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工業建築的重生,已經隨著機械化、工業化、智能化的不斷更新換代而變得日益緊迫,從早期的摧毀重建到現在的合理利用,工業也成為一種遺產,而開發創新使得許多老舊建築煥發第二春,比如今天藍裕文化工業旅遊開發設計院要給大家推薦的這個老磚廠改造項目。

該項目旨在對裡喬內(Riccione)的“前磚廠”進行改造,這是一個生產磚材的工業綜合體,建於1908年,1970年停用。工程涉及的場地總面積為40000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為3400平方米。建築師對既有建築的空間潛能進行了充分利用並代替以新的空間,原先的工廠主體作為場所的歷史記憶被保留下來:這裡將容納一所供450名學生使用的中學、一座擁有650個坐席的劇場、一間總部辦公室以及各類室外空間。

▼建築的前身是一個制磚廠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建築外觀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該項目的目標是減少建築對環境的影響,將舊建築替換為高能效的新建築,同時不增加新的體量。建築的一側保留了原來的磚面,為其賦予新的價值;另一側則與舊元素完全區分開來,在介入的同時維持建築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以磚塊建造的遮陽結構與既有建築的外觀融為一體,對傳統材料進行了創新性的利用:在為建築賦予整體性的同時強調了既有的砌磚元素。在技術方面極為先進的兩座校園中心也同樣輕易地融入了原先用於燒磚的建築場地。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建築的一側保留了原來的磚面

▼另一側對傳統材料進行了創新性的利用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以磚塊建造的遮陽結構與既有建築的外觀融為一體

▼室內空間,internal views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工業遺址改造:一個破磚廠的重生之路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推薦這個案例的主要原因是想說明對工業遺址的改造,要更多的尊重現有的建築和空間,在儘量少動手術的情況下達到想要的效果,我們看到許多改造項目更多的是大體量的改變,甚至比重建還貴,這樣就不如做舊,不如推倒重來了。當然,改造的核心是以合理的盈利模式為支撐,以現有建築為基礎,以受眾需求為核心,從遺址現有主題出發,通過創意的手法改造吸引更多的受眾,從而引爆項目,復活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