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悅心的文友文評(3)


悅心的文友文評(3)

發佈於2018年6月10的《六月雨殤》:“陰鬱疊重 , 重山移空/積鬱經年 ,一朝狂發/狂濤怒吼 , 澎湃天地間/驚雷霹靂 , 虯形長空/咆哮嘶吼 ,撕裂胸中丘壑……”

瀟湘筆友留評:“撕裂胸中丘壑,這一句震憾了!”吻過地平線友留評:“妙筆生花,道盡六月雨殤。”

發佈於2018年6月18日的《父親》:“這一日天空湛藍如海,晴空萬里,不知雲兒去了哪裡?去陪伴天國的父親嗎?風兒習習,舒緩了心的悸動。

太陽慈祥地望著大地,將暖意遍灑世間萬物。這天氣這暖意,猶如父親慈祥寬厚的笑容。風輕燕呢,猶如父親溫和的叮嚀。遠山蒼黛,沉默穩健,猶如父親操勞一生有些許彎了的脊背。

樹木蒼蒼,裂紋縱橫的樹身,猶如父親操勞一生的雙手。河水淙淙,波光 粼粼,猶如父親額間深深的皺紋。風兒掠過,揚 起父親的 白髮,何時父親的滿頭青絲轉成了白髮,時光何時置換了容顏,侵佔了芳華。

路上有絡繹少年矯健的身影,有少女輕盈的身姿,輕快的腳步象歡跳的小鹿。父親曾經也有這糾糾的步伐,為了兒女,父親操勞一生,雙腿承載了超重 的負荷,變成了步履 蹣跚。

……”

肖公子友留評:寫父親能夠寫得這麼細緻入微,這麼動情,真的很難得!父親很善良,肩負生活的重擔,但又懂得生活,真的是一個形象特別飽滿,特別偉大的父親!作者文筆細膩,情感至深,寫出來的文章極富感染力!”

發佈於2018年6月22日的《雨》:“白晝本是晴明的天/傍晚時分 烏雲卻聚起了會面/幻成座座大山 重重疊疊/匯成汪洋大海 掀起浪潮幢幢/山在瀰漫 海在澎湃/萬馬奔騰山間 狂風肆虐海面/天空上演萬物滄海桑田/遠方卻是白雲鋪天/銜著烏雲的尾簾/ 白晝暗夜兩重天/追趕烏雲的腳步/豆大雨點彈珠疾下/急促間天地已蒼茫一片/雨與大地的接吻/猶如銀魚歡跳雀躍/雷電在雲層中璀璨/卻在半空中折斷/似斷橋轟然兩半/卻是餘音隆隆攝耳/暮歌奏起在雨幕/秋風掃落葉般酣暢歌唱/唱盡天空的抑壓經年/零亂了心緒渺綿”。

無名河上的流浪者友留評:“這首我採走了。”薴予友留評:“喜歡你的詩,似乎總有一絲蒼涼,總有一絲無言的悽美。”肖公子留評:“把烏雲密佈的場景寫得如此生動形象而又有趣,非常不錯!”惜1王福利友留評:“寫的生動有趣,描寫逼真,令人身臨其景的好詩,詩人對生活觀察細膩,有心!不然,怎麼能成詩,為你出彩!”

發佈於2018年6月24日的《三日雨》“……天空已是一色的蒼茫,烏雲已化成大雨滂沱,烏雲已輕薄成淡淡的墨色。雨點打在地上,猶如一尾尾銀色小魚兒歡跳雀躍。

雷電在雲層中璀璨,卻在半空中折斷,似斷橋轟然兩半,卻是餘音隆隆震懾耳膜。雨聲和著世間萬物的聲響,猶如暮歌奏起在雨幕中,如秋風掃落葉般酣暢淋漓地歌唱。唱盡天空的經年抑壓,凌亂了心緒渺綿。

路上的樹木靜穆地立著,任由雨水沖刷周身,只有枝條輕輕擺動。對於這樣的大雨,它們應是欣喜地,這分明是一場滌盪身心的沐浴。

路上,汽車匆匆疾馳,車身經過,猶如小船漾開了水花,水花四濺,汽車劃開水面的聲音,加重了雨聲的喧譁······”

