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前言: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普魯士的國王和他的將軍們

在德意志的歷史上,普魯士王國的崛起絕對是令人不由自主的讚歎。1861年普魯士終結了德意志地區各邦國混亂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之所以能如此快的邁向現代化,是因為普魯士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最為之重要的還是農業改革,這是普魯士邁向現代化進程的起點這帶有資產階級性的農業改革,給日後普魯士的政治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當時的普魯士還沒有統一各個德意志地區的聯邦,農業經濟基礎的強大,讓它更有能力去統治德意志地區,成為建立德意志帝國的堅實保障,也為德國走向工業強國做了鋪墊。

改革的原因: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工業革命最早出現在英國

<code>1、西歐工商業發展對糧食和原料的需求刺激普魯士的農業發展/<code>

18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這場蒸汽為動力的技術革命以英國為中心開始爆發,隨後波及歐洲大陸。

歐洲大陸西邊最先開始受到革命的感染。工業革命後,以犧牲農業為前提城市化、工業化逐漸興起,耕地被資本家們收集起來作為資本發展,例如“圈地運動”。越來越多的農民無地耕作轉化為工人,走向工廠,城市化日漸明顯,城市人口劇增。而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就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糧食短缺問題。

普魯士雖然位於中歐,但在北面有長兩千多公里的出海口,海運可以直達英國。國內又有多條河流流經出海口,交通運輸十分便利,這種運輸上的優勢,給發展遠程貿易帶來極大的便利。擁有一個良好發展外向經濟的地理位置。

1788年就已經向輸送了大量的生鐵到了英國。

英國荷蘭等國工商業發展需要進口大量糧食,糧食需求緊張,面對糧食市場如此大的需求,普魯士的容克主們迅速抓住了這個機會,依靠有利出海口位置,與這些國家進行糧食貿易往來 ,賺取豐厚利潤。

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容克主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去提高農業生產力為了提高農業產量更好的滿足對外供求,一些先進思想的容克主們就主動提出了改革,把落後的封建農耕經濟轉變為現代化農耕經濟耕,促使農業走向資本化、企業化、規模化發展。

2、農奴制度落後不在適應社會發展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農奴沒有自由可言,為了一件茅草屋和一點糧食。日復一日的為農奴主們做工

如果把啟蒙運動的思想比喻成現代女性,則農奴制就是舊社會婦女,啟蒙運動是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偉大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啟蒙運動的思想和農奴制的思想完全是格格不入的。腓特烈二世是歐洲開明專制和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年輕的時候深受啟蒙運動的影響。他還認為農奴制是一種損害人民尊嚴和非常野蠻的事,極力的推動廢除農奴制度。

農奴制已經是一個毒瘤埋藏在普魯士的身體裡,如果不盡快醫治,後果可想而知。封建容克主們對農奴進行殘酷的剝削,農奴完全沒有任何自由可言,在容克主蹂躪下活著。普魯士這種地主和農民構成的上下關係,農奴慘遭壓迫,每天辛辛苦苦的耕作,吃不飽穿不暖,到頭來還是白白給這些容克主們打工。

這種封閉性、狹隘性、保守性、落後的農耕經濟,極大的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如果整個世界都在變化,日益革新,而國內還是一成不變的話,那麼矛盾就要來臨了,勢必就會造成革命。

拿破崙戰爭帶來的資本主義浪潮淹沒了這些普魯士的老舊封建。當這些人們意識到局勢不可挽回的時候,只能進行“自我革命”。農奴制這一項落後的封建制度,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必須首先加以剔除。與其發展成自下而上的農民起義,不如自上而下的轉變。

3、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拿破崙戰爭,為了守護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法國大革命爆發是給普魯士帶來民主主義空前爆,為統一德國和現代化進程奠定了思想基礎。

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橫掃整個歐洲,普魯士引以為傲的軍隊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不但要賠款,而且領土也丟了一半,這時整個國家面臨著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容克主們意識到,這不行啊!再這樣下去國家都要沒了。國內農民起義連續發生,資產階級也表現出強烈的不滿,包括普魯士在內的德國各邦諸侯和封建農奴主的統治受到強烈震撼。

