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老公是單親家庭,不肯和婆婆分開住,難道只有選擇離婚了嗎?

用戶6033124416853


你可以想想,如果把你和你的孩子角色代入你老公和你婆婆的角色中去,你和你老公離婚了,單親,兒媳討厭你,希望和你分開住,哇


淡淡花香~


我是單身婆婆,兒子5歲離婚帶著,在兒子沒有孩子之前,我幾乎不到他們家去,有了孫子以後需要我看孩子,我立馬就去。但是我告誡自己必須克服單親媽媽的所有毛病,平時幾乎不給兒子打電話,家裡一切大事小情問兒媳婦,他們的房間基本不進,倆口子拌嘴,先批評兒子。多幹活,少說話甚至不說話,週末他們睡懶覺,我頭一天晚上就把明天早上吃的準備好,事無俱細的考慮周全,三年了,平安無事,疫情一過,孫就去託兒所了,等孫適應了,我撒腿就跑。當然他們是必須給我養老的。試想一下,如果你討厭婆婆離了婚,將來你兒子結了婚,你會過什麼樣的日子呢?


韻286900655


老公是單親家庭,結婚了不願意和媽媽分開過,多半不是因為他是媽寶男,離不開媽媽,而是他媽媽辛苦把他養大,他成家立業了,是想更好的照顧和孝敬媽媽,懂得了報答!我覺得做為媳婦如果愛老公應該懂得老公的心,如果一個男人,老媽辛苦把他養大,結婚就不管老媽了!娶了媳婦忘了娘!他還有良心嗎?一個連辛苦養育他的父母都想拋棄的人,和他過日子能有安全感嗎?我是單親媽媽,如果我兒子結婚了,我不會和兒子兒媳同住!即使兒媳婦願意我也不會同意!因為畢竟是兩代人,是有代溝的,生活習慣也不同,人老了,習慣早睡,飲食也清淡,和年輕人在一起有諸多不便!現在社會物質和精神文化都很豐富,老年人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喜歡過恬靜生活,看看書,曬曬太陽!種一點蔬菜花草!遠離城市的喧囂,悠然自得豈不快哉!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徵求老人的意思,看她是否意願和你們一起過,如果老人和你們一起過,兒媳婦就考慮離婚的話,未免太草率了!如果我是男方就會考慮這個女人是不是善良的人,娶妻心地善良是最重要的!光鮮亮麗的外表,內心不一定就乾淨純良!


嵐虹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老公是單親家庭,不肯和婆婆分開住難道只有選擇離婚了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建議想辦法解決,不建議離婚其原因如下:

第一,婆媳關係是非常難處的,你可以仔細觀察周邊的人有幾個婆媳關係處理的好的呢。即使表面每天嘻嘻哈哈,暗地裡也是戰火紛飛。不知道什麼原因,也可能媳婦把婆婆最心愛的人搶走了。總之婆媳關係是現在家庭最難解決的。所以往開處想,多看看婆婆的優點,畢竟人家把那麼大的兒子給了你了,你說呢?

第二,假如說你離婚了,孩子怎麼辦我想應該還小吧,你個人帶著孩子既要掙奶粉錢,又要照顧小孩你想過離婚後怎麼辦呢?那中痛苦是你現在痛苦的十倍不止。三思而後行,千萬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第三,孩子也是婆婆的孫子我敢說她比你還親孩子,既然她願意管就放手讓她管,自己還落個清淨呢。當然現在和以前對待孩子相差很大。你可以讓你老公去和他媽做工作。例如給孩子用尿不溼還是用棉布等問題。

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橫山胖哥


你好,關於你的這個問題,可以從一下這幾個維度去看待:

1.人倫——百善孝為先,這是中國亙古不變的傳統,是儒釋道都提倡的重要文化。生恩,養恩,育恩,這是天底下父母對孩子的無私奉獻和重大付出。尤其像你這種情況,你老公是單親家庭,老公的母親是多麼辛苦啊?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又當爹又當媽,含辛茹苦的培育孩子,並且給他組建屬於他自己的小家庭,這是多了不起的事啊!可以直截了當的說,老公母親一個人完成了兩個人的責任,這份責任重如五嶽。不管她是生活在農村,還是城市,兒子選擇陪伴老母,孝敬老母,贍養老母,這也是做兒女應當應分,必須要付的責任和義務。

2.經濟——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老人一天見老,我們也在走向變老的路,城市物質條件雖好,但無價也飛高,各項開支都在增加,不管你老公離不離開母親,一切開支都得他擔起來,你老公的壓力也不小哦。

3.責任——中國人代代相傳的責任就是父母把孩子生下來了,得為孩子的一切做好計劃,安排,直到他們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那年輕人對父母的責任就是:當父母老了,動不了了,孩子又像小時候父母照顧他們那樣去照顧父母,盡力讓他們在心理上減少一些缺失,陪他們走完最後一程,這就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如此良性循環,才能延續文化,延續人性,延續規律……

4.夫妻間的責任——古來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在以前的歷史中這一說法雖然對女性不太負責,但它反應一個道理:既然你選擇了和你無任何血緣關係的從相識到相知,相愛,相守,那麼你就得做好陪他一起面對任何的事情,從你們決定要踏上旅程的那一刻起,就得和他面對這一路上的荊棘叢林,困難險阻,翻山越嶺……這是妻子對老公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拋開生孩子,哺育孩子不說。反正就是兩個毫不相干的人,能睡到一張床,而且一睡就是好幾十年,你就得擔起你應有的責任,和對老公的支持。逃避解決不了問題,除非你選擇不結婚,即使你現在和老公離婚,完了你是不是還得家人?如果還選擇嫁人,那麼到你的二任老公家,這個責任你也逃不掉。

5.傳承——人類之所以得以進化,發展,延續,就倆字,傳承。傳承先師們的腳步學習文化知識,科學技能;傳承先師門的諄諄教誨,孝敬人倫;傳承先師門的人生使命,處是人文。

總之就是:當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得為構造這個世界而付出應有的責任,不然你來這個世界幹嘛?希望能幫到更多像你這樣有思想包袱的人,說的不對之處,請多海涵,謝謝!