素言錦心友留評:“觀察細緻入微,向你學習!”擁抱陽光的石榴姐友留評:“環境描寫細膩至極,學習。”自雨自在友留評:“這雨一定是憋壞了才下得如此肆無忌憚,酣暢淋漓,欲罷猶酣,不約而至。”紫桐花季友留評:“這雨景寫得也沒誰了。”

發佈於2018年6月25日的《歷史的風煙》:“現世的繁華/是我們生活的牧園/前世的雲煙/先人會對我們耳提面命/再往前穿越的風煙/似乎隱藏在地下的陵園/拂去顫抖的塵埃/窺視風煙的過往/豐足的葬品 華美的錦裳/冰涼的指發 沉睡的夢靨/串綴起往世的滾滾紅塵/烽臺不再狼煙/亭臺樓榭雕琢昔日容顏/樓蘭之城沉睡地底/又有多少城池淪陷海底/法老的金字塔熠熠光耀世界/木乃伊闡述多少滄桑往事/睡夢裡的繁華/消失在過往雲煙/歷史的烽煙/穿越流逝的長河/推演在繁華的現世”。

素言錦心友留評:“不管是細緻入微的描寫,還是大氣磅礴的文章,都能拿下,要向你多多學習。”紫桐花季友留評:“詩人的腦子是用什麼做的?”

發佈於2018年7月3日的《狂風暴雨》:“……一轉間便換了容顏/猙獰的暴怒 /顫慄了天地/統一了蒼茫/疾如箭的雨滴在半空中 / 升騰成了煙霧/在狂風肆虐中肆意起舞/樹木被摧彎了腰/卻又相攜拼力挺直/暴風雨中/一場心心相印的起舞/樹冠波濤滾滾/ 力挽狂瀾的演繹/狂怒的雨 /竟越過陽臺衝進屋內/趕忙關上堵絕的門/卻發現沉重如山推開艱難/站在陽臺 /感受暴風雨的雷霆之怒/卻發現站立不能穩步/炸雷橫空劈過/猶如大樹咔嚓一聲 /攔腰斬折/驚得心臟震顫/ 半晌回不了神/狂風暴雨 /摧朽拉枯的震怒/風平浪靜/分外嶄新的天地”。

在燦爛陽光下友留評:“這就是文字的力量,一場原本很自然很平常的暴風雨,被文字描述的蕩氣迴腸,摧枯拉朽,你不得不承認,這些文字都是多少心血的沉澱換回來的啊,向老師致敬!”枯葉蕭瑟友留評:“好大氣的詩歌!”絲絲雅韻友留評:“再一次享受漫步書林的感覺,回到了二十幾年前品味詩詞的那種如痴如醉……”塗糊蟲友留評:“惟妙惟肖的場面如在眼前。”昭昭之輝友留評:“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氣勢!”紫桐花季友留評:“重歷一遍暴風雨的感覺。”

發佈於2018年7月15日的《展翅雲端》:“大鵬展翅雲端/向著初升的太陽/追尋心中的聖光/雲蒸霞蔚 五彩的霓裳/聳入雲端的高峰/鑄塑心中的豐碑/掠過無垠的大海/盪滌闊大的心胸/飛過蒼茂的原野/豐盈綠意漾了欣眸/壯麗山河 醉了心曲/廣袤大地 意氣風發/勾勒蒼穹的雄姿/繪就恆久的畫幅”。

芬芳的漣漪友留評:“豪情滿懷!”獸眸深情如獸心友留評:“如乘飛機上,壯神養神,壯心養心啊!謝謝你的詩,也讓人抬頭望了望那久已忘卻的天空與翱翔。”老來趣友留評:“讀著現在的詩,想著你少年的詩,二者爭峰,清澈和厚重,單純和老道。”自雨自在友留評:“精彩,壯美!贊友友好文筆!”花海雲裳友留評:“氣壯山河,大氣!”吻過地平線友留評:“氣勢磅礴!”

