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兵連大概有多少人?需要注意些什麼?

期欺悽


新兵連的人數會因具體兵種的不同有所不同,但是人數還是比較多的,一般情況也有一百多人。

一、新兵連人數問題

以前的部隊,以陸軍為例新兵訓練是以營為單位,組建新兵連,會安排某個連隊的副連長、某個連隊的副指導員,擔任新兵連連長、指導員,也就是說整個營裡面的新兵共同組建一個新兵連,一般會有4-5個排,也就是說每個連隊有1個新兵排。

這樣每個連隊差不多有30-40個新兵,新兵連總共人數在150-160左右。

現在陸軍採取的先訓後補的方式,先統一組織訓練,然後補充到部隊中去,這樣的新兵連一般人員也在100左右。

二、要儘快適應部隊生活

這個一開始我們剛去的時候,還是會有新鮮感的,覺得部隊裡面每天的生活也比較有意思,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逐漸地感到疲憊、枯燥、乏累等等。

但是我們要儘快地適應進來,當然部隊也不會給我們多少適應的時間,更多的是你自己要調整好自己,調整好心態、狀態和姿態!

還有要適應身體的疲憊感,要知道,在最痛苦的時候也是進步最快的時候!

三、要保持積極向上

之前我說過很多遍,就是部隊真的不是影視劇那樣的,是很接地氣的地方,不要想那麼多高大上。

不要一進入這樣的環境,就覺得自己不適合,有啥不適合,適合都是慢慢磨練出來的。

部隊是在逼著我們成長和進步,但是你也要保持積極上進的思想,雖然有時候也會波動,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大方向我們要那準。

也要給自己定個切實可行的目標,為之而付出努力,有了個方向、有了牽引,就會好很多。

四、注意防止傷病

這個也是需要提醒的,在新兵階段應該說我們訓練還是比較講究循序漸進的,但是因為孩子們在入伍前,身體素質整體上偏弱,一下子加大訓練強度身體會勞累,然後在這種狀態下有可能產生傷病。

這方面我們一定要注重一開始的熱身和之後的放鬆,有些時候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不要太超出自己的負荷,努力是一方面,保護好自己也是一方面,等自己適應進來,然後再加大強度。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起步一二一


說說我當兵時的新兵連吧,我是2000年年底入伍的,直接從大西北坐了三天的綠皮火車到祖國的廣西。部隊是某航空兵師場站,我們班是四班一共有十三人其中除了班長是老兵,其他都是剛剛入伍的新兵蛋子,全連是100多人(具體不能太細了)。剛到新兵連時切記話不要太多不要油嘴滑舌和連排長及班長說話要有禮貌,最要緊的是要聽從指揮該做的不能做的一定要牢記,不要和班長去頂嘴那樣吃虧的只能是你自己因為部隊最忌諱的就是新兵和班長頂著幹。轉眼快二十年過去了,而我也退伍十年了,時間過的好快總覺得當兵的日子就在昨天,忘不了自己穿軍裝的樣子,戰友們你們還好嗎?



我的軍旗1


可能每個年代的部隊新兵連都不同,我來談談個人經歷,讓你大概瞭解一下部隊的生活,我是11年的時候當兵,當時我還是新兵的時候,新兵連人數就不方便說了,作為新兵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挺多,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1、嚴格遵守部隊的紀律,很多新兵剛去部隊的時候,都不適應,感覺部隊的條條框框太多了,這是很正常,部隊是一個講紀律的地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部隊有很多條例條令,《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等等。

2、聽班長的話,去了部隊班長的命令就是天,很多事情只有班長同意了你才能去做,就算是排長親自過來找你去幫忙,班長不點頭,你都不要去。

3、講禮節禮貌,這一點當過兵的都非常清楚,新兵遇見老兵要主動問好,遇見幹部要敬禮,有其他老兵、班長進入班裡要起立問好。

4、練好體能,新兵連現在已經是6個月時間,有更多的時間去適應部隊的生活,體能要加強練習,因為下連之後,你將跟著老兵一起訓練、生活,必須要趕上老兵的步伐,不然會被練得很慘,特別是五公里。

5、主動幹活,要做一個聰明的兵,很多事情班長教過一遍會了之後,就不讓要班長反覆強調,衛生打掃,內務整理上要手腳麻利,做一個勤快的兵,誰都喜歡要。

6、要多表現,贏在起跑線,部隊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特別是在新兵連的時候,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想要在部隊有所作為,那就要抓住能展現的機會,比如說:指揮唱歌、新聞點評、出公差、出板報、新聞投稿、在大會上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這些都是非常容易讓別人記住你,認識你。

