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我最近感覺有點厭世了,雖然表面看起來好像都很正常,但我感覺自己很容易掉到窟窿裡去。

今天一早,我便看到閨蜜給我發的這條消息,發送時間是凌晨3:12。

昨晚8點多回到家,一床的衣服和背單,大娃作業要批改要上傳,二娃在那兒吵,也還要講故事。爺爺在那兒罵我:“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

我火了,拉起他的簾子問他:“怎麼沒安排好?你說,你教教我怎麼安排好?孩子老師安排有網課,有作業,我一天都在跟她保持溝通,回家檢查作業,還要怎麼安排?”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原來,是家裡的雞零狗碎壓垮了這個在職場上如魚得水的女人。

或許有人會說:這點小事就厭世了?矯情!你編故事吧?

柴靜說過:“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同樣的,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在家庭與工作的平衡問題上苦苦掙扎,

如果你沒有被“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甚至隔代寵溺的“拆臺式育兒”傷害過,

你當然無法理解,一句看似平常的質疑,竟能讓一個優雅端莊的職場麗人瞬間崩潰。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2018年的心情日記,職場女性的某一天

S女士是個兼顧家庭的職場媽媽。

每天清晨,當舒緩的輕音樂響起,她知道自己不得不離開廝纏的被窩。

來不及洗漱,蓬頭垢面“夢遊”到廚房裡,睡眼惺忪地打開冰箱,取出食材。

此刻,她的男人和孩子仍在酣夢。

客廳裡,激昂的鬧鈴聲響過兩遍,s女士已打好了芒果奶昔,順手關了鬧鐘,推開臥房的門:“起床吃飯了。”

她返回廚房繼續作天作地,起床氣十足的孩子帶著哭腔呼喊道:“媽媽——媽媽——我的褲子在哪裡?”

“老公,麻煩去衣櫃裡幫兒子拿條外穿的褲子。”

半晌,才響起慵懶地回應:“衣櫃裡哪有褲子?”

“那就去陽臺,收一條晾乾的。”

“陽臺也沒有。”

怎麼可能?褲子自己長了翅膀飛走了?

S女士端出最後一盤食物,火急火燎衝到陽臺,那是什麼鬼?不止一條,而是兩條,兩條褲子正招搖地懸在竿上。是哪個仙人使了障眼法?

但是此刻,她根本沒有心情和時間追究,時鐘已然指向七點半,那娃兒還穩穩當當地坐在床上等褲子。男人已經入座,對妻子精美的擺盤熟視無睹,他麻木地只需要食物果腹。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孩子上桌時,男人已經離去。面對被吃殘的食物,他只想快速吃完跑向學校……

S女士和孩子一道出了門,孩子往左去了學校,她往右去了菜市場,她要在上班之前,準備好晚餐所需的食材。

當她回到家,看到桌上狼藉,想起自己還沒刷牙,沒喝一口水,甚至連廁所都沒來得及上。

掀開馬桶蓋子,裡面的汙水幾乎要滿溢出來,上面漂著某人的排洩物。S女士忍無可忍,撥通電話準備破口大罵,然而,電話無人接聽。她想想此刻男人大概正在開車,罷了罷了。

打電話給物業,很快,輸通管道的工人打來電話:“通馬桶80元/次,我15分鐘到。”

大約10分鐘後,電話狂烈地躁動起來:“XX媽媽,你好!孩子說肚子,請你馬上到學校門口接他。”是班主任。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蒼天啊,大地啊,滿天諸神啊!如果這是飛身上仙的歷劫……

那麼問題來了,s女士應該先等管道工疏通馬桶?還是先接孩子去看醫生?

此刻的她,感覺膀胱、直腸充盈……

是的,你猜到了,這位S女士就是2年前的我本人。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今天是2020年3月8日,相比“婦女節”、“三八節”,我們更願稱它為“女神節

國際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

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誠然,當今社會,女性群體除了女兒、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以外,同樣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領域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戰疫一線,也不乏巾幗英雄的颯爽英姿。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然而,我想說,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真的太高了。曾有一部電影,把中國女性的困境,刻畫得淋漓盡致——

《找到你》中,朱敏原本也是高材生,結婚以後她辭去了工作,全身心撲在家庭和孩子上,丈夫出軌,她的世界頃刻間崩塌,她成了最弱勢的群體,沒有工作和穩定收入,她甚至連孩子的撫養權也爭取不到。

姚晨飾演的律師李捷,是一名典型的中產職場女性,同為女人的她,非但不同情朱敏的困境,反而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我既要照顧家庭也要工作,就是因為害怕有一天,像你一樣被動。”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然而,李捷也並不順遂。

在職場上,職場女性遭受的歧視和侵害遠甚於男性。比如李捷幫大老闆打完官司的“慶功宴”上,李捷被灌酒,被“性騷擾”。

而在家庭中,因為在職場上投注更多的精力,她疏於照顧家庭,在傳統“女主內”的思維下,她遭到丈夫和婆婆的苛責,甚至連保姆孫芳都對她吼到:“你不配做媽媽。”

人前光鮮的她,同樣面臨著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兩難,她的婚姻陷入危機,而後保姆孫芳偷偷帶走了她的孩子,令她崩潰。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卑微的底層女性(孫芳)、進退失據的中產職業女性(李捷)、外強中乾的上流社會女性(朱敏),3個不同身份的女性,同樣面臨著困境——

在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性別分工模式裡,當男性全面缺席育兒和家庭事務時,女性想要經濟獨立、權利自由是如此困難重重,遑論二者兼得。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請問,你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

人們評價一個男人的成功,往往只考量他的社會角色,而他花了多少時間在家庭,是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丈夫和父親,則不被人關心。

而一個女人,無論是什麼原因令她成為了全職媽媽(老公逃避育兒或工作太忙;老人身體不好或不願意幫忙;經濟壓力太大請不起保姆……),那麼她就被動站在了鄙視鏈的底部,社會對全職媽媽的“歧視”,從未消弭。

當一個女人,當她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將不可避免地被問到這樣一個專為女性而設計的問題:請問你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

“都上班了,也不把孩子安排好”,“怎麼安排好?你教教我!”

“婦女能頂半邊天”、“媽媽是超人”……我希望這些只是對女性的讚美,而不會成為強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鎖。

正如張泉靈所說:

“我們這個社會多元化了之後,其實不應該有這麼多的角色偏見……”

女神節,吐槽一下中國女性的難,

希望每個女人都能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幫助。

不論她是女兒、妻子還是母親,

不要再對她說:“你不就帶個孩子嗎?看把你矯情的。”、“我累死累活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大家不都是這樣過的嗎?”……

希望每個女人都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