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朱陳三年論辯講了什麼?聊一聊朱陳二人的王霸之辯及陳亮的事功說

陳亮,南宋時期的一位“狂士”,自號“人中之龍,文中之虎”,永康學派的創始人,千百年來,其提倡的事功之學為後人所研究,曾經與儒學集大成者朱熹進行了三年論戰,今天,我們就從朱陳二人的論辯中來解讀一下陳亮的事功之學。

朱陳三年論辯講了什麼?聊一聊朱陳二人的王霸之辯及陳亮的事功說

緣起

朱陳二人的論辯開始於1184年,在當時,陳亮因為受人誣告在獄中待了百日,剛剛從牢房中被放出,便收到了一封朱熹的信:

老兄高明剛決 , 非吝於改過者,願以愚言思之,細去 “ 義利雙行 、王霸並用”之說,而從事於懲忿窒欲 ,遷善改過之事,悴然以醇儒之道自律,則豈獨免於人道之禍,而其所以培奎本根、澄源正本、為異時發揮事業之地者,益光大而高明矣。

在信中,朱熹首先對陳亮進行規勸,認為陳亮受誣陷主要是因為陳亮狂傲不羈,不遵守禮法,希望陳亮可以反省反省,其次,便是指出陳亮的根本問題在於其“義利雙行,王霸並用”的學術思想,在朱熹看來,這種思想會使得人只顧追求功利,而忘記道義。而這句話引發了陳亮的不滿,因為“義利雙行,王霸並用”是朱熹對他思想的概括,而不是他本身對自己思想的總結,而他更不認同朱熹對他思想的批判,於是,一場關於“王霸義利”的辯論便就此開始。

朱陳三年論辯講了什麼?聊一聊朱陳二人的王霸之辯及陳亮的事功說

爭論話題-王霸義利

其實,對於王霸義利這一議題,其最開始並不來源於朱熹和陳亮,而是來自於二程。在《二程集》中有便其記載,

“ 先王之世 ,以道治天下,後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 ”

“三代之治 ,順理者也。兩漢以下,皆把持天下者也。”

“大凡出義則入利 , 出利則入義。 天下之事, 唯義利而已”

毫無疑問的是,朱熹便繼承了這種理論,這種王霸義利理論,其觀點是認為是王道與霸道的本質區別在於是否真正出於公心,王道強調的是人倫道德,而霸道代表的是出於私利而假借仁義之名,

“得天理之正,極人倫之至者,堯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義之偏者 ,霸者之事也。”

朱熹認為,漢唐時期的君主的行為便是霸道而非王道,而堯、舜、禹三代實行的才是王道。

而對於朱熹的這一觀點,陳亮給出的回覆是:

謂之雜霸者, 其道固本於王也。諸儒自處者曰義曰王,漢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頭自如此說,一頭 自如彼做; 說得雖甚好,做得亦不惡: 如此卻是義利雙行,王霸並用,如亮之說,卻是直上直下,只有一個頭顱做得成耳。

在信中,陳亮認為漢唐之治雖然不能說像三代時期王道純粹,但是其本質上也還是王道,換句話說,王道與霸道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因而,他的王霸義利觀點也不是“義利雙行,王霸並用”。

此外,根據陳亮的觀點而言,所謂的“霸道”,不過是“王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的演變而已,正如從皇道演變到王道一樣。

而面對陳亮給與的反駁,朱熹認為,漢祖,唐宗雖然來說,都是千古帝王,但是他們行為的動機都是出自人慾,而非天理。

朱陳三年論辯講了什麼?聊一聊朱陳二人的王霸之辯及陳亮的事功說

從他們二人的辯論中,我們會發現,朱熹的歷史觀,認為人類社會是退化的,堯舜禹三代那個時期,是最好的時期,而陳亮的歷史觀,雖說不能稱之為歷史進化論,但是他肯定了歷史是發展的。

而對於朱熹給陳亮冠以的“義利雙行,王霸並用”思想,我們會發現,其實陳亮的主張是王霸義利是相互統一的。“霸道”以 “王道”為根本目的,又體現著 “王道”的根本要求。

漆俠先生曾在《宋學的發展和演變》中談到,

朱熹從動機來考察以識別王霸義利,而陳亮則是 從活動的實際效果來判斷王霸義利;前者為動機論, 屬於唯心主義認識路線;而後者則可稱之為效果論, 屬於唯物主義認識路線。

因而,如果說單講王霸義利只一方面,筆者個人是比較認可陳亮的。

朱陳三年論辯講了什麼?聊一聊朱陳二人的王霸之辯及陳亮的事功說

爭論實質—“道”

其實,在朱熹與陳亮的論辯中,其爭論的實質還是在“道”上的分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朱熹對“道”的詮釋:

若論道之常存,卻又初非人所能預。

朱熹認為,道是客觀存在的,是離開人而存在的,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它始終存在,如果哪天人們失去了義理之心,那麼,人道也就消失了。而當人們能夠砍掉人慾,那人們就可以去認識道、去履行道,其實這也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而陳亮則認為道的存在離不開人。

人不立則天地不 能以獨運,舍天地則無以為道矣。

在陳亮看來,道是存在於人們身上的,因而,三代與漢唐時期,只有道德實現程度不同,而其道的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

在對道的理解不同,他們實踐的方法也自然不同,朱熹認為,道是客觀存在的,那麼,便存天理,滅人慾,引導人們去把握天理,正人心,明道心。

而對於陳亮來說,“天地之間,何物非道; 赫日當空,處處光明。閉眼之人,開眼即是,豈舉世皆盲,便不可與共此光明乎!”,因此,他的主張是“事功主義”,鼓勵人們敢於去“爭道”。

朱陳三年論辯講了什麼?聊一聊朱陳二人的王霸之辯及陳亮的事功說

事功主義

其實,歷代文人對陳亮的“事功主義”都抱有很大成見,就是因為朱熹對陳亮思想的概括,使得人們一直認為陳亮的主要思想就是“義利雙行,王霸並用”。

那麼,陳亮的事功思想到底是什麼思想呢?

其實,與大多“事功思想”思想一樣,陳亮的事功思想也是鼓勵人們要有功利心,但是陳亮的事功思想所不同的是,在功利心之前要有一個愛國心。

陳亮認為,“王霸義利”是統一的,那麼,功利心與愛國心也是統一的,而道在吾身,人們依靠私慾也能走出一條光輝大道。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有許多愛國的文人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朱熹是,陳亮也是,只不過每個人選擇的路不一樣。

朱熹走的是“內聖”到“外王”的醇儒之路,而陳亮走的是一條“英雄”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