最後總結:新兵在部隊就是要多幹活、多表現、多學、多看、多聽、嚴守紀律、搞好軍事訓練,不斷提升自己,想要在部隊長期發展就要早做準備。


制空少年


新兵連人數有多有少,基本上是一百一二十人。我那時當兵只有三十來人,也叫新兵連,沒有排長,沒有班長,只有軍區的一位參謀教點軍事和內務。從頭到尾也就個吧月。只不過下單位的前幾天,司令員帶五六人來到了連隊,聽了我們的發言,點了十個人到了司令部,其餘都分到了農場,後來轉了武警。至於要注意什麼,除上面多位回答的外,我要補充一點,那就是膽大心細,大毛病不犯,小聰明還是要點的,要不然默默無聞,沒有人關注你,那就只能哈哈了!


少志未酬夕陽勝血


一個新兵連大概有多少人?需要注意些什麼?

恭喜這位同學即將加入解放軍,成為最可愛的人。

在我國解放軍中,一個班10名戰士,一個排三個班,大約有30到45人,一個連三個排,總共有120到150人。這是最基本的編制,新兵連既然是一個連,自然也是100多人。

在新兵連,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就這樣幾點:

1, 嚴守紀律,不搗亂。鐵的紀律是建強軍打勝仗的基本,這一點必須遵守,誰也不能違背。

2, 服從命令聽指揮。別以為班長只是比你早來幾個月的老兵,聽班長的準沒錯,朝夕相處,一切都是他教的。

3, 思想上、行動上,與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積極適應軍營生活。

4, 注意提升體能,多給自己加壓力加擔子。

這就是新兵連裡需要注意的問題了。

說到這裡,我給你再講一個我軍歷史上最優秀最悲壯的一個英雄連——劉老莊連。

劉老莊連是新四軍第3 師 7 旅 19 團 2 營 4 連,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目錄。只可惜他們的事蹟,除了解放軍,知道的人很少很少。

皖南事變後,為了加強新四軍的兵力,蘇北一帶活動的八路軍第五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下轄第七第八第九三個旅。所以,在第三師,大部分都是從北方來的八路軍。

1942年到1943年,蘇北抗日根據地逐漸成為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蘇北抗戰越來越困難。1942年年底開始的大掃蕩,在蘇北持續半年之久,給我抗日軍民造成很大困難。也湧現了大量抗日英雄團隊。

1943 年 2 月,日軍第 17 師團和偽軍在蘇北淮海區一帶“掃蕩”,尋殲新四軍。3月 16 日,日偽軍 1000 餘人分兵 11 路,合圍進駐在梁岔一帶的新四軍 3 師 7 旅 19團 2 營 4 連等部,企圖以鐵壁合圍殲滅這部分新四軍。4 連等聞訊迅速轉移,跳出了日軍包圍。日偽軍窮追不捨,跟蹤追擊。17 日,4 連在漣水縣老張集和朱杜莊一帶和敵人遭遇,激戰半日,在黃昏時突出重圍,轉移到劉皮鎮劉老莊一帶。

18日凌晨,日軍逼近,連長白思才趕快安排群眾有序撤退,並且帶兵構築陣地,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敵人的第一次衝鋒,丟下十幾具屍體後宣告失敗,而4連無一傷亡。

本來,打退敵人第一次衝鋒,我軍應該撤入村莊,依託房屋院牆等物進行固守,不管怎樣總比在村外開闊地有利得多。可是,村中還有不少百姓沒有撤退,4連只能繼續在村外阻擊日軍。

敵人並不是想象中那樣簡單,帶隊的是日軍17師團的一名團長,名叫川島。第一次衝鋒被打退,川島立刻下令各路掃蕩部隊集結,不多久1000日軍和600偽軍就把劉老莊圍了個水洩不通。這些日軍帶著有山炮、九二步兵炮、迫擊炮和擲彈筒等重武器,劉老莊連凶多吉少。

第二次衝鋒,日軍投入了10多挺機槍發起進攻,沒想到我4連戰士使用了槍榴彈,日軍幾個火力點被端掉,日軍進攻又被打退了。

可惜的是,我軍的子彈快要用完了。白思才只好命一排排長尉慶忠帶領突擊小組去日軍屍體上取彈藥。彈藥取到了,可是尉慶忠也犧牲了。

接下來的兩次進攻,4連的傷亡不斷增長,但抵抗依然很頑強。輕傷員包紮好繼續作戰,重傷員也幫著戰友壓子彈遞手榴彈。日軍再次被打退。

川島覺得,4連已經瀕臨絕境,派一名偽軍去勸降。偽軍在陣地前還沒說完話,直接就被打死了。川島惱羞成怒,集中了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擊炮、擲彈筒,向 4 連陣地猛烈轟擊,遮天蔽日的炮火,很快把4連吞沒了。

