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年輕人總幻想未來老了,約上幾個老姐妹住同一個養老院,每天打打牌嘮嘮嗑,安享晚年。

但真正逐漸衰老的父母,他們的想法是怎樣呢?

01


最近小e看到一個帖子:父母原來這麼抗拒養老院。

起因是網友和媽媽聊起養老問題時,隨口就說:“以後如果我工作或者遠嫁了,照顧不了你們,你們也可以去養老院啊。”

她的媽媽忽然帶了點哭腔:“只有沒有子女的才會去養老院。”

這位網友發帖原意是說自己媽媽想太多,結果評論區裡大家都表示理解。

“大人也會覺得沒面子,養老院再好,在別的老人看來就是沒人管才去住的。”


“養老院和孤兒院,沒有本質差別,都是變相的拋棄。”


“養孩子這麼大,誰不願意享受天倫之樂啊?”


“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如今社會壓力很大,加上獨生子女的人群眾多,很多家庭上有四個老人,如果靠年輕人來維持整個家庭運轉,這並非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照料服務的養老院,似乎成了最合適的地方。

漂泊在外的遊子,對故土總是眷戀;遲暮的老人,總渴盼落葉歸根。中國人對於“家”,素來有很深的感情,也許年輕人很難設身處地去代入上一代人的內心。

我們幻想的晚年快樂生活,只是因為我們現在能跑能跳、無病無災。

許多父母退休後選擇去養老院,只是因為愛孩子而已。

02


許鞍華執導電影《桃姐》,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電影伊始,羅家的傭人桃姐輕車熟路地逛著菜市場,同小攤販討價還價,她照顧羅家兩代人統共60年了,終生未婚。

“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隨後鏡頭一轉,桃姐中風癱瘓在床。忙於工作的羅家少爺羅傑,無暇照料這位與他感情深厚的僕人,於是將她送進了養老院。

這座羅傑千挑萬選的養老院,大廳裡排布著一個個單間,是用板子隔開來的,狹小逼仄,夜裡鼾聲呼吸聲此起彼伏,毫無隱私可言;桃姐愛整潔,每次上廁所總會挨著打開一扇扇門,再嫌棄地關掉,實在沒有選擇了,只好用紙堵住鼻孔,好不容易拉上了褲子,未分男女的廁所外晃過一個老頭,嚇得桃姐打個冷顫。

“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令小e印象最深的場景,是一位婆婆去世後,她的女兒來辦手續,哭得死去活來,而旁邊是兩位老人下象棋,還有看熱鬧的女人嗑瓜子。

《桃姐》並非抨擊人情冷漠,而只是用旁觀到近乎刻薄的視角,來記錄了這些尋常小事——當年輕人未能感知老去,就無法體會的心酸與淡然。

03


小e外婆和桃姐的命運有些相同,生下5個孩子,辛辛苦苦拉扯起一個大家庭,一直操勞到60多歲,有天在飯桌上她忽然端不穩一個碗,預告著在那之後不久她就中風了。

幸運的是,外婆有5個孩子,每家每戶輪流住一年;不幸的是,每個孩子都各有工作與家庭,實在照顧不周,外婆獨自上廁所又摔骨折了。

請保姆一個月幾大千,外婆又嫌貴,在她去世前兩年,她被送去了養老院。

“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那是一套私人住宅,除了客廳全是一個個小房間,肯出錢的就單住一間,不肯的就兩三個老人合住,旁邊再設置一張護工的陪床。

尿的羶味,藥的苦味,匯成了我們俗稱的“老人味”,讓人感到暮氣森森。

家人看望外婆時,她總是笑得滿臉褶子;家人離開後是何場景,小e無從得知。只知道每次放假回家去養老院時,就聽說隔壁床哪位老人又過世了。

死亡,是養老院中最尋常不過的事情。

04


電影《桃姐》中,除夕夜香江煙火燦爛,養老院主任問桃姐:“你的家人呢?”

縱然羅傑時常前來看望桃姐,她的表情還是慢慢放空,沒說出話來。

無論是影片中的桃姐,還是小e的外婆,或者千千萬萬老人,哪怕兒女環伺,養老院的生活仍不如年輕人預期那般美好,比如住宿環境、頤養條件、人文關懷,這些在我國尚在起步。

“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上海是全國首例推出養老機構的監測體系的城市,在2019年調查結果當中,572家養老機構僅有123家取得“優秀”,此外還有24家“較差”。

脫離上海代表的一線城市,在二線、三線及更多底部城市而言,現狀不得而知。

2017年,我國二胎政策開放,但效果並沒那麼顯著,恐婚恐育甚至成為年輕人日常焦慮,老齡人口的佔比隨之逐漸走高。據最新數據統計,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在這樣的龐大數字之下,養老服務走向完善是大勢所趨,但理性地說,建成羅馬並非一日之功。

“以後約上姐妹去住養老院”,年輕人,當你老了就會打臉了


“養老院那麼多同齡人,你們一起作伴多熱鬧。”


“護工比我們都專業,養老院其實挺好的。”

當我們無心講出這些話時,也許已經成為父母自卑怯懦的理由。

父母只是走過比我們更長的歲月,但他們同我們一樣,仍然害怕衰老、孤獨以及死亡,只是太害怕成為孩子的負累,這些情緒很難宣之於口。

比起上帝視角,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平行地去看待父母,尊重他們的意願,不要讓他們在安享晚年的時候變得太“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