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知名LOL選手謝幕 是對同性戀歧視的嘆息和無奈

在剛剛過去的二月,土耳其著名LOL電競選手Dumbledoge宣佈了退役。

Dumbledoge曾兩次代表土耳其冠軍聯賽登上LOL季中賽舞臺,而他被觀眾們知道則很大程度因為兩個原因:一是他在2015年的英雄聯盟季中賽上操作風女拿下了Faker一血,成為外卡賽區手刃Faker的“第一人”;另一個則是他兩年前公開承認自己是一名男同性戀者。

只不過他未能預見到後者會時隔兩年逼迫他離開這個成名的電競舞臺。

知名LOL選手謝幕 是對同性戀歧視的嘆息和無奈

左上轉身離去的正是Dumbledoge

性取向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自這個群體誕生以來,他們一直在和社會歧視作鬥爭,努力爭取一個能在陽光下行走而不必遭受白眼和恐懼的環境。

遊戲作為社會文化產品,在早期就誕生過含LGBT元素的遊戲。世界上第一款LGBT遊戲《卡斯特羅的卡佩爾》發佈於1989年,在這款骨灰級遊戲中,玩家需要扮演一個女同性戀偵探,去尋找並解救她被綁架的女王,遊戲中有相當的涉及同性戀和跨性別的內容。彼時LGBT還被視為洪水猛獸,人人敬而遠之,因而這款遊戲只能通過有限渠道和方式在特定群體當中傳播。

隨著社會發展和思想解放,新生代玩家群體的自我表達和呼聲越來越多,他們中的一部分進入了遊戲製作行業,自然而然敏銳捕捉到這部分受眾需求,另一部分則在其他行業中造勢發聲,一點點再促進社會對這部分群體理解的加深。

而最具有樣本代表性的無疑是《模擬人生》系列遊戲。

知名LOL選手謝幕 是對同性戀歧視的嘆息和無奈

2014年發行的《模擬人生4》

帶一點個人感情色彩地說,在模擬經營類遊戲當中《模擬人生》是我玩過最好的遊戲。作為一款深度生活化的遊戲,從玩家進入《模擬人生》的那一刻,就需要設定好自己的初始特性,包括性別、外型和性格,你需要多麼悲傷和多麼善良,你將會以一個什麼樣的面孔來面對即將開始的遊戲進程。

在社會學當中,把這個過程叫做社會化。

從《模擬人生1》到《模擬人生4》,最為基礎的性別社會化設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在《模擬人生1》中並不存在結婚的概念,如果非要稱其中一個互動行為叫做“結婚”的話,那就是兩個人身著正裝的一次親吻。沒有實際的遊戲體驗改變,也不會觸發任何其他的劇情,自然也不存在離婚。遊戲中的任何角色之間可以接吻,可以慢舞,可以約會,但卻不存在實質上的結婚。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擬人生1》中的親吻、跳舞、約會等動作,都不限制性別,只被視為某個體向另一個個體發起的互動邀請。因此在一代中性別社會化是模糊的。

而到《模擬人生2》的時候,結婚這一動作進入遊戲。男女可以完成婚姻登記,並通過這一動作獲取獎勵點數來購買物品。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男男和女女同性之間也可以完成婚姻,但獲取的獎勵點數要明顯少於異性婚姻。可以看到同性婚姻開始逐漸被認識到,但還無法獲得異性婚姻一樣的社會認可。這也間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對LGBT的認知程度。

到《模擬人生3》時,終於實現了不同性別婚姻之間的實質平等,甚至是直接內置了一個同性戀者作為玩家可以交互的對象。

《模擬人生4》則是從內到外的性平權,玩家在角色性別上獲得了更大的自由,選擇男或者女已經不存在太大的意義,男性角色可以穿著女性服裝,可以選擇能否懷孕,可以設定小便姿勢等等,反之亦然。

知名LOL選手謝幕 是對同性戀歧視的嘆息和無奈

在《模擬人生4》中男性可以懷孕

當然《模擬人生》系列遊戲並不是唯一一款涉及LGBT的大眾遊戲,比如我們熟知的《守望先鋒》。

在2016年的聖誕節,官方宣傳動畫當中獵空霸氣而又甜蜜地親吻了自己的女朋友,公佈了自己Lesbian的身份。也許是為了“職業平衡”,時隔3年,在官方放出的故事片當中,通過安娜和士兵76的對話,玩家們可以得知76在之前曾有過一個名為“文森特”的男友。

知名LOL選手謝幕 是對同性戀歧視的嘆息和無奈

遊戲《守望先鋒》中的英雄角色:士兵76

如果在這裡我們討論“同性戀是否正常”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從社會學、傳播學、人類學、生物學、心理學等各方面去闡述,比如這是一種性別認知的不平衡,擁有一種性別的身體但是對自己生理性別並不認同,心理性別更傾向於另一種等等,都是沒有意義的。人的認知是主觀的,性別認知混亂可能是一種障礙(不能對自己的性別做出判斷),但認知清晰並不是(清除地知道自己的心理性別,即使與生理性別不符)。

我們要尊重應該被尊重的

知名LOL選手謝幕 是對同性戀歧視的嘆息和無奈

猜猜圖中的是誰?

只要一個人能夠完成自己的身份認知,且沒有產生社會負面後果,那麼就應該獲得尊重。

金星,女,1967年8月13日出生在遼寧瀋陽,中國著名舞蹈家、脫口秀節目主持人。這是我們要給予她的客觀評價。

從一種性別跨越到另一種性別,她完成了自己的統一,從始至終,她對自己女性身份都是認同的,她的認同應該被我們尊重。

性取向差異不是洪水猛獸

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所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自我努力,而不是性取向標籤。正如庫克能成為蘋果CEO並不是因為他是個gay,而是先成為蘋果CEO才讓他的性取向問題更為顯著。

不過性取向差異並不是洪水猛獸。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一個男孩愛上一個女孩,忠於彼此走過一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對於LGBT群體也同樣適用。他們並不是濫情,不會見一個愛一個,所以大可不必感到害怕和恐懼。

儘管在歐美頂級體育聯賽中,宣佈出櫃的運動員幾乎無一例外的遭遇過旁人的疏離、歧視。比如NBA著名球星詹姆斯就曾說過,“在NBA,一旦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便很難在此生存下去,因為你會搞僵更衣室氣氛,失去隊友信任。”

知名LOL選手謝幕 是對同性戀歧視的嘆息和無奈

前籃網中鋒賈森·科林斯是首個公開自己LGBT身份的NBA球員

但我們也注意到,如今這個話題雖然還有些保守,但並不再諱莫如深。

至少我們還能在這裡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