到下午,戰鬥已經持續了十個多小時,與敵人苦戰多時的戰士們,還沒有吃一粒飯,喝一滴水,個個筋疲力盡,乾裂的嘴唇冒著血絲。連長白思才和指導員李雲鵬再一次清點部隊,發現戰士只剩下 20 多個了,並且大都負了傷,槍彈以及手榴彈幾近打光。

最後的時刻到來了,白思才命令剩餘子彈集中給重機槍使用,輕機槍全部拆散,步槍拿下槍栓裝上刺刀,準備進行肉搏戰。

夕陽下垂之時,日軍發起了第五次進攻,並湧到了 4 連的陣地前沿。白思才高喊一聲“殺啊!”“嚯”地躍出戰壕,李雲鵬揮動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緊隨白思才衝了上去,在一片氣壯江山的喊殺聲中,戰士們端起刺刀,一躍而出,與敵人開展了白刃肉搏。戰士們的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小鍬砍,小鍬砍斷了,就用雙手掐,手臂負傷了,就用牙齒咬……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白刃肉搏後,4連的壯士們全部倒了下去。

戰鬥結束後,川島發現,與他1600多精兵強將作戰的,只不過是一個只有82人的連隊。戰場上,新四軍沒有一個俘虜,全部戰死,而日軍損失更加慘重,170多人喪命,200多人受傷。當日軍準備尋找一些戰利品時,發現連一支完整的槍都沒有,全部被新四軍損壞了。

當晚,19 團 2 營 3 連連長霍繼光率部到劉老莊收斂埋葬 4 連戰士遺體。這是霍繼光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陣地上,硝煙還沒散盡,四處散著被砸壞的槍,很多戰士是和日本人抱在一起死的。4 連犧牲的本來是 82 人,霍繼光他們最後收葬的卻是 84 具屍體,因為有兩具把敵人抱的太緊實在分不開,只好將他們一起下葬。

有人想問,戰鬥經過這麼詳細,是誰講述的?原來,3連在為戰友們收屍時,發現了一名重傷的戰士。他的身上有三處彈眼,十幾處刺刀的傷痕,右臂也被炸斷了。他斷斷續續地講述完那場慘烈戰鬥後,還沒等得及人們詢問他的名字,就永遠地安息了。

當月的29日,新四軍 3 師黨委命名 4 連為“劉老莊連”,並將每年的 3 月 18 日定為 82 烈士殉國紀念日,同時命令以漣水獨立團 2 連全體指戰員為主體,組建新的 4 連。

目前,重建的4連駐紮在河南洛陽,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第 54 集團軍 127 師 379 團 4 連,他們還參加過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和1998 年抗洪搶險、2008 年汶川地震救援。

新四軍堅決的抵抗意志讓日偽軍心驚膽戰。戰後,偽淮海省省長郝鵬舉為向他的日本主子表“忠心”,針對這場戰鬥,特意“獻計”日本軍方: “與共軍作戰不能四面合圍,因共軍意志頑強,必遭猛烈反抗,圍攻者必遭重大傷亡而得不償失。”

令人遺憾的是,劉老莊82烈士只有17位留下真實姓名,65位無名英雄到底是誰?2011年《淮安日報》開始尋找劉老莊無名烈士的身份,最終只確定了其中9名。

另外56名無名烈士,就這樣長眠於地下,卻沒有人能知道他們是誰。


歷史知事


1.一個新兵連大概有多少人?

新兵連一般也是參照正規連隊編排,方便管理,陸海空和武警一個連隊分三個排、一個排三個班、每班10人(不含班長)。這樣算起來大概有[10*3+3(班長)+1(排長)]*3=104人。

2.需要注意些什麼?

