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今天三好網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一起來練習吧!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一,考點解讀


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包括概括主旨,簡析作品的政治意義、思想意義、人生意義,賞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分析詩歌的意境等。

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感情主要包括:1.理解詩歌語句的意思,根據詩歌的主要內容,分析其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總結詩歌的主旨;2.分析詩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3.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積極意義或侷限性。


二,技巧點撥


考生在解答此類題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看標題。標題一般蘊含著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心情、詩歌的意境、詩歌的類型等諸多信息。抓住這一切入點,有助於考生理解詩歌的內涵。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標題既點明瞭事件(送友人),又交代了友人所去之地的偏遠(蜀地),還暗示了整首詩所蘊含的惜別之情。

2.看作者。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因受時代及作者本身性格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因此,瞭解作者的背景及寫作特點,有助於考生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如李白的詩大多激昂豪邁、想象奇特,表現的是盛唐氣象;而杜甫的詩大多沉鬱頓挫,表現的是社會瘡痍,民生疾苦。

3.看意象。考生抓住詩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體現的情調,意象的意義和作用,就能真正地領悟詩歌的深刻內涵。

4.看詩眼。一般來說,每首詩都有詩眼,即最為精練傳神的那個字或詞。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一個“愁”字就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來源:學科網]

5.看註釋。有的詩歌后面會有註釋,考生一定要認真閱讀,仔細揣摩其隱含的有效信息。註釋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幾個:(1)介紹寫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創作動機及詩歌的思想內容。(2)介紹相關句子,一般暗示詩歌的用典或意境。(3)介紹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詩歌的藝術風格及感情基調。(4)介紹別人對詩歌的評價,一般暗示詩歌的藝術特色。


古典詩詞常見的主題


①送別詩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別董大》(高適)《贈汪倫》(李白) 特徵(意象):文題(送、贈、別等),柳,酒,歌,船,長亭短亭,灞陵亭(灞橋),南浦等。 表現要點:離情別恨 深情厚誼 激勵勸勉

②愛情詩 例:《雨霖鈴 寒蟬悽切》(柳永)《鵲橋仙 纖雲弄巧》(秦觀)《一剪梅 紅藕香殘》(李清照)《錦瑟》(李商隱) 特徵(意象):青鳥、鴻雁、燕子、鴛鴦、桃花、紅豆等。表現要點:綿綿思念 款款深情 離情別恨

③哲理詩 例:《題西林壁》(蘇軾)《觀書有感》(朱熹)等 特徵:宋詩議理較多。從現象到本質,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④邊塞詩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涼州詞》(王之渙)《出塞》(王昌齡)等 特徵(意象):邊關、玉門關、羌笛、胡人、胡馬、黃河、長城、明月、陰山、黑山等。 表現要點:邊塞風光、奮勇殺敵 、誓死衛國、徵人愁怨、思鄉思親、同情批駁

⑤田園山水詩 特徵(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風、農家風光、山間勝景等

表現要點:寧靜、閒適、恬淡、農家樂(豐收喜悅)、隱逸情懷等。

⑥行旅詩 特徵(意象):驛道、徵鐸、馬、船(舟)、杜鵑、鴻雁、客、浮萍、飛蓬等。 表現要點:旅途艱辛 漂泊無依 浪跡天涯 歸期遙遙孤獨彷徨 思鄉思親

⑦詠史詩(懷古詩) 特徵:古蹟、古人 表現要點:借古諷(諭、傷)今,盛衰無常,物是人非,壯志未酬等。

⑧詠物詩 特徵(意象):松、竹、梅、菊、蟬、蜂等。 表現要點:託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質特徵,寄寓詩人的情懷。

⑨其它題材——閨怨詩、題畫詩、愛國詩等

各種題材的具體內容與特點


1、邊塞征戰:邊塞詩 、閨怨詩

主題:A、讚頌將士英勇作戰,保家衛國; B、控訴戰爭痛苦; C、思念故鄉、親人或家人思念戍邊的親友等。邊塞戰爭詩的語言特點多豪邁奔放,其表達的情感多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或表現戰士勇於殺敵;或抒發保家衛國的決心。二是揭露戰爭的殘酷性、非正義性。表現對戰爭的厭惡,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閨怨詩一是婦女對前線丈夫的思念,表達對戰爭的厭惡。一是對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達女子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

2、懷古詠史:懷古詩(詞)、詠史詩

主題:A、稱頌、仰慕英雄; B、諷諭現實; C、自比自況等

懷古詠史詩主要是憑弔歷史遺蹟,或為歷史人物,或為歷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懷抱主要是通過對歷史人物事件的評價表現出來,這類作品多用典故,風格與感懷類似,如辛棄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懷古》。或借古諷今,抒發昔盛今衰,古今變化的感慨。如劉禹錫的《石頭城》《烏衣巷》姜夔《揚州慢》或借古人的遭遇來類比自己的遭遇,抒寫懷才不遇之嘆。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傷,或對現實不重用人才進行批評。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讚揚古人建功立業的事蹟,表達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

