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王倫到底該不該殺?

第七天小魔王


王倫該不該殺,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

假如王倫不上山,只是林沖留在梁山,王倫其實也很難坐得住梁山寨主之位。原因很簡單,無論是能力還是武功,王倫都和林沖差了不止一個層次。這也是林沖上山的時候,王倫再三刁難的原因。正是因為看到了林沖各方面能力都遠在自己之上,如果留下林沖,自己完全沒有能力駕馭,所以王倫才再三刁難林沖,逼林沖自己離開。但林沖還是再三隱忍,勉強暫時留在了梁山。

王倫的能力和水平都很一般,上梁山落草完全是迫不得已,所以她並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也沒有什麼宏圖遠略,只是暫時過個安穩日子而已。所以,王倫既不想招兵買馬,把梁山做大做強,對梁山的未來也沒有什麼長遠規劃,只是打家劫舍,暫時有個落腳之處而已。所以,他既不想留下林沖,也不想留下晁蓋一夥,就是不想把梁山的規模搞得太大,也不想弄得遠近皆知,招來其它山寨和官府的注意。

正因為王倫自身的能力的天花板比較低,很容易就觸頂,所以他就成了梁山進一步發展,做大做強的阻礙。因此,在吳用勸說晁蓋劫了生辰綱,上梁山落草的時候,王倫被殺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王倫連單槍匹馬的林沖尚且無法駕馭,必欲取之而後快,人多勢眾,能力又強,在江湖上名聲和威望又高的晁蓋,就更加不是王倫能夠駕馭得了的了。所以,晁蓋一夥要上山落草,王倫就註定無法繼續留在梁山了。

晁蓋一夥上山來投奔王倫,王倫既然知道自己駕馭不了,就只能千方百計禮送出境,想以此來扭轉自己的不利局面。從王倫個人的角度來看,既想保全自己在梁山的地位,又不和晁蓋一夥翻臉,這已經算是最好的選擇了。結果沒想到,他無視晁蓋一夥的再三請求,堅持要送晁蓋一夥離開梁山,終於激發了他和林沖之間的矛盾,林沖終於不願意再忍受王倫的欺壓,憤而火併王倫,並扶晁蓋坐上梁山寨主之位。

王倫落草為寇,在《水滸傳》中其實應該算是個BUG。從宋朝當時的情況來說,讀書人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不太容易出現活不下去,必須造反謀求出路的情況。但《水滸》依然設置了這個人物,在這裡也是為了突出林沖這個人物的形象。林沖作為一箇中下級軍官,在上梁山之前,就是被文官欺壓,上梁山落草為寇,還要被一個白衣秀才欺負,所以林沖最後殺王倫,也有此前對文官積累起來的怨恨夾雜在其中。

這之後,梁山也並不是沒有文人了,也還是有的,比如吳用就是屢舉不中的讀書人,也沒有什麼功名,但他早已絕了仕進之心,下了決心上梁山落草造反,這和王倫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吳用並不構成梁山坐大做強的阻力,反而是梁山之後做大做強的關鍵人物,無論晁蓋當家,還是宋江當家,他都盡心輔佐,毫無私心。而從晁蓋到宋江,做梁山之主的都不再是王倫這種純粹的文人了。

不過,話反過來說,也就是林沖好欺負,才能讓王倫再三欺負,而沒有自發反抗,一直到吳用挑唆,林沖才憤而拔刀相向,火併王倫。如果換一個人,比如武松、魯智深這種性格的人,是一個人先上了梁山,如果王倫也像對待林沖一樣對待他們,恐怕他們就不需要等到晁蓋和吳用挑唆才動手了,而是會在晁蓋上山之前就直接自己先動手殺了王倫,奪了寨主之位,自己當家做主了。當然,這樣的話,後面晁蓋上山要再做山寨之主,就不容易了。


蕭武


王倫該不該殺這個問題要問一下林沖

林沖說王倫該殺,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王倫的百般刁難,又是投名狀,又是房子不夠住的。留我林沖在山上咋就這麼難呢!

想我林沖堂堂八十萬禁軍教頭,來到你梁山落草,是不是給足了你面子。我不想來到山上搶你王倫的位置,只是想在我落難之時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我的要求不過分吧!可你呢!你王倫做了什麼,先是推脫房子不夠住,偌大個梁山就缺我一間房嗎?後又讓我納投名狀,你當我林沖是什麼人,發配滄州之時我林沖火燒草料風雪山神廟擊殺陸虞侯。什麼樣的場面我沒見過,你小小王倫一個窮酸書生跟我來這套。不殺你殺誰啊!

