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臭蒿好嗎?有什麼價值?

用戶3688754005558


臭蒿即黃花蒿,並不是青蒿。黃花蒿才能提取青蒿素。但從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至1975年的近400年的歷史中,所提的青蒿( 又名香蒿,)一直被尊為正品 。青蒿:又名香蒿。為菊科植物青蒿的全草。不含青蒿素。但目前除提取青蒿素在使用黃花蒿外,中藥依然沿用青蒿入藥。

  過去,黃花蒿( 又名臭蒿)臭(在這裡讀音xiu)蒿1973年初,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等研究發現黃花蒿中提取的的結晶有很好的抗瘧作用。後經著名分類專家吳徵鎰教授鑑定,定名為菊科蒿屬大頭黃花蒿。因此,他們將該結晶命名為黃花蒿素。黃花蒿又名臭蒿、苦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全草。商品均以色青綠、乾燥、質嫩、未開花、氣味濃郁者為佳,含青蒿素。黃花蒿始有名。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中文版中藥書籍中的藥用“青蒿”只有一種,即青蒿( 香蒿),在發現青蒿素以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出版的中藥書籍將入藥“青蒿”改為:“包括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和黃花蒿( Artemisia annua L.),兩種均可入藥”。

  另外,牡蒿為菊科植物牡蒿的全草,在江蘇、上海、四川等地藥材市場上作“青蒿”使用;茵陳蒿為菊科植物茵陳蒿的全草,東北地區常作“青蒿”入藥。

在以上提到的幾種蒿草中,只有黃花蒿能提取青蒿素。

我們現代不少中醫生開方提筆寫茵陳幾克,並驕傲的認為他能提取世界知名的青蒿素。真正能提取青蒿素的黃花蒿過去並不入藥,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秋天牧童們割的易燃柴蒿就是黃花蒿,自然,此時的青蒿過了春天也開始猛長起來到了秋天和黃花蒿一樣都變作牧童砍刀下的柴蒿,但是春天採茵陳(青蒿)時,是絕不採黃花蒿的,藥農給採茵陳的人叮嚀就是不要把苦蒿(黃花蒿)幼苗採了,認為他是不能入藥的,現已給了糾正,即黃花蒿也可入藥了。

黃花蒿與茵陳蒿在形態方面的鑑別。見下圖

圖1、2、3為臭蒿;圖4、5、6為茵陳蒿








李伯禺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根據當時的老人描述,那個時候他們就會把臭蒿做成湯,因為這樣的話可以把它的臭味給去掉的,所以只能夠用來充飢,可是現在在農村已經有很多人不吃了實在是可惜了,前一段,婆婆就用臭蒿做了一次煎餅,據說可以治療咳嗽,效果真的不錯,吃起來還是很好吃的,大家有時間可以在家裡試一下!


標峰理評論


三月的臭蒿不太好,臭蒿也叫黃蒿,因七八月間成熟時有臭味而得名,臭黃蒿,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從臭黃蒿中提出青蒿素而被人們廣為知曉,我們這裡通常把黃蒿,白蒿(茵陳),艾蒿(艾灸用也入藥)在四月前通稱為青蒿,可作為野菜吃,黃蒿不入藥,現在七八月份的黃蒿用乙醚可浸出青蒿素,也算是能入藥了。茵陳,艾蒿一直是入藥的


門泊東吳萬里船


有些植物提取出來汁液,臭蒿本身中藥,泡腳驅蚊子,殺茵作用,秋後收割最好!


gedjhoopbnm


我記得老中醫這樣說過: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砍倒當柴燒。就是說:正月的蒿是茵陳。二月的蒿不能成為藥。三月只能燒柴了。看你們說的你一樣,疑惑!


瞭望878


"三月茵陳四月蒿,說以後世要記牢,三月茵陳治黃癆,四月青蒿當柴燒”。


小東門羅氏三爺981


大自然回潰給人們的天然降內火的神奇藥,


一花一點


氣味不好,很難聞,但是有藥用價值,清熱解毒利溼退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