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王承書為了事業隱身了三十年,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她的名字,但是對於鄧稼先,錢學森的名字已經非常熟悉了,王承書就是兩彈一星的重要成員之一

早年經歷

王承書學習的是物理學,並且在美國攻下了博士的學位。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女子做到這一點必定有著驚人的毅力

但是小時候的王承書體弱多病,甚至因為身體的原因,休學了一年。就是這樣的她,確選擇了物理學,並且在物理系中,王承書是唯一的女性。在那個被封建思想包圍的年代,男性和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的差別,大部分女性是不能讀書的。即便讀了書,也會遭人詬病。

或許是王承書自幼受到的教育良好,所以選擇註定與別的女子不同。王承書出自書香門第,

家人給了她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先天的條件,讓王承書早就擺脫了女子不能讀書的落後觀念。而在出國留學後,西方教育觀念的薰陶下,王承書認為女子不應該只有婚姻,在家當家庭主婦,她也應該擁有自己的事業。

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身體不好的她,內心卻擁有著一股堅韌的,不服輸的力量。在少年時期,王承書一直以居里夫人為榜樣,這也許也是王承書選擇科學,學習物理學的原因之一。

上學期間,王承書沉醉於物理學的研究,不斷的刻苦鑽研,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在燕大上學期間,她獲得了金鑰匙獎。

燕大先進的教育,嚴謹的教學風範對王承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王承書更加堅定了勇敢追求科學,為科學獻身的信仰。1936年還拿到了碩士學位。也就是這個時候,遇到了她的丈夫—張義裕。張義裕也從事於物理學,並且是高能實驗物理的開創人之一。這對夫妻在將來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可以說,王承書的學習經歷幾乎是一帆風順的。直到戰爭的爆發,她被迫離開北京,經常輾轉各個地方。對於物理學的研究,雖然沒有停止,但進度卻受到了影響。

王承書決定去留學,到密歇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很幸運,她被當時世界的權威烏倫貝克教授所看中。同時,王承書也沒有讓教授失望,在實驗研究期間表現出了驚人的潛力。

王承書在美國十年,研究了十年,成就在美國十分轟動,她就像一顆閃耀的星星冉冉的升起。直到一封家信的傳來,王承書毅然決定了回國。考慮剛剛建立的新中國科研資料匱乏,就將書籍輾轉運回了祖國。

回國的路是艱難的,前方是種種阻撓,在和丈夫經歷了FBI的調查後,他們終於回到了家園—中國。

王承書曾經說過:“

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了再回來。我要參加創造條件,鋪平道路的行列。”

歸國成就

當時王承書已經人到中年,體力和精力變得有限。卻依然答應了去熱核聚變研究室工作,就因為國家需要她。即便這個領域是沒有接觸過的。

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張文裕

無論何時,王承書都踐行著燕大嚴謹的風範。為了研究與學習熱核聚變,王承書坐火車橫跨了歐亞大陸,歸途時,也絲毫不敢鬆懈。她將資料在火車上全部都翻譯成了中文。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道路是曲折的,本來研究進行的很好,卻出現了一個意外。蘇聯的專家突然離開了,研究的資料是王承書從蘇聯帶回來的。蘇聯的撤離打了研究人員一個措手不及。當時研發的就是原子彈。

有人找到了王承書,希望她能隱姓埋名進行高濃索鈾的研究。這樣艱難的任務,王承書只說:“讓我幹,我就幹。”王承書對於祖國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為了科學事業,選擇了離開丈夫和孩子,獨自與數據相伴。

這條道路是艱鉅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王承書提出了多個元素分離理論,最終實驗成功。

在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原子彈的成功並沒有讓她停歇科研事業的腳步,反而越幹越起勁,之後,甚至再次的隱姓埋名,從大眾的目光裡消失,轉身又投入到了自己的事業當中。這一走,就是三十年。

王承書也曾擔任過大型擴散機的總設計師,大型擴散機的研發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中國完全自行設計的。

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完成這項工作後的她早已到了晚年,但王承書一直以來對於科學的熱愛支持著她不斷的前進,繼續為祖國做出更多的貢獻。在對世界先進技術的分析中,找到了離心技術成敗的關鍵。對未來離心技術和激光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科學精神

王承書或許不是一位好的母親,但確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時她勤儉節約的精神讓人十分的佩服。

在那時得到的工資足以讓自己過上舒適的生活。可是在王承書的家裡,幾乎都被書給填滿了,日常的飲食也非常的節約。不捨得浪費一點的糧食。在王承書白髮蒼蒼的時候,得知為她打的特效用很昂貴,就斷然拒絕了。之後如果遇到看不清的字王承書就會用放大鏡一個一個的去看。

不止如此,王承書幾乎將所有的工資都捐了出去,最後將全部的積蓄都捐給了希望工程,

這也是張文裕的遺願。13萬元包含了王承書和其丈夫濃濃的愛國情。

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面對科學,王承書的態度十分嚴謹,凡事經過她手裡的論文,都要進行嚴厲的批改,多次修改是常事。從小就以居里夫人為榜樣,後來真正從事科研工作後,數十年來都奮鬥在第一線,從來沒有退縮。只要國家需要,她就幹。

即便王承書年事已高,依然在不斷的創新,這不僅反應的是個人的精神品質,還有科學家高尚的品德和節操。

王承書的精神永垂不朽,其實還有許多像她這樣的人物值得我們銘記,他們的故事,將會一直被延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