3、寫景(物)抒情: 寫景詩(山水田園詩)、詠物詩

山水田園詩較多地通過對大自然山水田園的描寫,表現靜謐美麗的自然環境,詩人往往從山水中體驗人生的真諦或借山水來闡釋其人生觀、世界觀,如杜牧的《山行》。或表現了古代士人的隱逸情懷,主要抒發詩人的恬適的生活情趣,其語言風格多平淡質樸,清新自然,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王維的《山居秋暝》。

詠物詩一是託物言志,是通過某一事物來表達某種志向或追求,或自己的品質。一是託物寄情,是通過某一事物來抒發某種感慨。如仕途失意的苦悶。

4、其他: 送別詩、感懷詩 (愛國、愛情、鄉愁、惜春、傷春…….)

感懷詩 大都是感物興懷之作。此類作品多用比興,風格沉鬱頓挫。或慨嘆時局險惡,民生多艱,同情人民的疾苦。或通過描寫景物,來抒寫自己的憂愁哀思。或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離別詩 唐代疆域遼闊,社會開放,唐人出遊頻繁,餞行贈詩風氣盛行,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離別詩。唐代較突出的2000多位詩人中,幾乎人人都寫過送別詩。

唐人出行原因大體可分為謀生、赴考、出使、遷謫(宦遊) 、徵戎、鄉旅、歸隱等。或者坦陳心志的告白。或者情深意長的勉勵,反映漂泊的羈旅行愁。

5.離別詩的情感

哀傷悽婉、慷慨豁達


三,經典例題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贈 柳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意旨?

【答案】柳樹體態輕盈,隨風起舞,柳花怒放,像雪一樣在空中飛舞,撲動著青樓的酒旗。作者借柳樹輕盈多姿、纏綿多情的形象,表達了自己重情惜別的情懷。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2.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惠山烹小龍團

蘇 軾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

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石路縈迴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

孫登①無語空歸去,半嶺松聲萬壑傳。

寒 夜

杜 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①孫登:三國時期魏國隱士。

從兩首詩的內容看,在古代文人眼裡,“茶”已經不僅僅是飲品,還有更多的寄託。這種寄託是什麼?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答案】蘇詩中作者借品“茶”表達寄情自然山水的個性和灑脫飄逸的情懷;杜詩以茶待友,既寓君子之交淡而有韻的特點,又表達了詩人在清寒之中清高自守的情懷。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3.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別董大

高 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問題:這首詩使用什麼表現手法?體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反襯;哀景襯壯情。體現了詩人樂觀豁達的胸懷,對友人的真誠情誼。

【解析】這兩首詩是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後,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作者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沒有因此沮喪、沉淪,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作者豪邁豁達的胸襟。

4.白居易的《村夜》詩,分析這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情緒?

《村夜》

霜草蒼蒼蟲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

月明蕎麥花如雪。

【答案】這首詩抒發詩人由原先的孤獨寂寞,到獨出門後去排遣煩悶,看到了明麗景色而感到特別喜悅的感情變化。

【解析】第一步,找出詩中所描寫的主要景物,“霜草蒼蒼”、“蟲切切”;“月明蕎麥”、“花如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5.閱讀宋詩,回答問題

春日登摟懷歸①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遙清渭②,沉思忽自驚.

【注】①此詩約作於980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②舊業,這裡指田園家業。清渭,指渭水。

從首句的“聊”到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請聯繫全詩進行分析。

【答案】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閒情,卻觸景生情,聯想起家鄉(第一步),當他從鄉思中醒悟,發現自己身在異鄉,心中不由一驚(第二步)。這前後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第三步)。

【解析】在分析詩中描寫的意象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融於這些意象中的思想感情。

6.【2017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Ⅲ】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長恨有風情②,十首秦吟近正聲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來源:學.科.網Z.X.X.K]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紳,即詩中的“老元”“短李”。李紳身材矮小,時稱“短李”。②長恨:指作者的長詩《長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諷喻組詩《秦中吟》。正聲:雅正的詩篇。④伏:服氣。

請從“戲贈”入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度。

【答案】①詩人戲謔友人,誇耀自己,通過詼諧的態度表現出對文學成就的自得;②詩歌並非全是戲言,也透露出一絲對自己現實境況的無奈與自嘲。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7.(2018屆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開學質檢)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小題。

客 遊

李 賀

悲滿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謁承明廬,老作平原客。

四時別家廟,三年去鄉國。

旅歌屢彈鋏,歸問時裂帛。

一、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詩標題“客遊”表明詩人客居他鄉,藉此詩表達思鄉懷人之感。