新兵連是每個軍人從地方社會青年到合格軍人的第一所學校。主要分為懵懂期、適應期、磨合期和轉正期等階段。我認為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做好二次審查。從穿上軍裝起,我想每一個人都無數次想象過走進軍營的那一刻。到達新兵連都會興奮的睡不著覺,但不能太過高興,要調整心態迎接第二次心理測查、政治審查和體格複查,有一項不合格的要被退回的。

二是服從命令聽指揮。主要是服從班長的管理,班長被形象的比喻為“軍中之母”,所有的東西都是從班長那裡學來的,一切從零開始,只要用心去學習領悟,勤快肯幹,尊重領導團結同志,就一定能夠適應部隊生活,順利渡過適應期。

三是嚴格遵規守紀。軍隊是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從起床到就寢等一日生活等都有明確規定,要儘快克服自由散漫的習性 儘快融入集體生活中,大膽展現自己特長,給領導留下深刻印象,對以後下連隊有幫助,走好軍旅生涯第一步。






向後轉向前看


一般是幾十人至一百人左右。

新兵在新兵訓練期間應當注意:

一、刻苦訓練,不怕辛苦,俗語說的好“熟能生巧",只要反覆練,總會有收穫。只要你勤學苦練,即使效果不太理想,也會博得帶兵骨幹(班長)、幹部(排長、連長)的理解。你如果訓練成績差,又不苦練,那肯定會要捱整。

二、服從管理,尊重骨幹(班長)、幹部(排長、連長),團結同志,不要凡事斤斤計較,千萬不要頂撞骨幹、幹部。

三、嚴格遵守部隊的各項法規、制度,不要做違紀的事情。凡事多向骨幹(班長)請示、報告,注意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能自由主義,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四、平時注意勤快一點,樂於助人,搶著幹公差、勤務,別怕苦怕累,年輕人吃些苦不算什麼。

五、如果你有唱歌、跳舞、武術、講故事、說笑話等才能,就要在適當的場合表現出來,例如訓練休息時、節日文藝演出時。你有什麼專長,例如計算機編程、木工手藝、烹飪手藝,也要主動向骨幹、幹部報告,最好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例如《烹飪師證》、《計算機等級證》),這對你新兵訓練結束後分配到一個較好的單位有影響。


跪射俑



新兵連是一個在部隊裡臨時成立的機構,每年地方的招兵工作結束以後,分配到各個部隊的新兵到達駐地以後,會首先編入新兵連,進行一些隊列動作、基礎軍事技能等方面的訓練,考核合格後分配至各個連隊。新兵連一般人數不等,和正規連隊不同,人數會稍多,在一百多人,分為三到五個排左右。那麼剛入伍的新兵在新兵連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1.一切行動聽指揮。當你從地方到了部隊,你的身份就發生了變化,從一名普通公民成為了一名軍人,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適應這種身份的轉變,因為軍隊是一個特殊的地方,作為一名新兵,首先要牢記的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上級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讓做什麼堅決不做,不打折扣不講價。因為我們的軍隊從成立至今已經92年了,新兵連裡要求和傳授的東西,都是經歷了無數先輩們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對於一名新戰士快速適應部隊生活,儘快掌握軍事技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新兵,只需要服從就可以了,絕對沒有壞處。


2.積極參加各項活動。部隊是一個大熔爐,每一個人進入部隊,相信都是想在部隊裡有一番作為的,所以部隊裡的競爭也是十分激烈的,作為一名新兵,要想脫穎而出,不僅要在訓練上拔尖,還要各方面都要有突出表現才行,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比如計算機,寫作,音樂以及舞蹈等等,只要是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要認真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在眾多新兵中走在前列,成為一名優秀士兵。


3.平時做事要勤快主動。部隊裡什麼東西都講究整齊劃一,新兵要把在家裡的一些壞習慣徹底改掉,平時班裡的勞動要搶著做,連裡的公差要主動報名,內務衛生上要爭先,再做好自己的同時,要樂於幫助他人,不計較幹多幹少,牢記吃虧是福,每個班長都喜歡勤快主動的兵,多幹點絕對沒壞處,新兵一定要牢記。


4.合理的處理好和戰友的關係。現在的新兵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裡都是嬌生慣養,唯我獨尊,習慣了什麼事別人都要讓著我,照顧我的習慣,可是到了部隊,都生活在一個集體裡,平時在一起訓練、生活,戰友是最重要的一環,作為新兵,要懂得換位思考,遇事多忍讓,多包容,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在背後討論其他戰友,時刻牢記團結是第一位的。在部隊裡,沒有一個班長喜歡倒是非的兵,也不喜歡融入不了集體的兵。


5.要不怕吃苦,認真訓練。新兵連的訓練量不大,但是對於一名新兵來說,還是很有挑戰性的,光是隊列訓練,每天單調枯燥,很多人就忍受不了,可是如果你連隊列都走不好,即使下了連隊,也沒有人把你當一名真正的軍人來看的。此外,新兵連的考核成績直接決定你最終的去向,拳高部隊都想要訓練成績拔尖的兵,畢竟作為一名軍人,軍事素質才是體驗你價值的根本,再新兵連要針對自己的不足,及時向班長請教,自己利用業務時間加練,立力爭在新兵考核中取得好成績,對今後的個人發展也極其有好處。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新兵,在新兵連裡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這是你完成身份轉變,能否適應部隊生活的敲門磚,要想盡快的融入,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多做多練多學習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讓自己在部隊裡能夠脫穎而出,最終有一番大作為。


