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1986年,考古隊員在內蒙古的一座墓穴中進行清理發掘的時候,發現了墓主是一對很奇特的年輕夫妻,之所以說他們很奇特,是因為這對小夫妻都帶著黃金面具,再看他們身上穿的衣服以及佩戴的首飾,全部都是金銀、玉器、瑪瑙、珍珠和琥珀等等,打眼一看就是貴族出身。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而出土的墓誌銘揭開了這對夫妻的身份,原來他們是遼朝的陳國公主和駙馬蕭紹矩。這樣一說出來,可能很多人感覺比較陌生,畢竟遼朝歷史上出名的人物不多。所以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身份。

陳國公主是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的女兒,而耶律隆慶就是遼景宗和蕭太后的次子,耶律隆慶娶了親外甥女蕭氏為妃,蕭氏是耶律隆慶大姐耶律觀音女與蕭繼先的女兒,當初蕭思溫沒有兒子,只有幾個女兒,所以蕭思溫的第三女也就是蕭太后讓蕭繼先做了蕭思溫的養子來承嗣。然後蕭繼先又娶了蕭太后的長女觀音女為妻,生下了蕭氏。

蕭氏嫁給舅舅耶律隆慶然後生下了陳國公主,等陳國公主及笄後就嫁給了蕭紹矩。而蕭紹矩是蕭太后族弟的兒子,也是遼聖宗第二任皇后蕭菩薩哥的哥哥。所以蕭紹矩算是陳國公主的舅舅,雖然不是親舅舅,但是一直以來,耶律皇族向來和蕭氏家族聯姻,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都是比較近的,無論是從母親那一邊還是從父親那一邊都能扯上親戚關係。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陳國公主出生於1001年,當時正是陳國公主祖母蕭太后攝政時期,雖然遼聖宗已經三十歲,但因為蕭太后的眾望所歸,所以遼聖宗並未親政,直到八年後蕭太后歸政於遼聖宗,然後兩個多月後蕭太后去世。

遼聖宗雖然親政了,但是其政治手腕遠不如蕭太后,甚至連自己的弟弟耶律隆慶也不能完全控制,三年後被封為秦晉國王,而耶律隆慶的女兒陳國公主也從太平公主改封為越國公主,陳國公主這個封號是死後追封的。等到陳國公主及笄後,就嫁給了舅舅蕭紹矩,當時的蕭紹矩應該比陳國公主大個十歲八歲的。

兩人婚後的感情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兩人的婚姻應該沒有持續多久,要知道陳國公主是1018年去世的,去世的時候年僅18歲,而蕭紹矩死在陳國公主前面,所以兩人的婚姻頂多只有兩三年。

死後,兩人合葬在陳國公主墓中,位於現在的內蒙古青龍山鎮,這一帶應該是有不少遼朝皇族的墓葬。1986年,青龍山鎮有一個地方準備修建一座水庫,然後就發現了這座公主墓,內蒙古的文物考古人員迅速介入,對其進行考古發掘,驚喜的發現該墓穴並沒有被盜過。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之所以說驚喜,是因為遼朝的很多皇陵在遼朝滅亡之後就開始遭到盜掘,金朝攻滅遼朝後就進行了大規模的盜墓,金朝之後,遼皇陵被盜的情況也依舊猖獗,就說陳國公主的祖父和祖母的遼乾陵,就曾數次被盜。

遼乾陵中埋葬的可是遼景宗和蕭太后,經過數次被盜後,如今到遼寧去看,只能看到一片荒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遼乾陵中的一些文物逐漸現世,其中有一件是蕭太后身上的黃金壽衣,其價值更在金縷玉衣之上。

只可惜遼乾陵已經數次被盜,地宮早已經被洗劫一空,什麼寶貝都找不到了,不僅僅是遼乾陵,大部分遼帝陵都已經被破壞殆盡。好在1986年發現陳國公主墓並沒有被盜,考古人員進入之後,發現裡面的陪葬品相當的精美華貴。各種精美的金銀玉器、珍珠瑪瑙、琥珀水晶、陶瓷木器等等多達三千多件,應有盡有。

年僅18就去世的陳國公主,為何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陳國公主和蕭紹矩依偎這躺在那裡,兩人的枕頭是銀製的,衣服是銀製的,靴子也是銀製的,兩人都帶著黃金面具,其他的各種配飾都是皇家專有的佩飾,總之,呈現出既富又貴的景象。墓穴中的壁畫也是很珍貴的文物。

不可否認,陳國公主墓的出土時相當重要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不過讓人奇怪的就是,為什麼他們死後會戴著黃金面具呢?雖然沒有別的皇陵發掘來做參考,但大致可以判斷出這是遼朝喪葬的一個習俗,黃金面具以及身上穿的銀製網格都是量身定製的,既可以保有原有的身材樣貌不變樣,也能最大程度防止屍體腐爛。

不過我們也能看出,這樣的喪葬習俗大約只有貴族尤其是皇族才有資格和實力來實現,畢竟這是需要花很多很多錢的,遼朝的百姓是不可能負擔得起的,他們就是進行一般的樹葬,先將屍體放在樹上自然晾乾,然後再放進墓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