B.首聯寫眼前現實,其中“悲滿”一句寫遠行千里內心悲傷,“日暖”一句寫眼見日光曬暖石頭,增添思鄉之情。

C.首聯中的“暖”字與“悲”字形成鮮明的對比,表明在客居他鄉的遊子心目中,離家是悲傷的,而故鄉則永遠是溫暖的。

D.頷聯上句中“承明廬”指代當政者,“不謁”表面上表達自己的清高,因此只能作“平原客”,其實暗含不被賞識重用、壯志難酬的鬱悶之情。

E.尾聯的“屢彈鋏”意為自己雖然不能返家,卻可以像馮諼那樣彈唱悲涼慷慨的劍歌,並且還可以“時裂帛”,在憂傷中仍不乏豪放灑脫之情。

【答案】BE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解析】B項,“眼見日光曬暖石頭”錯誤,“日暖南山石”是運用虛寫手法表現詩人的情懷,是作者想象中的內容,詩人想象家鄉溫暖的太陽照耀在南山的石頭上,不是實寫。E項,解釋錯誤,“屢彈鋏”的意思是自己只能像馮諼那樣彈唱失意的劍歌,“時裂帛”表達的則是歸鄉不得、聊且借信表達思鄉思親的情感。

二、杜甫《春望》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中的“書”,與本詩尾聯中的“裂帛”,都指家信,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情感的異同。

【答案】二、同:二者都表達思鄉、思親之情。

異:杜詩表達身在他鄉、處於逆境中憂國、思家之情;李詩寫入朝無門、為官無望、只好時時想寫信告訴家人自己就要回家,表達壯志未酬、落魄悽苦的悲慨之情。


8.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問答問題。

[正宮]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

說與你尋不得也麼哥,尋不得也麼哥,卻原來依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依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答案】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

【解析】在分析詩中描寫的意象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融於這些意象中的思想感情。

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鍾陵禁菸①寄從弟

李中

落絮飛花日又西,踏青無侶草萋萋。

交親書斷竟不到,忍聽黃昏杜宇啼。

【注】①禁菸:指寒食節,這一天,家家禁止煙火,進行祭祖、踏青等活動。

試分析詩歌結句是怎樣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

【答案】古人多用杜鵑啼鳴表示思鄉,黃昏時分,杜鵑哀啼,自然引發詩人思歸之情;“忍聽”,即“不忍聽”,表現了作者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愁情。

2020年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必考題型之思想感情


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問題。

從軍行七首(其三)

王昌齡

關城①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②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③。

其 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⑥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①關城:指邊關的守城。②雲沙:像雲一樣的風沙。③龍荒:荒原。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種工藝品。⑤紫薄汗:駿馬名。這裡指將軍騎的馬。⑥明:明白地訓示或告誡。敕:專指皇帝的詔書。

一、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關城榆葉早疏黃”點明地點和時令,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邊地的荒涼景象。

B.“日暮雲沙古戰場”用意象“日暮雲沙”,比喻古戰場的暗淡無光與破敗。

C.“碎葉城西秋月團”通過營造和烘托戰場的氣氛,暗示將軍關注邊塞安危。

D.“辭君一夜取樓蘭”寫出了將軍率兵奔赴邊關殺敵的神速和氣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項,比喻的說法錯誤。

二、這兩首邊塞詩所表達的感情有什麼異同?

【答案】同:都通過對邊塞戰場荒涼景象的描繪,讚頌了邊關將士英勇無畏、殺敵報國的英雄氣概。

異:第三首還表達了詩人對邊關將士特別是戰死沙場的將士們的愛護與同情;第六首則通過描繪將士們英勇無畏為國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詩人對國家強大國勢與軍力的自信與自豪之情。


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①。

【注】①卻關:打開門閂。

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不繫船”的無心;釣魚灣的恬靜;春風“吹”的生氣盎然。詩人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風景畫:村莊、柴門、小船、兒童……靜中有動,動中見靜,一切都很和諧而富有詩意,使人感受到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流露出了詩人悠閒自得、恬靜閒適的思想情趣。

【解析】臨水的村莊,掩著的柴門,疏疏落落的籬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盪的小船,奔走的兒童。還隱約可見一位翹首拈鬚、悠然自得的詩人形象,領略到他那積極樂觀的生活情趣和閒適舒坦的心情。描繪了水鄉寧靜、優美的景色,使人感受到濃郁、和諧而富有詩意的鄉村生活氣息。

1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題目。

憶王孫 春詞

李重元

萎萎芳草憶王孫①,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注】①王孫;本指貴族公子,此處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選取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營造了什麼樣的氛圍?(4分)

【答案】作者精心選取了芳草萋萋、楊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種意象。這些意象的組合營造出暮春時節令人傷感的氛圍。

【解析】讀這樣的詞,應當是回味大於思索,聯想重於分析。這樣可以得到比幾句詞的字面意義更多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