更有甚者,楊志來了你就拉攏他,你想用楊志壓制我。你這是對我極其的不尊重,用曹操的話說,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幸虧晁蓋大哥來了,讓我有了一個殺你的機會。雖然殺了你我也當不了大哥,可總比在你手下受氣好。就是吳用不來找我我也會主動殺你,不殺你難解我心頭的怨氣。只有殺了你王倫我才能出了這口惡氣,只有殺了你我在梁山的地位才不至於這麼尷尬。

所以我決定殺王倫,殺掉你這個梁山上最該殺的人。

梁山前大哥王倫也有話要說

我王倫在梁山當的好好的山大王,你林沖非要來入夥。你也不看看你是什麼人,你可是國家公職人員,曾經的禁軍教頭。論武功我們山上這幾個頭領加在一起都打不過你,論名聲你是鼎鼎大名,我們都是無名之輩。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是一個國家通緝犯,你這是要把禍水引到梁山上來啊!你在梁山落草,那國家得到消息一定派重兵圍剿,我經營多年的梁山是不是就要毀於一旦。不讓你在梁山落草,我也是為了梁山上幾千口的人好嗎。

還有就是你在梁山落草以後,你的威望你的武力都超過我王倫,那到時候我這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就有可能不保。你說我能留你在山上嗎?說是房子不夠住,說是要你納投名狀,難道你還看不出來我的意思嗎?你還死皮賴臉的不肯走,你林沖真是豬腦子嗎?我看你就是對梁山對我王倫起了殺心,不殺了我佔了我的梁山你是不會罷休的。晁蓋來了給你一個機會,證明你是和他們是一夥的,殺我無非就是給晁蓋納了一個投名狀而已。可你要記住,你在梁山永遠都是不被信任的那波人。今天你殺我王倫的表現已經在梁山各位頭領心中種下了不被信任的種子。所以你永遠都是梁山這群人中最憋屈的那一個,沒有之一。

你最後的結果不會比我好到哪裡去。你給我等著吧,林沖。


雨夜構想


我是皮哥,我來回答。

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在崇尚武力暴力的水滸裡面,王倫似乎是個另類的存在。他不會武功,卻能做到一個山寨頭領,一部分原因是得到了柴進的資助,然而更大部分原因還是王倫有其自己的本事。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林沖上山之時,王倫以山上糧少房稀為藉口想攆林沖走,手下的幾個下屬,比如宋萬和杜遷等都勸王倫,王倫於是說:“這林沖剛上山,一點功勞都沒有,就和你們平起平坐,我實在是看不過去,必須攆他走。他在這兒,我可以不在乎,可是他壓在你們頭上,這我可不行。”你看看,王倫說這些話表明上好像真是為了手下那幾個人,其實他更是為了自己的位子。畢竟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王倫處處拉攏沒有主見的人,排擠刺頭也在正常的。

王倫之死,只能說是他是這個權力交替中間的犧牲品,吳用略施小計,就將林沖隱藏在心中許久的怒火點燃了,王倫這個時候其實早都心慌了,他就害怕要是林沖和晁蓋他們串通一氣就糟了,誰知道林沖雖然沒有和晁蓋傳統,但是吳用借刀殺人,挑撥是非,殺人誅心,林沖也是不帶腦子的人,輕而易舉就被吳用算計,替別人除了禍害。

殺了王倫之後,吳用等假裝要奉林沖為山寨之主,其實他早就知道林沖一定會推辭,林沖以前無非也就是個八十萬禁軍教頭,說白了就是現在的駕校教練差不多,不是啥大官,之前的林沖,媳婦受了委屈,他就是忍,一忍再忍,這樣的人怎麼能做首領呢?現在一下子讓他做一個山寨頭領,他肯定不做,他肯定會讓給晁蓋,果不其然,晁蓋理所當然做了山寨頭子。