山估谷文化雜談


離婚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解決方式是:先弱化矛盾,時間會解決一切!

江上易改本性難移,改變你或是改變你婆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時間會讓你們同時改變並改善關係。

原因1.老人年齡大了,身體容易出毛病。等到她一旦病倒,就是服老的時候,就會放棄自己原來堅守的一些東西。

原因2.等你的年齡大些,就會體會到家裡有個老人,是個最高給孩子言傳身教的對象。別看你現在活蹦亂跳,同樣有你成為老人的那一天。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白眼狼。

目前需要做的是:

A.不要干涉老公對婆婆好。你可以不盡孝,他不行,必要的時候,放棄你選擇婆婆完全可能。

B.找個工作,減少相處的時間。不管工資高低,工作可以減少憋在家裡的負面情緒。

C. 儘量不要直接和婆婆衝突,有委屈和老公抱怨發洩,不要傲嬌的以為別人離開你沒法過。實際情況是:離了婚,你才是陷入苦海。

俗話說:想要兩好,換換顛倒。誰都不容易,多些理解寬鬆,才是經營家庭的秘訣。


大象品牌創始人


你好!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既然老公是個單親家庭,跟媽媽相依為命,他不肯跟媽媽分開住,就為什麼一定要離婚呢?

不肯和媽媽分開住說明了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知道這些年媽媽拉扯他長大真的不容易,一個人既要做好媽媽的職責,還要扮演爸爸的角色,為了他一直沒有結婚,想把所有的中心都放在他一個人身上,不讓他受一點委屈,有時候還受外人的白眼,她自己心裡的苦從來不到兒子面前說,另願委屈自己也要讓兒子,吃好,穿好。供他讀書!

這樣的媽媽作為一個兒子他怎麼捨得與媽媽分開住,她養我小,我養他老,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兒子真的走了,留下媽媽孤零零的一個人住在一個空蕩蕩的家裡,兒子心裡能過意的去嗎?

我覺得你不要在勸老公離開她媽媽和你到外邊住了,既然你愛你老公就請尊重他的決定吧,連他的母親都接受不了,怎麼談愛老公,夫妻雙方適當的為對方做出一點小小的犧牲又算得了什麼?你要想想好多失去父母的人,想跟爸媽住都沒有那個機會了,為啥就那麼不想和他住在一起,即使老人在不好也是你老公的媽媽,不能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她,你應該好好感謝她給你培養出一個這麼懂事,這麼有孝心的好老公!試著慢慢和她相處,不同年代是有代溝,我相信真心可以換回真情的!

不要因為你老公不和她媽媽分開住你就要和他離婚,以後你慢慢的會發現這麼做決定真的不妥,等那時候後悔都晚了!不要任性!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全家人其樂融融的過下去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也許我不生在其中不能夠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如果有冒犯請原諒!


三七二十一走


首先問一句,你是不是與婆婆相處有矛盾產生,而且愈演愈烈?

你既然嫁給了老公就要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為了贍養父母而共同做好,就算是真的產生了矛盾,這也是難以避免的,沒有勺子不碰鍋延的。現在婆媳關係最為普遍,也是摧毀一個家庭的因素。你的老公從小到大跟著單親媽媽,或多或少已經被媽媽的言行舉止所感化,偶爾看到媽媽與媳婦發生一些不愉快,就會替媽媽感到委屈,覺得媽媽從小把自己拉吧大,已經不容易,到了晚年應該享受天倫之樂。說白了就是兒子在媽媽的耳語目染下長大,見不得媽媽有一點被別人欺負。所以你為了家庭,為了孩子老公可以忍一忍就過去了,真的到了婆媳關係弄得不可開交,老公也是不明事理,不管對與錯,都把責任推卸到你的身上的話,這樣的家庭真的不適合你們在一起繼續。



為愛承諾


不管任何時候,離婚二字都不要輕易提到議事日程上,也不要動不動就掛在嘴上。如果因為婆婆或者其他家庭瑣碎,內心一時有了這樣的情愫,完全可以理解。但回過頭來,我勸你還是要儘快消除這樣的念頭。方法就是要深刻地想一想當初為什麼結婚?你們當初結婚的時候,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明確的知道對方單親的情況吧。單親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屢見不鮮的常態了,單親家庭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更多的情況是,大家不太能換位思考去了解和體會單親家庭中兒子與母親的相依為命!如果真正能夠走進他們的生活,和他們“打成一片”,表現出你和婆婆對於這個中間人“兒子”來說,都是至親至愛的人,都舉足輕重,久而久之,我想任何一個作為過來人的婆婆,都會將心比心地接納自己的媳婦的。也會為兒子與媳婦逐漸騰出一片自由的空地來。這個時候,你會絕口不提離婚二字的。所以說,離婚千萬不要因為丈夫以外的其他原因,那樣你就方向錯了,人生也虧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