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是個追求精緻生活不顧現實而又不得不接受現實的胖子,是個矛盾體。他的文學作品寫的大多是批判現實,說到了生活方面人的貪慾和自私。他的作品也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從現在的角度個人挺喜歡他,一個可愛又精緻的胖子,雖然也是月光族,但是有個達芬奇的畫掛在牆上,有個拿破崙的雕塑放在書桌上,更何況大文豪雨果是他的好友,就已經很知足了。巴爾扎克自稱:“拿破崙沒有用劍完成的事業,我要用筆來完成”。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

他是為了金錢和地位才去寫作,他想擁有自由和尊貴的生活方式和儀式感,可是現實是在他出生法國大革命後致富的資產階級家庭,因為他的父母生活不美滿,所以他的童年並不美好。

在大學時候他學的是法律,他的父母也想讓他畢業了成為一個律師,以後可以找到既體面又能朝九晚五的工作,可是他的內心還是想搞文學創作,遨遊在文學的海洋,他在法律窗口窺見了巴黎社會的種種奧秘,看到了繁榮景象下的罪惡,為未來的創作積累大量素材。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

他的《人間喜劇》,沒有多麼高大上的修辭,什麼插入詩句,就是單純的描述當時的社,只有市民和貴族們的婚姻、金錢,人與人之利己算計的關係。用可信的故事和人物就能直接擊中人的內心。

他就想深入扣出人的本質,自私。自私在那個資本主義勃興的年代裡,最表象的體現是金錢與地位。金錢和權力決定了人的價值。人人都比較焦慮,都是富有知識、擁有金錢、擁有地位的心思,可是現實卻是欠了一屁股債,啥也沒有。或像巴爾扎克本人一般,要爬上上流社會的圈子而受盡了苦難。《人間喜劇》名曰“喜劇”,是巴爾扎克對他所生活的時代的嘲諷和戲謔。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

他也渴望著的只是那種不計成本,沒有條件的,單純的愛。他也想要地位金錢,和不朽的傳說。她的母親並不理解他,也許到最後也未曾理解她自己的兒子。她只希望巴爾扎克成為一個老老實實上班領薪水的公務員,她並不認為文學創作,寫那些破爛文章有任何價值,當然不能直接帶來金錢和地位的一切事物在他母親那貧乏和短視的暴發戶思維裡,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這一點上,他母親不如他的妻子,漢斯卡伯爵夫人。漢斯卡伯爵夫人出現在巴爾扎克生命的晚期,他已經顯現出了他的價值,“死後,大家會稱頌我的天才,並且你會擁有大筆的財富。”,漢斯卡伯爵夫人自然深知這一點,她像一個最精明的股票投資人一般,用她天才般的女人的直覺,和編織出的美麗幻夢,做了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的寫作活動一方面希求母親對他的認同和愛,另一方面,他渴望獨立,擺脫母親對他的束縛,他將對母親希求不得的愛,轉移到其他年長的女性身上,如伯尼夫人,她真正的愛著巴爾扎克,資助他的寫作和生活,理解他在精神上對自由的渴望,甚至容忍他與其他女人的情事。巴爾扎克簡直就是個孩子,他可以在她面前去堂而皇之的追求另一個女人,可以不必對她撒謊,真實的表達他對那些女人的愛戀。巴爾扎克當然愛著伯尼夫人,這樣的感情,與其說是對一個女人的愛,倒不如說更像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撒嬌、依戀和無所顧忌。

他粗鄙無禮,肥胖醜陋,卻有一股英雄主義的氣質,一種屬於浪漫主義的豪邁。而天才與凡人的區別,便是天才能鼓起勇氣面對一切即將到來的千軍萬馬,他的激情能使他忘卻自身的恐懼和怯懦,而凡人只能龜縮一隅,停滯不前。拿破崙用他的劍,刺穿了屬於貴族的舊歐洲,而巴爾扎克則用他的筆,將他所屬的時代記錄了下來,成百上千的曾經存在過的人物復活了,一個時代留存在人類的記憶裡,如此生動,就像發生在昨日。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

奢華的生活,寫作的熱情,對女人的追逐,都只是巴爾扎克瘋狂激情的衍生,這種人,一旦生活歸於平庸、寡慾清心,還不如叫他立刻去死。而金錢只是追求激情的一個手段,為了滿足自己,為了能獨立生活,他年輕的時候便開始夜以繼日的按照市場需求寫作,這種寫作並沒有毀了一個文學天才,反而成就了他獨特的現實主義寫作風格。巴爾扎克用他灰撲撲油膩膩的賺錢心態,以及絲毫不關心人類而以此為趣的寫作方式,使他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成為一個觀看者,記錄者,嘲笑者。他肆意的擺弄、捏合筆下人物的命運,猶如紙上的上帝,以萬物為芻狗,造出一幕幕人間悲喜劇。他混亂的經濟、情感生活造就了他的文學才華,文學才華的變現進一步加劇了他生活的混亂。

對一切毫不在乎、卻也深深熱愛著一切的巴爾扎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混亂也華麗,戲謔而悲哀,粗狂又浩蕩,巴爾扎克身上有太多的矛盾和秘密。唯一確切的是,他的母親,陪伴他到了最後。

現在的人也很矛盾不是嗎,不過了解完巴爾扎克感覺挺舒服,他挺可愛的,活成了真正的自己。自己想要什麼就去追尋什麼,不想要的就去批判,狠狠的批判,最後還能成就自己。感覺這生活就很有主動性,很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