回到正題,不管王倫該不該殺,只能說王倫一定會死,即使他不被林沖殺死,也一定會被晁蓋等一夥人殺死,想想看,那一夥人劫了生辰綱,殺了那麼多官兵,實在是無路可走才來的梁山,這是他們唯一的一條路。誰曾想王倫不歡迎他們,他們嘴上說既然不歡迎他們,他們這就要告辭了。可是他們在說這話的時候,每個人都死死握著武器,殺死王倫,佔了梁山還能有生還的餘地,一旦離開梁山,他們只能是死路一條。這一點,他們比誰都明白,即使林沖不殺王倫,保持中立,王倫也是必死無疑。更有甚至,即使林沖幫助保護王倫,晁蓋等一幫人為了生存也絕對不會輕易下山,一定會為了生存背水一戰和林沖進行火拼。

所以,綜上所述,王倫是不該死,但是他卻一定會死。


西安市精神病院院長


王倫,諢號“白衣秀士”,梁山泊創始人之一,也可以說沒有王倫也就沒有後來的梁山。

我們看《水滸》,對王倫這個人的印象,不外乎心胸狹隘、嫉賢妒能、屢拒英雄豪傑于山寨之外,以至於最後惱怒林教頭,一刀宰殺。一刀下去,許多看客大聲叫好,讚歎林沖豪傑,鄙視王倫狹隘。但王倫就真的該殺,林沖就真的該讚揚嗎?

我想很多人真的對非觀念方面沒有分清,王倫這人小心眼兒不假,但真的不該就這樣狠心殺之。王倫本身是個讀書人,書中交待的清楚,他是個“落第秀才”,這種人在當時的年代除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之外,在文韜武略方面自然不如那些綠林道上的好漢,例如晁蓋一眾。

凡看客大都指責王倫嫉賢妒能,心胸狹隘,但我想先打個比方,比方說:你自己有家小公司,因為自己矜矜業業任勞任怨,公司雖然不大,但是吃喝不愁,手下一幫員工也挺知足,你自己也很滿意。但突然有一天,來了一個姓林的殺人犯,非要住在你公司之中。試問你怎麼辦?要知道這個人殺的可是國家公務員,得罪得可是手握生死大權的高官。你為了公司著想肯定不能收留,因此拿出一張支票,讓其走人。可這個姓林的偏偏就賴著不走。好吧,最終你妥協了,收留了這個姓林的,還給他一個部門經理的位置來做。可沒過幾天,又來人了,這次來的不是一個殺人犯,而是一夥,不但要強行住在你公司之中,還要逼著你上市。試問,這個時候你又該怎麼辦?我想你自然還是不肯答應,好吃好喝好招待開張大面額支票給這夥人,可這夥人不但不滿意,而且還要霸佔你的公司和你所有的員工。在利益趨勢之下,這夥人忽悠姓林的殺人犯,一刀殺了你,你說你冤不冤。

其實王倫就是這麼一個人,就是我上面所說的經理,人家辛辛苦苦創立的基業,怎麼可能拱手讓與他人。其實單看收留林沖之事,就看出王倫這人實質上人品還可以,雖然為難過林沖,但是最終還是予以收留,給其職位。要知道林沖得罪的可是高太尉,以梁山當時區區五六百嘍囉兵要跟朝廷作對,簡直以卵擊石。收留林沖對於王倫和梁山來說,代價很大,王倫為了自己和兄弟們著想,不予受理,不算是不仗義。最終留下林沖,恰恰說明王倫不是那種毫無道義之人。

但面對晁蓋一夥,就不能不打小算盤了。林沖畢竟只是一個人,而晁蓋是一夥人,並且劉唐和阮氏兄弟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留下他們只能對自己不利。王倫這種想法一點錯都沒有,晁蓋要的不但是他的地盤還有他的性命,因此殺王倫奪梁山是必須要乾的。只不過要找個藉口,而且下手之人最好找外人,這樣不至於讓自己的臉面在江湖上難堪。而最好的殺人者就是愣頭青林沖,林沖是個典型的勢利眼,並不像影視劇上演繹的那樣富有仁義道德,原著中林沖這人品性真的不怎樣。

最終,林沖手刃的不是自己的仇人,而是自己的恩人。有人說林沖殺王倫是擔當,如果殺王倫是擔當的話,那為什麼不殺高俅?不要說什麼宋江不讓,真狠起來別說宋公明哥哥,就是天王老子攔著也沒用。

王倫並非必須要死,但他最終還是實實在在的死了。要說王倫有錯嗎?當然有,錯就錯在他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你一個落第秀才,本身就不是幹山賊的料子,卻偏偏要當什麼山大王。要知道山賊這種有前途的工作,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必須要心狠手辣,陰招損招拿起來就用,根本不用顧忌什麼人命。王倫要是有這狠心,明知道晁蓋一夥是來搶自己位子和地盤的,就該一碗蒙汗藥將其藥翻,痩的做成肉饅頭,肥的熬油做羓子。可王倫偏偏就沒這種狠心,於是乎倒是讓狠心人害了自己性命。