發佈於2018年7月18日的《氣》:“一場突如其來的氣/毫無徵兆地衝撞/躲閃不及的神經/如平靜海面突掀颶風/驚濤駭浪拍擊胸岸/震碎心膜齏粉揚/如翻滾的烏雲/排山倒海的轟鳴/暴雨如注地渲洩/如烈焰奔突原野/舐幹了河床/現出暴突的龜裂/火舌竄突顱頂/眩暈了踉蹌的步法/搖墜了失意的軀殼/枯竭了奔湧的血流/指端斷流的麻木/無端地顫抖/還未枯竭的掙扎”。

荔波波波友留評:“我輕輕地來輕輕地看,坐了一會兒,我悄悄地帶走,如此美妙的文采。”春三月友留評:“把生氣能描寫得如此形象,真心佩服!”踏花歸去友留評:“怒髮衝冠,氣壯詩美,英雄必須會生氣,為氣勢點贊哦!”雪花友留評:“氣勢強大。”石溪梅友留評:“生氣也能寫詩,而且這麼形象!”

發佈於2018年7月19日的《那年那月那日一》:“……打開塵封日久的箱子,我找出青少年時期的一些塗鴉之作。筆記本封面已呈斑駁,內頁已泛黃。竟然還保留有初一兩本作文,初三一本作文。不明白的是高中三年的作文竟沒保留一本,但有一些日記。流年已讓這些作文本泛黃,發出塵土的味道,頁面也多有缺損。看著它們,我猶如回到那年那月那時……

以下這幾首詩應是初三寫的:

關於詩的印象

詩-----/你神奇詭秘/我雖極欲近你/卻總悵悵嘆兮/想象著你衣袂飄飄的逸姿/想象著你縱橫騰躍的雄姿/想象著你大漠如風的曠古想象著你弓弩強勁的豪邁/心兒亦悠悠動兮/如在泰山之巔/領略萬千情愫

……

植 樹

輕輕地扶著你纖細的碧肌/如同烘著一輪明月/愛意繞成祥雲一泓相托/愛的甘露傾瀉到你的足下/於是 / 我們的情意溶在了一起/殷情與夢幻織成了絢麗的錦/輕輕蓋在你生命的源頭/於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期待著/盛景攜手同遊的一天/朝霞親吻著額上歡跳的珍珠/於是/便一串又一串盛開在/一朵又一朵春的笑靨中

課堂雜感

1.

從下向上看/老師的嘴就象一串又一串的魚泡/看著,看著/模糊得就象一個又一個菸圈

……

早自習的路上

暗藍的天鵝絨布上 / 閃爍著啟明星的笑意/風兒輕拂著髮梢/耳語清晨的靜謐/車輪碾過路燈惺忪的睡眼/書包顛顛的歡歌/早起的清新/清潔工揮灑的弧光/描繪著潔淨的巷街/迎接/微笑的陽光 響亮的人流/清風 滌盪著歡歌的心

你的速寫

踟躕在荒原上/風從無際的原野湧起/圍襲著一顆黯然的心/目光越過了黝黝的人群/耳畔隱退了喧嘯的嘈雜/心兒散漫在無際的蒼穹/這是你孩童的心的跳動/這是你少年的夢的哭泣

……”

冷日

冷晴的天氣/可厭的冬風又肆虐在半空/它陰森地甩著巨袖/冷風寒噤了人們的袖管 脖頸/太陽似也吹得眩暈/滴溜溜轉出來/又被推回去

藍 夢

夢 永遠那麼湛藍/如洶湧起伏的大海/澎湃著心潮/激盪著心波/生命的渴望中/藍色的夢嫋嫋如煙/自小便吮吸到它藍色的迷香/睜眼 閉眼/湛藍的夢紗/總是/妖嬈飄舞在眼前

夢.淚.夢

睜大溢稚的雙眸/夢的霧紗眼前繚繞/霧中隱約的瑰麗/牽發著尋求的朦朧/淚/迷惘與困惑的交集/升騰與浮沉的撞擊/清醒與沉睡的吻合/那繚夢依舊/聲聲嘶喊/時時縈懷/淚中閃著夢/夢中含著淚/為那縈繫心魂的不泯夢/荊棘叢中奏響/血和淚的旋律/鋪墊素潔心花

……”

