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現在還有沒有自吸+AT的車啊?

用戶55248021


現在搭載自吸的車型可以選擇餘地都不是太多了,要求自吸+AT基本上把國內在售車型篩選差不多完了。如今非得選擇自吸基本上把德系品牌就首先排除了,德系除了入門代步小排量自吸還保留AT變速箱外基本就是渦輪和雙離合的天下。把主要目標就放在日系和韓系車型裡面吧,至少目前還是有小範圍車型滿足你的需求。



德系中高端車發動機清一色渦輪增壓,低端和入門車型還是有1.5L/1.6L等小排量自吸,多匹配AT變速箱;美系車中高端也早已告別自吸動力普及渦輪增壓,從通用到福特再到凱迪拉克和林肯,渦輪增壓當道,也只是入門車型採用了小排量自吸+AT;歐系車雖然在國內不佔主導但是高端、豪華車基本都是渦輪增壓,平民品牌也只有入門車型採用小排量自吸;日系車還主玩自吸的也就豐田和馬自達,日產、本田已經逐步普及渦輪增壓,保留自吸主要服務於混動內燃機;韓系車目前雖然保留自吸動力但是渦輪增壓也在推廣,以後可選自吸的餘地也不多了;國產更不要說了,除了個別還保留小排量+AT外幾乎全民渦輪。


從趨勢上看,想買自吸都難,買自吸+AT還真的就沒個品牌可以選擇。目前,除了入門代步車型的小排量+AT可選擇範圍較大外,在售車型又保留較大排量自吸+AT也差不多就是日系豐田、馬自達以及韓系現代、起亞了。比如豐田的2.5L+AT、韓系起亞現代的2.0L+AT、馬自達的2.0L/2.5L+AT,日產雖然保留自吸但是萬年和CVT槓上,還有斯巴魯、三菱也是。選擇餘地真不多。

個人觀點是如果你對自然吸氣本來沒有多大的情懷,也沒有對自吸有強烈需求,完全可以考慮渦輪增壓,不然你的選擇面太窄了。即使你不願意選擇渦輪+雙離合,也可以考慮渦輪匹配AT、自吸匹配CVT這些市場認可度高且技術成熟的動力總成匹配系統。自吸+AT固然穩定成熟,駕駛感好但並不代表其它動力總成就渣的不行,最好親自去感受,說實話如果你對車不是特別理解、熟悉和有豐富的經驗,你是很難直觀判斷出好壞的。而不同動力總成組合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如何選擇還得看你的日常駕駛需求,是要穩定、平順、省油、還是動力響應。
凱美瑞換CVT是最新帶齒輪10速CVT,駕駛感受雖不及AT但是表現還是不錯的;至於說遠離雙離合,這個我不表態,雙離合的優缺點明顯但其穩定性並不是網傳的那麼不堪,隨著電子輔助功能的加入,配合正確的駕駛習慣,雙離合變速箱之前容易暴露的問題現在基本也都在可控範圍內。買車就是這樣,因為任何一款車都不可能完美,即使最終你是精挑細選的車型在你使用過後也不都是100%令你滿意,所以只要是你所能接受的程度,這都是一款好車。


旋轉的方向盤


受排量稅和排放政策的限制,自吸+AT車的市場確實在逐漸萎縮,但還距離“沒得可選〞還早著呢,我羅列幾款供題主參考吧。

1.馬自達全系

作為一個小廠,馬自達沒有豐田大眾那種規模,但一直堅持三大件全自主。目前主力發動機有1.5L、2.0L和2.5L三款自然吸氣發動機,美國還有一款2.5T渦輪增壓,但是由於排放政策和一些市場因素沒有引入國內。變速箱只有一款創馳藍天6AT。不過馬自達的三大件標定功力是相當出色的,開起來跟手跟腳,魂動風格的顏值也是公認的高。要說缺點,最好看的魂動紅要加錢,算嗎?