王倫這人真的很悲催,根本沒有選擇對手的機會和權利,怪就怪自己沒啥大本事,心狠手辣的事兒做不出來,手下倆兄弟,杜遷、宋萬,除了綽號好聽,純屬倆膿包貨。王倫竟傻乎乎的想用常規辦法去抗衡,去爭取,要知道你面對的可是一夥兇徒,兇徒是不能按套路出牌,因此王倫血濺聚義廳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大獅


希望大家不要被電視劇給情緒化了。我們按常理來分析,晁蓋兄弟七人初到梁山之時,王倫並沒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管吃管住還管送銀子。正所謂先入為主,梁山本來就是人家王倫的,即使人家不收留你,你也沒有什麼說的。再者說如果你是王倫,你會收留他們幾個嗎?晁蓋7人往根上說都是一些殺人越貨的紅毛子強盜。如果讓他們上了梁山。他們會甘居於人下嗎?王倫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如果當時的梁山已經到了一定的規模。收下他們7個也不在話下。可是你仔細數一數,加上林沖也不過才6個人。並且林沖也不怎麼聽他的話。所以王倫不收留他們是沒有問題的。與江湖大義來講,王倫有些小心眼,但是罪不至死。





無寒07工作室


不該殺,這完全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黑社會”火拼。黑吃黑。唯一遺憾的是王倫他輸了,他輸的很慘。很徹底 。輸到沒有一個人為他起事,輸到沒有一個人為他報仇。梁山招安的時候,有人去拜祭晁蓋。卻無人拜祭王倫,一個黑社會老大。做到這個份上,也太悲哀了。“我的心腹在那裡”是他的最後一句話,但可惜的是,一個也沒有。黑幫老大做到這個份上,也算夠失敗的

梁山一共有三位頭領,王倫。晁蓋,宋江。在三個人裡,最被無視的就是王倫,他的被殺,沒有掀起一點漣漪和波瀾,作為一個黑社會的老大,為何如此的悲哀和可笑,無他,能力的欠缺和心胸的狹窄是王倫最大的失敗、王倫能力肯定不行 ,他的本事大概也只能可以控制住杜遷宋萬這樣的無能之輩,林沖這樣的大神上山,王倫怕控制不住。(當然,他的確控制不住)所以他拒絕林沖上山,但王倫不讓林沖上山是本分,讓你上山是人情。但先拒絕,後刁難。而最終讓其上山,充分說明了王倫不是一個梟雄之輩,就是個小賊而已。但他的作為徹底地激怒了林沖,也為自己埋下 了定時炸彈。

王倫死在何處?實際上王倫和晁蓋一樣,都是擋了別人“向上”的路。王倫擋了晁蓋的路,晁蓋擋了宋江的路,自己的能力不行,必將阻礙他人上升的空間,死亡就在所難免,從強盜的邏輯來看王倫是“該死”。別人要王倫死,王倫不僅不防範,而且自己往死衚衕裡走。在對待楊志和林沖的態度上,既證明了王倫沒有政治頭腦。缺乏應有的才幹和魄力。王倫是刁難過林沖,在最終還是收留了他,還是給了林沖一安身之所,林沖應該是感恩戴德,也算是有大恩於林沖。梁山是王倫開創,梁山後來之主是晁蓋,還是宋江,享受人家的成果。就衝這一點,王倫即使被奪寨,也不該死。晁蓋等人自命好漢,卻坐下如此之事,後面會有報應。在這一點上林沖,多少有點不夠意思了。有些缺德。

假設一下,如果王倫在宋江以後入梁山。入天罡星未必,但入地煞星也得時是前30名吧,起碼比張青夫婦 。看馬的,宋清等人強多了。論心胸狹隘不能容人,可108將中,比王倫缺德的有的是但為何就白衣秀士王倫就該死?只是王倫做了他不屬於他的位置,老大。尤其是黑社會老大, 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晁蓋到 是心胸寬廣能力非凡,一樣也死於黑吃黑,可見,在強盜的眼裡只有誰更狠,誰更黑,誰更無恥。可見王倫還是太“善良”良心未泯。死於他的天真和無知。而非嫉賢妒能。晁蓋的結局就就是放大的王倫,今朝你趁主弱客強,,宋江上山不過有有樣學樣,卻也是一樣的結局。晁蓋等人明刀殺人,宋江那廝暗度陳倉罷。做的比晁蓋高明多了真可謂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清水空流


王倫該不該殺,得看站在哪個立場上。


站在王倫的角度想,肯定覺得自己不該被殺啊!