太陽風友留評:“寫得很好,初中已是功底很深了,贊!”芬芳的漣漪友留評:“少年天才!”踏花歸去友留評:“天生一文才。”蟈蟈友留評:“厲害,初一就那麼厲害了,寫得真好!”自雨自在友留評:“熱愛生活,感恩生活,點贊友友好才情,與熱愛文字的堅持。”剴欽媽媽友留評:“真不愧是天生的詩人,佩服!”無我之鏡友留評:“早有天賦啊!”鄒飛揚友留評:“中學時代,能寫出這樣的文字,不得了。”亞涓友留評:“高才!”抒情詩友留評:“轉發了,因為很棒!你是我心中的大家,真的!”踏花歸去友留評:“詩意蓬勃,文字瑰麗,好詩大讚。”自雨自在友留評:“美贊過去的你,美贊現在的你,贊來贊去都是你,熱愛生活摯愛文字的你。”

發佈於2018年7月22日的《那年那月那時二》:“……

哀老大

天空陰鬱得令人打冷顫,冰冷的雪花兀自亂舞著,天地聚結在這寒凝中。在這樣的景緻中游逛,實在是尋不出一絲興致來。

急急地騎車回家,近門前,聽見有重濁的男音。推開門,見窗前放著一根顯然是用了很久的木棍,木棍旁邊放著一個裝得鼓鼓囊囊的塑料袋。

一個衣著襤褸的矮個中年人和我打了個照面,他悽然的衝我一笑,問我:“回來了?”哦,是老家的老大。正在生火的母親問他:“快過年了,你是否回家看看父親和兄弟?”老大憤憤地說:“……哼!回家吃不來飯,我在這兒寧願捱餓也不回去。”

以前我們便知道,他在家時,父親與兄弟對他很不好,常打罵他。老大個子矮,兩腿又有些跛,走路一顛一顛得很不自在,加之老大頭腦又遲鈍,說話含混不清,盡受窩囊氣。氣憤之下,他離家出走,靠撿破爛為生。

老大一年難得見一面,今天天氣又這樣奇寒,他來有什麼事?原來天氣漸冷,他沒有靴子穿,他來問母親有沒有不穿的舊靴子給他一雙。

唉,可憐!以前家裡有幾雙,可早已當破爛賣了。我注意地看了一下他的鞋,那是一雙泥土硬成塊的運動鞋,想必他連襪子也沒穿。他說他在鞋底下邊墊些紙,哎,這麼寒冷的天,我穿著皮靴亦覺得腳凍得麻木如硬冰塊,他竟穿著一雙又薄又潮溼的鞋。母親為難地說實在沒有。

老大沒言語,轉過身,抗上袋子,拿起棍子,一顛一顛地走了。我的心中驀然湧起一股難以訴說的感覺:他雖身世卑微,靠撿破爛餬口,但卻毫無有些乞丐的死乞百賴之相,毫無求人施捨憐憫地低三下四之狀,他是個多麼有骨氣的可憐人啊!當初因為家人相逼負氣出走。幾多年來,一直靠自己的雙手撿廢品養活自己。

這偌大華夏熱土上還有這幾多為謀生而終日含辛茹苦之人。做個人真不容易啊!這蔓延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黃皮膚,黑頭髮的人兒,竟也被世俗劃分成高低貴賤。

何以貴,何以賤,這可詛咒的等級標準。像老大這些終日與世無爭,靠自己的辛酸謀生存的人,卻遭受著毫不相干的世人的唾棄、鄙夷。這些人有什麼資格?憑什麼輕視老大他們這些寒風中的孤葉衰草。

老大他們沒有世俗的頭腦,沒有勢利的心,只有一雙勤勞的手,一顆孤寂的心。老大他默然地走出我家門,想必是誤解我們也小瞧他,不想給他。

哦,不,我們只能是同病相憐,我們也有相同的難處,不過比你稍微好一點,往年的窮困亦不堪回首。想必你看夠了世人的白眼,受盡了人世的凌辱,你艱難孤苦地生活在人世間,歡樂溫馨與你無緣,只有寒意深深圍襲著你。

我哀,哀老大,哀天下所有似老大的人。他們艱辛、悲苦,遍嘗人間的酸甜苦辣。我質責這不平的世間,這愚頑的人世。 (此文寫於初二)

……”

老來趣友留評:“最後《哀老大》一文精彩,當時的瀟瀟已經與眾不同了,心懷善念,同情弱者,不一樣的回憶不一樣的感覺!”霧夜憂魂友留評:“好文!朋友早些年就能寫的這麼好!”吻過地平線友留評:“上學時就這麼厲害哦,怪不得詩文寫的這麼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