米曹說事


應徵入伍走向部隊前,第一道關口,即要嚴格接受新兵連的篩選與訓練。要問新兵連多少人,視培訓任務不同,大的百十號人,小者六、七十,一般100多人吧,老兵們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都知道。要問該注意些什麼,首先是不是合格一兵,是頂頂重要的。你的素質,合不合乎當兵標準,包括身體素質,政治素質,軍事素質,能不能符合部隊要求,說白了吧,是否合格一兵,全要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後,才能知道答案。達到了要求,發給你軍種符號,即可成為正式一兵;達不到要求,也不能勉強,政審要通過,身體要合格,訓練了才知道。具體來說:

適應能力很重要

經過了人武部門的嚴格審查,政審和身體條件,一般沒什麼,大體都能通過複審。重要的是,在家都是乖寶寶,在任性中長大,到部隊要過集體生活,一切皆要符合集體的標準和需求,都是整齊劃一的,兩個字,紀律。部隊不能沒有嚴明的紀律,否則就是一盤散沙,統一的標準,誰都不能例外。能不能適應,要不要服從,均由不得個人,比如頭髮要剪成板寸,這便是軍營的審美。說話不能細聲細氣,有什麼都要大聲喊報告,包括上廁所。不能帶手機,不管個人習慣不習慣,第一課講得就是服從。再有摸爬滾打,是否吃得了苦?夜間站崗害不害怕?把這些都加在一起,你是自覺還是覺得只有服從?關係你能不能真正建立合格一兵的標準。

與個人價值取向並無二致

有需要被尊重,渴望實現人生價值,建功立業,個人的價值從來都會被尊重,並且還會得到相當鼓勵。先來比一比,你是否最優秀。所謂強者自有強中手,面對失敗與挫折,年輕的你們,是否做好了心理準備?火熱的部隊,正像一個大熔爐,對所有人負責,都要鍛造成為一塊金子,無論你願不願意,被改變,會銼掉不符合標準的任何稜角,才會以部隊為榮,符合了有機會,你會贏得無尚榮光,在部隊發展不可限量。如果始終定位不準,即會被批評糾正,直到改正為止。只有真正搞好定位,知道自己位置,才能真正建立起並無二致的趨同感,那麼你才會如魚得水。原來這就是部隊呀,我喜歡。


魂舞大漠


“鐵打營盤,流水的兵”部隊每年都有大量士兵退伍,為保證部隊兵源,因此每年又要招收大量地方有志青年進行補充,但各部隊兵員人數補充不同,招收新兵人數也不盡相同。多的可以達到一百八十人左右,少的也有六七十人。需要注意什麼?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當過兵的都知道,新兵和老兵的區別。新兵連的鍛鍊主要是把一個從地方老百姓轉變成一個合格新兵的蛻變過程。而在新兵連裡所能學到的是最基本,最基礎的軍事常識和軍事技能。比如:新兵每天的生活歸納起來就是三件事,吃飯,站崗,訓練。隊列訓練,雖然動作簡單,但枯燥無味,目的就是培養士兵的服從意識,養成令行禁止。日常生活中還要要求被子要疊成豆腐狀,衣服要疊成什麼樣,包括如何站,如何坐等等,這是培養成軍人的良好形象氣質。更要熟練記部隊的條令條例,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另外新兵們還要進行政治學習,這主要是培養新兵的政治責任感和榮譽感。然後就是體能訓練(武裝越野跑,器械,格鬥等)和一些基本的單兵武器訓練了(輕武器射擊和保養等),訓練的強度也慢慢變大。三個月基礎訓練結束後,經考核合格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解放軍新兵。


軍隊中常有句話是“新兵下連,老兵過年”,這不是 “欺負”新兵的意思,主要是因為有新的“血液”來到了各連隊,而新兵分配到各連隊後,就要和老兵們一起訓練,我直到現在我的第一任連長在我我下連時隊我們新兵說的一句話“新兵下連是新兵成長過渡的關鍵時期,戰場是歷練血性膽氣最好的課堂” 新兵剛下連,其實在身體,軍事素質等方面都還比較差,但他們依然要要老兵們學習更加多的軍事技能和老兵們一起摸爬滾打,全程參與各項訓練,讓自身的各項軍事技能大幅度提升,儘快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