憑什麼啊?自己當初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在攏共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條件下,不斷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把一窮二白的梁山泊發展到現在豐衣足食的小康水平。

這些都是在自己熬過了多少個不眠的夜晚,經歷了多少次的浴血奮戰下得來的,那時候,你們這些人都在哪兒呢?

雖然自己沒有多麼高的目標,也沒有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目前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官府也不會來攻打,自己也儘量避免招惹他們。對周圍的百姓也不怎麼騷擾,只是封了泊子,但這也是迫不得已啊!如果讓人們隨便出入,不知會混進多少奸細來啊,不論是官府的,還是來自哪個山頭的,都是不穩定因素啊!

林沖來後,確實自己不想留,刁難過他。可是最終還是把他留下了啊,最後也沒要他的投名狀吧。

現在你們被官兵逼得無處藏身,就想起投奔梁山泊來了,來了就必須得留下坐把交椅。看你們來勢洶洶,一個個眼睛滴溜溜亂轉,是不是有鵲巢鳩佔的意圖呢?不得不防啊!自己不想惹禍上身,打破目前平靜的生活狀態,不想收留你們這樣的大爺,要送你們走,就該死嗎?

還講理不?住大車店還需要店主人同意呢吧!

其實杜千,宋萬和朱貴從內心中也不會支持殺掉王倫,王倫一死,即使自己能保住性命,在山寨的地位也會一落千丈,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得到了印證。

站在吳用的角度想,王倫非殺不可。

一是現在七個人確實就走投無路,如果現在從梁山泊走出去,大量的官軍在外面圍捕,無異於自投羅網,不可能每次戰鬥都會像前兩天的那一場那麼順利的。

二是即使王倫收留了晁蓋等七個人,會安排什麼樣的位置呢?真的要喊王倫“大哥”嗎?

吳用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其實他和宋江在本質上是一類人,只是他沒有宋江那麼好的資源罷了。他才不會安心一直寄人籬下,看別人臉色行事呢!

如果必須要有一場火併,不如趁早。這樣也能早點兒實現自己的抱負。晁蓋當大哥對自己來說太好玩兒了。

站在林沖的角度,可殺可不殺。

林沖的本意是,如果王倫第二天能把晁蓋等七人留下,那他繼續坐他的大哥,自己還可以憋憋屈屈的做他的小弟。

如果他不想留,自己通過恐嚇能使他改變主意的話,也沒必要殺他。

但是,當時的局勢失去控制,吳用的一句“不要火併”,坐實了自己的意圖,即使自己並不是真想殺掉王倫,也洗不清了。此刻林沖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提刀殺掉了王倫。

顯然,這一句是吳用刻意喊出來的,造成既成事實,實現了自己“借刀殺人”的目的。



說破大天,王倫被殺還是他的實力不夠強,後來,楊雄,石秀上山,沒說了兩句話就要被晁蓋推出去“斬迄報來”。

他倆動過火併晁蓋的心思嗎?

沒有,因為他倆清楚,倆人和此時的梁山帶頭大哥作對,無異於以卵擊石。


田獲三狐


要說王倫該不該殺,答案是必須滴,不過林沖火併王倫可不這麼名正言順。

林沖為什麼殺王倫,王倫奈何之下,只好收下林沖,林沖並未安分守己,讓他做末位他尚有怨言,嫌王倫對他非打即罵,老婆也不敢取來,後來老婆被逼死了。想象一下,是老婆待在東京被高衙內覬覦危險,還是待在梁山危險呢?上山之初只要一個藏身之處,幾百人的隊伍,給予他頭領的地位,尚不知足,難道一定要當老大嗎?所以可以看出林沖在晁蓋上山之前,是不安分的。

