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教養這東西是藏不住的”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一個有著良好教育的人,是能夠允許別人跟自己不一樣的。

能夠海納百川的人,從底層邏輯上,可以多角度思考問題

通常我們評論一個人是否有教養,主要看起在對待事情上、對待他人的行為方式上,是否能夠符合大眾感受。

一個人,如果對人沒有禮貌或是做事過程中,常常以輕蔑的態度對待他人。常常會被認為是沒有教養的一種表現。

本質上講,這或許是他們自身養成的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要麼是因為家庭的特殊原因、要麼也有可能是後天環境所致。

如果在事情的處理上,你失態了,常常是觸碰到了你的底線

每個人對待事物的認知不同,底線也往往有高低差別。佛之大成著,要能看透世間恩怨情仇,能以德報怨,實在是功德無量。

但是,人世間的人們,擁有萬千煩惱,自然而然,也不會四大皆空,都是“俗人”。有了七情六慾,便會根據身邊各種事物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反應。

很多事情一旦到了那個點上,猶如干柴烈火,一觸即發。我們往往在此時,很難把控自己。

我們的周遭,也許會遇到很多不合情理或者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常常因為我們無法控制他們的衍化,而讓自身變得焦躁不安。

很多人在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在用一把尺子衡量事物的標準。認為,自己認知中的程度就是“標準”。這樣的結果,自然而然,會給事物直接打上一個標籤。對於任何他人的態度、行為表現出很大程度上的不理解。進而演變成,溝通障礙,甚至變成肢體衝突。

最本質的原因,還是,覺得眼前的這個事情,跟自己的認知不一致,覺得非常的不可理喻。

如何體現我們的教養?

有人說,就是不發火。過於片面,但即便是我,也很難全面地給出一個總結。要知道,光靠憋住發火而讓自己體現教養,是傷身的一種表現。

其中一種最為成功的方法:需要提升我們對事物的認知。

我們沒有辦法已開始就讓自己提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以至於,任何人,從一開始,碰到很惱人的事情時,也會變得焦躁。

這個是必經的過程,但是,作為一個有過這樣經歷的人,想說的是:一開始,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一個意識,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的認知也不盡相同。

海納百川

永遠不要企望別人能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首先要讓自己能夠很平靜地看待問題。

我們需要允許存在個體差異,認知的高低差別。不同知識層面、不同領域維度。這些不同領域的人,相互交織,構成了社會生活。我們天天都浸潤其中。

如果認識不到個體化差異,而追求統一一致性,最終只會給你帶來負面的效果。最直觀的影響,便是你的心情。

所以,體現一個人的自我修養,需要提高自己對於不同事物的認知,能夠多面思考,允許差異化存在。海納百川,有容耐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