2.凱美瑞2.5L汽油版

豐田有一款2.0T發動機,但產能有限,只提供給漢蘭達和皇冠(貌似已涼),其他車型仍然走自吸路線。但2.0L、1.2T等中小排量車型匹配的都是CVT,只有2.5L自吸才匹配8AT,其中熱度最高的當然就是凱美瑞了。不過作為美版凱美瑞車主,我覺得2.5L+8AT在8代凱美瑞上的調校表現不是很好。明明是2018年的新動力總成,高達209馬力的賬面功率,但動力性、平順性、響應速度還不如比它早四五年問世的馬自達2.5L+6AT,也就是油耗好點有限。


3.亞洲龍2.5L汽油版

亞洲龍在北美市場是比凱美瑞定位高一級的車型,3.5L V6起步,變速箱也是8AT。不過在國內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下,這套動力很容易變炮灰,所以自降身份用2.0L+CVT和2.5L+8AT拉低價格門檻和凱美瑞錯位競爭。亞洲龍在用料和一些細節上確實也體現出比凱美瑞更有高檔感。不過從配置佈局來看,廠家主推的是2.0L和2.5L混動車型,夾在中間的2.5L汽油版就很尷尬,20.88萬的低配版產量稀少,很多店根本沒車。而高配版配置高了一大截,直接要價24.48萬,還不如買23.98萬的混動次低配。


4.ES260

ES260也同樣搭載豐田家族的2.5L+8AT動力,不過由於品牌定位、進口身份和更高檔的做工用料,價格也上去了,而且普遍加價,低配落地也奔著40萬去了,不推薦購買,因為這個價位比它出色的車有的是。和凱美瑞、亞洲龍相比,它的好也不值10多萬的差價。


5.朗逸/寶來1.5L版本

十多年來,大眾的入門動力一直是小排量自吸+6AT的組合,朗逸和寶來也是緊湊型家轎中的明星車型,顏值規規矩矩、空間大、底盤調校不弱、優惠也大,理論上很適合帶著一家幾口出門。然而這套動力的標定過於慵懶(我之前寫過一篇試駕文),可以說是所有同排量自吸裡最肉的,油耗和平順性比大眾的雙離合也沒有質的優勢,不推薦。


6.名圖1.8L版本

名圖是現代推出的一款準B級車,2014年剛上市不久的時候還有過月銷破萬的成績,然而近兩年越發沒有存在感了。這車我當時開過半個月,1.8L+6AT的組合,絕對動力雖然弱(比大眾1.5L略強),但平順性、油門響應還不錯,日常提速比大眾1.5L+6AT輕快多了。空間方面在同價位合資轎車裡堪稱優秀,現在的名圖不僅指導價低,優惠還不小。如果不排斥外觀和韓系品牌,這車相比寶來和朗逸可強多了。


7.福克斯1.5L

福克斯換代後依然保留了1.5L+6AT車型,只不過動力方面和大眾自吸一樣毫無建樹。我對這款車瞭解不多,更沒開過,就不具體評價了。


以上就是我在2020年2月能想到的40萬內符合“自吸+AT”的非小眾轎車,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有人說自吸+AT車型,基本就只能看日系了,其實不然,仔細一點你會發現,各價位還有不少符合要求的車型可選。但這個條件下,日系確實是最值得考慮的!

那麼,各個派系(國別)裡,都有哪些值得選擇的自吸+AT車型呢?


  • 日系


豐田凱美瑞(2.5L+8AT)

凱美瑞這車,無需多說,均衡是它的最大優勢,而且它有豪華版和運動版可選,喜歡大氣或年輕都可滿足。凱美瑞的2.5L+8AT動力系統可靠省油,同時還擁有不錯的駕駛樂趣,要自吸+AT,凱美瑞是最穩的選擇之一。


豐田亞洲龍(2.5L+8AT)

亞洲龍雖然比凱美瑞高那麼半級,但價格並沒有貴上多少,而且它配置高,安全性也好,覺得凱美瑞不夠大氣,選亞洲龍就對了,動力系統都是一樣的,看你更喜歡誰的造型和氣場。


馬自達3昂克賽拉(1.5L/2.0L+6AT)

昂克賽拉主打運動和操控,它能夠獲得細膩的駕駛感受,離不開自吸發動機+AT變速箱的完美配合,1.5L發動機只能說夠用,預算足夠的話,儘量上2.0L車型。


馬自達6阿特茲(2.0L/2.5L+6AT)

阿特茲可以說是中型車領域的運動標杆,它的直線加速能力不強,但絕對能夠挑起你的激情,開阿特茲的人,都有一顆年輕的心,如果十分強調駕駛感,阿特茲是不二之選。


雷克薩斯ES(2.5L+8AT)

ES已經是豪華車範疇了,而且這車沒優惠,價格比較堅挺,但追求自吸的話,能選擇的豪華車確實不多,ES也用上了家族裡的2.5L發動機,無論是可靠性和舒適性都可圈可點。


  • 德系


朗逸/寶來(1.5L+6AT)

朗逸、寶來是兩兄弟,本質上沒有差別,如果追求自吸發動機,大眾家族的表現還是不錯的,1.5L發動機動力是夠用水平,至少不會給你動力太肉的感覺,目前來看,朗逸和寶來也比較受歡迎,保值率比較高。