晁蓋七人被送行,吳用要略施小計讓他倆火併,結果都沒讓使計謀,林沖就主動靠過來了,為什麼?他為什麼要殺王倫,就是為了把自己的位次從第五升到第四嗎?林沖作為第一個逼上梁山的好漢,他火併王倫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林沖雖有不俗的武藝,卻是制度的奴隸,當教頭唯唯諾諾,當囚徒唯唯諾諾,初上山唯唯諾諾,宋江時代要詔安,唯唯諾諾,不見他站起來反對,抓到高俅,他也只是悶氣不敢反抗宋江。所以他只是個被規則束縛的好孩子。只有火併王倫,是他不懦弱的唯一,因為晁蓋七人敢搶朝廷大員的生辰綱,讓林沖奴性受到了刺激與驚喜。這些人敢和朝廷作對,這樣的人才有可能為他報血海深仇。他火併王倫時不無羨慕的表達了對晁蓋等人敢和朝廷作對的敬仰之情。而眾人讓位與他的時候,他也不敢做,因為他是個懦夫,願做先鋒供趨使,不敢匪首造乾坤。

王倫之死,不是吳用的挑撥,而是林沖心中的怒火與對復仇的渴望。




坎坎且伐檀


對於王倫,本不該殺,並且他也不能說是完完全全的小氣之人。你看看,每有人到他的水泊梁山,無論他想不想留人家,他都是好酒好肉招待,而且在走之時都是大盤金銀相送。試想,在現如今的物質社會,能做到像他這樣的又有幾人?恐怕是少之又少吧。但王倫至少不是這樣的守財奴,小氣像如今一些富人那樣懶得理人家,更何況好酒好肉招待,還送大量的盤纏。所以,水滸中王倫所謂小氣只是相對而言,比起如宋江與晁蓋等人來說,是差一些豪氣,但純粹的說他是小氣之人,還有待商榷。筆者認為,要說真正的小氣,林沖在某個時候還比王倫要小氣得多。為什麼這麼說?

那是因為,王倫不想收留一些豪傑在自己水泊梁山,站在他的角度是有道理的。理由有三:

第一,王倫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駕馭眾多豪傑。無論我們是普通人還是英雄豪傑,都不能強求人家非要像一些帝王那樣招覽天下豪傑,建立自己的不世之功,或成立一個帝國,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要知道。這一點,王倫是明白的。

第二,王倫不想有遠大志向,也不欺世盜名。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倫不過就是一個不服命運安排的落第秀才,聚集一班兄弟佔山為主,辛苦經營,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並不想把事業和聲勢鬧大。所以就更不想與朝庭有過多的仇怨,也更不需要威震江湖的大豪傑來水泊梁山使自己處於難甚的境地。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王倫沒有遠大志向就說人家氣量狹小。畢竟在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曠世豪傑乃至帝王將相畢竟是少數。很多時候,我們評價別人很容易,也能看破紅塵,但實際上自己在一些事情面前也不一定比王倫高明或大氣多少。

第三,儘管王倫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但他還是有樂善好施之心的。

因為自己是佔山為王,財物來源於天下,故也應該賙濟天下,這道理他是明白的。所以,凡是到水泊梁山拜貼子的各類人物,王倫都好好招待,這舉動如果放到現在,能有幾人做到?不對你打家劫舍就算不錯了。

