版英國故事,這個故事以《理查二世》開端,以《理査三世》結束。與此同時莎士比亞在《理查二世》和"亨利三部曲"之間插人寫作了《約翰王》後者為"英國故事"提供了新的開端和向度從而引出一個新的"英國故事",這個故事以"亨利三部曲"為核心,具有雙重開端和雙重結尾;英國改朝換代後"都鐸神話"成為前朝往事,於是莎士比亞又續寫了《亨利八世》,作為他的"英國故事"的第三結尾和最後完成。至此,他的十部英國曆史劇首尾環合為一部完整的英國史詩這部史詩以英格蘭國家為主人公而講述它的成長曆程和最後勝利即構成了戲劇詩人——政治哲人莎士比亞的"作者之意"

參考文獻

馬基雅維裡《君主論》

馬基雅維裡《論李維》

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