打了15年的拿破崙戰爭,德意志地區損失最為巨大,拿破崙的勝利代表著資產階級國家,普魯士的失敗是以農耕主的封建國家,拿破崙戰爭使普魯士的封建體系遭到嚴重的破壞。

普魯士政府為了穩定國內局勢,以防止國家覆滅,挽救大土地所有制,不得不

自上而下實行一些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首先就是農業改革。

4、一些容克主們先進的思想促進改革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普魯士首相施泰因改革挽救了即將滅亡的普魯士王國

國家需要高速發展經濟,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基礎,而農業就是這個堅實的後盾

19世紀初由普魯士首相施泰因和哈登貝格進行的農業改革,這場農業改革它不是由資產階級的領導的,而是由國家裡舊勢力主動改革的。舊勢力裡面有一些接受外來思想的變革者們已經意識到了國家的危機,必須進行變革,農業改革只是其中的一項。

哈登貝格在《里加備忘錄》中寫道:“這些原則的力量如此強大,它表明還沒采取這些原則的國家,要麼走向沒落,要麼使自己強制性去接受這一些原則,要是反對這種時代的趨勢,那就再也不能統治下去了。 ”

既然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如果先進派的思想不佔多數的話,還是會遭到頑固派的否決。可憐的是頑固守舊派已經被拿破崙戰爭打怕了,再保持這種落後的方式的話,國家就要沒了,自己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改革的影響:

1、揭開現代化序幕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城市現代化進程

封建社會制度下自然是以農耕經濟為基礎。當著經濟不在適應社會的發展時,就會崩盤。

而普魯士這次農業改革,在國家面臨崩盤之際,先進行一步瓦解它。由封建的制度,轉變為資本主義制度。封建的莊園經濟向著資本主義地產經濟發展,貴族擁有的土地可以自由買賣

,一些有錢的市民和農民就可以集資夠買土地。

這樣資產階級夠買的土地後,把土地就會變成典型的資本主義農場,貴族們看到資產階級的農場產量大,經營方式利潤又高。於是紛紛與資本家們合作,投入資金和土地,搖身變為農業資本家。

而農民也不在是隸農,農奴制解放了他們的自由。和容克主們變成了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僱傭關係的出現,正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是農業革命帶來的結果。

2、促進生產規模化,邁向農業現代化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農業機械化生產

農業改革最重要的是為了刺激的生產力,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

農業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因此,這場改革首先會考慮到了容克主們的利益,這就不得不犧牲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大量的贖金,只好用土地來抵債。一些變為農業資本家的容克主們從農民手中贖買的土地來進行擴張,大量集中的土地有利於實現統一化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引進現代化農耕裝備,科學的耕種技術,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建立高產高效優質的農業生產體系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普魯士的農業產量得到迅速的增長,1800年至1860年時間段,單位面積的產量提升的百分之45。農作物的增長直接推動了農產品輕工業的發展,再次加速了現代化的進程。

3、農業改革加速普魯士工業革命進程

是什麼讓普魯士進行農業改革?從而推動了普魯士現代化進程

普魯士重工業發展

農業改革大力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規模化,農業生產活動得到迅速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物質條件。普魯士經濟準備要起飛了。

農業改革極大地提高的生產力,生產力的提高就促進了產量的提高,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成本和費用,這樣人們的溫飽問題就解決了,隨著人力成本的降低,農民轉變成為工人,走向城市。

農業改革不僅挺高的農作物的產量,而且帶動了輕工業的發展,農產品的為輕工業帶來豐富的原料。

而且農業改革中容克主們從農奴身上獲取到了大量的“贖身金”,在解放農奴的過程中,容克共獲得三億到十億多的銀幣補償。這些資金都被容克們投向了礦產和鐵路,為工業發展帶來巨大的資金。這筆巨大的資金輸入,無疑是給德國工業發展帶了新的生機。

總結:

這種自上而下的“普魯士道路”著實是讓我震驚的,是什麼讓普魯士如此之快的崛起,並且趕超英美,是我一直都想探討的問題。而農業改革帶來巨大的收穫,並帶領普魯士走向現代化的進程無疑是逆轉之舉。為19世紀上半期德國人口的增長提供了物質前提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工業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產業後備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