但是,林沖並沒有站在王倫的位置思考問題,只是覺得王倫不收留自己,便懷恨在心,當晁蓋一眾人等來到水泊梁山,王倫重演了當時拒絕林沖的情節,這就招來了殺身之禍。我說林沖比王倫還小氣的原因正是在這裡:其實林沖並不是因為王倫再一次的小雞肚腸拒絕收留晁蓋等人而恨他,而是借這個事情報復王倫當時那樣對待自己,只是這次林沖更有膽量和藉口罷了。其實站在林沖的角度,他恨王倫是應該的,但林沖沒有想到過這個道理,人家王倫再怎麼樣也沒有把你林沖置於死地吧?最多人家是不願收留你,再說這暫時是王倫的地盤,收留你是情份,不收留你也是人家的權力和意願,你林沖有什麼資格沖人家不高興?甚至還耿耿於懷?到最後還找到了藉口把人家殺死?不管怎麼說,人家王倫也曾經是你的領導,再怎麼不喜歡,再怎麼耿耿於懷,人家畢竟是已經收留了你,你可以不感恩,也可以遠走他鄉,但你為什麼要把他殺死呢?這樣一比較起來,王倫是不是比你林沖還有大氣度呢?因為不管怎樣,無論人家怎樣對你,但人家至少是一直沒有想過要你的命,說明人家就有仁義之心,如果他王倫是真正的小人,他只要是不喜歡你,有些小人就會想方設法逼你走,或者置你於死地。所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解釋,王倫都不是純粹的小人和惡人,更不是非死不可的十惡不赦之徒!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我就沒有明白,當時押解林沖的那兩個公人想置林沖於死地,那兩個人才是為了一點小利益就想謀人家性命的小人,才最應該是被林沖殺死的人,其品性和氣節胸懷與王倫簡直是不能比,但要不是魯智深趕得巧,恐怕林沖早就死於非命了。這兩個人簡直是人渣,魯智深本來是想兩禪杖就結果了這兩個人渣小人的性命,但沒想到的是受盡折磨又差點被這兩個人渣害死的林沖居然為其求情。既然林沖能原諒這兩個歹毒的人渣,那為什麼就不能原諒至少在客觀上對林沖有恩的王倫?你即使不能原諒人家,但他也不至於非死不可吧?細細研究起來,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林沖認為那兩個人渣公人是官家的人,再加上林沖曾經對高俅一等人一忍再忍,說明林沖骨子裡的立場是站在統治階級那一方的。而對於江湖中的落第秀才王倫在骨子裡就是不重視不敬畏的,而稍有不滿,就懷恨在心,最後卻將其殘忍殺害。林沖的這個階級立場和性格可能後來魯智深就看明白了的,所以後來魯智深和林沖的關係就並沒有早期那麼好。也正因為如此,到了後來,在水泊梁山百零八將到齊時,和林沖要好的好漢沒有幾個。

所以,白衣秀士王倫,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不應該殺的。甚至後來的水泊梁山應該把他作為有功之人供養起來,最壞的結果最多也是把他趕走,傷其生命,其罪可誅。


鄢光乾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怪,王倫該不該殺都已經殺了,這個問題得問當時的林沖晁蓋等人,我們來說的話,就只能說王倫到底犯了什麼錯,真的就罪至於死嗎?

先回答王倫到底該不該殺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代入林沖的身份。王倫確實很排擠林沖,確實不想收留林沖,林沖本來就是一個無路可走被逼落草的可憐人,經過了一連串的打擊,他其實是很壓抑的。在梁山上,杜遷宋萬不過爾爾,朱貴一個在山下開酒店的,王倫看他不順眼,可以說,林沖沒有一個能說話的朋友。好不容易來了看起來頗為豪爽武藝又還過得去的阮小七劉唐晁蓋等人,林沖覺得自己終於有人能說說話了,王倫卻又要趕他們走。本就心情抑鬱,一直忍著沒有發作的林沖終於忍不住了,老實人發火是很可怕的,所以對於林沖而言,殺王倫他是不會有什麼後悔的。畢竟一個謙謙君子被王倫逼得都要找過往客商的麻煩,繳納投名狀的三天,林沖心裡的苦悶可想而知。

王倫是不是罪有應得呢?

我覺得不是。事實上王倫沒有做錯什麼,梁山是他的家,他想讓誰上山就讓誰上山,這沒有任何問題。王倫拒絕晁蓋,日後晁蓋不是一樣也想拒絕楊雄石秀和時遷三人嗎?別扯什麼時遷是小偷的鬼話,時遷是小偷不能上山,取了生辰綱的晁蓋等七人是不是要拿塊豆腐撞死?事實上晁蓋心胸並不狹窄,還確實頗講義氣,他不想讓時遷等三人上山是有別的原因,因為楊雄石秀等人是奔著宋江來投奔的,他不想讓宋江的派系勢力過大。那麼放到王倫身上,晁蓋等七人的勢力不是也一樣太大了嗎?晁蓋拒絕宋江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做得沒有任何問題。換我是王倫的話,我也不可能讓晁蓋上山。但是王倫的格局也確實太小了,林沖一個人上山你又怕什麼呢?你要是當初好好籠絡林沖,晁蓋等人上山了又有何能為?


所以這個問題,對林沖來說,王倫確實是讓他非常不爽了,他殺王倫不會後悔。但是我們今天讀者來評價的話,王倫是沒有做錯什麼的,至少在拒絕晁蓋上山這件事上,他的態度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方法有問題。如果我是王倫,我要麼不讓他們上山,要麼就做好萬全準備。其實晁蓋並沒有多少人,梁山有七八百嘍囉,除開公孫勝這個BUG之外,晁蓋等人是不堪一擊的,只要做好準備,不但不會被晁蓋反殺,還能拿了生辰綱讓他們滾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