高爾夫(1.6L+6AT)

高爾夫可以說是大眾旗下最經典的車型,如果是大眾粉,那麼高爾夫會是首選,值得一提的是,其1.6L車型處於停產在售狀態,不久後將會絕跡,喜歡的話要抓緊。


  • 美系


福特福克斯(1.5L+6AT)

福克斯算得上是福特最重要的車型之一,其操控同樣了得,底盤功底甚至不輸德系車和法系車,況且新一代福克斯夠帥,只是,這1.5L發動機是三缸,要看自己是否介意。


別克威朗(1.5L+6AT)

威朗的定位高於英朗,所以價格也會稍高一些,但是威朗有著更好的氣質,內飾也更上檔次,目前來看,其國五車型中還有1.5L動力可選,家用表現不錯。



  • 韓系



起亞K5(2.0L+6AT)

K5的熱度和銷量雖然沒以前高了,但至少它還有兩個優勢:顏值高和性價比高。如果資金比較缺乏又想要自吸B級車,起亞K5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其2.0L發動機還是相對可靠的。


現代名圖(1.8L+6AT)

名圖雖然也是屌絲裝逼的車型,但好歹也是個1.8L自吸發動機,配上這個身形和尺寸都不錯,與K5相比,名圖的性價比更高,可以說是A級車的價格買了B級車。



綜合來看,無論是操控性、可靠性、動力性還是燃油經濟性,日系車都會更有保障和口碑,買自吸+AT車型,重心可以放在日系陣營!


D計劃


世界在變,唯有馬自達沒變,原滋原味的自吸+愛信AT變速箱!很多不懂車都都在抱怨馬自達技術落後,趕不上時代的步伐,而真正懂車的人才明白,自然吸氣發動機+AT變速箱是任何T動力+雙離合無法比擬的!無論從動力輸出平順性,還是從故障率,耐久性都不在一個水平。馬自達作為當今車市為數不多的不惜成本腳踏實地的汽車製造商,我們應該給予支持!





命由心造0


自吸加AT的車子也挺多!馬自達3(昂克賽拉)2.0加6AT,馬自達6(阿特茲),2.0 2.5配六擋變速箱!POLO1.5plus配六擋手自一體變速箱!捷達,桑塔納,捷達VA3搭配1.5自吸和6AT變速箱!速騰,寶來有1.5自吸6AT變速箱。吉利金剛1.5搭配4AT!其實4AT我就不在給你推薦了,不划算!現在最低也要6AT的,4AT有點過時了,還費油!! 科魯茲Redlin320版本有1.5加6檔手自一體,但是好像停產了,應該有庫存! 福睿斯,福克斯有1.5配 6檔手自一體變速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福克斯,福睿斯是三缸的,看你喜歡不,我個人不建議購買三缸的!雪鐵龍愛麗舍1.6自吸加六擋手自一體!c4世嘉1.6配六擋手自一體變速箱。標緻301是1.6配六擋手自一體,標緻308配1.6加六擋手自一體變速箱但是是國五排放。需要注意。。別克威朗1.5配 六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北京現代ix25也有,但是停產了,現在是CVT的。IX35有2.0配六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北京現代瑞納,悅納也有,但是有的是4AT,有的停產了,需要問問還有庫存沒,名圖也有自吸1.8配6檔手自一體,領動,悅動都有自吸配6AT的組合。北京現代的小弟,東風悅達起亞起亞的車子跟北京現代對應車型都有相應搭配,這裡不細說了,,什麼智跑,K3都有自吸加AT組合!你可以去太平洋汽車網,易車網查查車型數據。以上就是這麼多!時間有限,先給你推薦到這裡!


世界第一等683


有,我的大眾捷達,起步的時候7樓就知道我出門的車,超車都要地板油,沒有5000轉都不好意思超車,沒有後防撞梁的,全是泡沫,開出外面極度丟臉的車。當時腦子進水買的車




NL啊


現售的八代凱美瑞低配車型是2.0l自然吸氣發動機,18款還是愛信6at變速箱,19款已經換裝了cvt變速箱,八代凱美瑞的高配2.5l車型搭配的是8at變速箱。為了節約製造成本,19款凱美瑞的低配2.0l車型換用cvt變速箱也無可厚非,畢竟十代雅閣和新天籟也是這麼做的,比如國外的雅閣是9at。

cvt變速箱的賣點是平順舒適,當然低速時也照樣會有頓挫,不過,cvt變速箱冬天有冷保護,還容易產生嘯叫般的異響,相對來說,使用上不如at變速箱省心。

一般來說,使用cvt的大多都是日系車型,其它車系用cvt變速箱的,也有,但不多。

至於現在還有哪些自吸加at變速箱的車型?嗯,如江河之水,不能一一例舉,只說下知名度比較高的。

大眾的自然吸氣車型的自動變速箱都是愛信6at,比如捷達1.5l、polo1.5l、朗逸1.5l、寶來1.5l、速騰1.6l(18款)和高爾夫1.6l等車型,當然斯柯達的自然吸氣也是一樣,比如明銳和昕銳等。畢竟斯柯達是隸屬於大眾的二線品牌。

因為發動機的原因,新天籟的2.0t渦輪增壓車型,其實一直沒能成功上市正式發售,所以現售的新天籟都是2.0l自然吸氣車型,當然,它的變速箱是cvt。不好意思,跑題了!

嗯,馬自達車型都是自然吸氣發動機,搭配的都是馬自達自家的at變速箱,比如阿特茲和昂科塞拉等。

韓系車方面,現代和起亞的自然吸氣車型,也是用的at變速箱,比如現代領動、朗動和起亞k3、k2等車型。

國產車的榮威、帝豪等車型,也有使用at類的自動變速箱。

還有法系車的自然吸氣車型,也是這樣。

通常,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最大扭矩比不上渦輪增壓發動機,也就是說不如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強勁提速快,所以普通的自然吸氣車型用at變速箱就可以,而大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和最大扭矩轉速跟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有著顯著的優勢,這時再用愛信6at之類的at變速箱顯然就不合適了,比如大眾ea888系列發動機搭配的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可以承受380的最大扭矩,而大眾ea211系列的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比如朗逸的1.4t所用的乾式雙離合變速箱,能夠承受280的最大扭矩,就是它們這兩種車型的變速箱(乾式和溼式),相互換用一下,也不合適,要麼承受不了最大扭矩,要麼就是大材小用。


紅劍魚


現在是渦輪+雙離合/CVT的時代,可能幾年後還會變成電動時代。自吸+AT的組合的確少了很多了,但由於技術成熟,不少消費者還是願意選擇這一動力組合。

外資品牌的話,豐田用自吸+AT比較多。2019款凱美瑞的確把2.0L車型的6AT換成了CVT,但是2.5L汽油車型依然用的是8AT變速箱,不管是平順性還是燃油經濟性都很出色,並且保值率很高。唯一的缺點是價格相比同級車型要高一些,而且優惠較小。

此外,榮放2.5L車型、亞洲龍2.5L車型、雷克薩斯ES 2.5L車型、雷克薩斯LS燃油車型等也都是自吸+AT的組合。

另外一個自吸+AT的死忠是馬自達。馬自達3昂克賽拉、馬自達6阿特茲、CX-3、CX-4、CX-5、CX-8,全系車型都是採用的6AT變速箱,發動機則提供了1.5L、2.0L、2.5L三種排量。馬自達旗下車型的優點是顏值高、操控好,6AT變速箱調校得極為出色,甚至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部分車型動力不足的缺點。但缺點是大家都知道的空間小,另外終端優惠也不大。

當然了,還有大眾的1.5L+6AT、雪佛蘭/別克的1.5L+6AT、福特的1.5L+6AT、現代/起亞的1.4L/1.6L+4AT/6AT。基本都用在入門配置之上,動力性一般,但比較省油,家用還算合格。

自主品牌用自吸+AT的車型就很少了,最具代表的是長安。逸動DT用的是1.6L+4AT、逸動和CS35PLUS用的是1.6L+6AT。不過,隨著長安藍鯨動力的發佈,逸動和CS35PLUS也都增加了1.4T+7DCT,未來也會逐漸變成銷量主力。

所以,如果中意自吸+AT的組合,就趕快下手吧,未來只會越來越少。畢竟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大排量自吸難以存活,小排量自吸動力不足,最終還是會被渦輪和電動車替代。


車界微視


如果目前汽車自吸加AT的動力總成來說,最專一的當屬馬自達了,全系自吸,而且雖然用的6AT的箱子,但是換擋很賊,小排量T動力的時代,為馬自達這樣造車不忘初心的車企點贊!



名揚創客


本人修車20年,不說經驗豐富,但是深深認識到汽車不過是代步工具,感覺國人對汽車投入太多時間和金錢!要我說簡單代步就豐田,本田,馬自達,非常適合一般老百姓。有錢的直接上奔馳寶馬,就是這麼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