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學習,非得讓他學他就裝樣子學,實際還是偷偷的玩,能否給點建議?

用戶4853881524799


家長沒給養成好喜歡,以身作則,一起讀書合理安排時間,慢慢調整吧



十四阿哥郎春濤


小橙媽媽話育兒的觀點是:不要強制性的逼迫孩子學習。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不喜歡學習的,只有少部分的孩子是願意主動的學習,畢竟孩子的天性還是愛玩,學習相對於玩來說是個比較枯燥無味的事情,而且學習還有硬性考核和來自同學的比拼。接下來我們就一一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學習以及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孩子不願意學習的原因有哪些呢

1.我們強制要求孩子學習

說說我們小時候第一天上學的時候家長說的話:“孩子呀,從今天起就要去學校上課了,我給你上學的錢都是我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家裡的那一畝三分地種莊稼,換來的錢,你可得好好上學呀。這樣才能對的起我們的付出呀。只要你認認真真上學,考上高中,將來讀重點大學,你就可以在大城市裡找一份好的工作,就能在城裡安個家,也就不用像我們這麼辛苦。將來我們也能跟著你享享福,見見世面。你要是不好好學習,我就打斷你的腿,浪費我們的一片苦心。“

第一天上學本來是高高興興的懷揣著美好的夢想去學校,結果就被家裡的無限期望打壓著,孩子心理想的是:原來我上學不是我個人的事情,家裡人以後都要靠我養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已經充滿了抗拒和擔憂,又怎麼會主動學習呢。

2.來自家庭無休止的攀比

記得去年熱播劇《小歡喜》林磊兒轉學來到英子所在的學校,把之前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的英子給擠下去了,這些英子媽媽宋倩就著急了,畢竟之前很多家長都是在諮詢她是怎麼教女有方,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和恭維。英子考試排名下降後就開始各種的焦慮,總想給英子在多出幾道題目,多做幾張試卷。

3.孩子沒有掌握好的學子方法

為什麼同在一個班級上課,同樣的老師授課,有些同學就能一點就通,而有點同學就學起來很吃力呢?這無外乎就是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不一樣,接受能力不同。只有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起來才會有成就感。

4.孩子有厭學情緒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發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

二、分析了孩子不願意學習的3個原因之外,我們更要好好的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

那麼我該怎麼做呢

1.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不知道其他家庭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的,先說說我家的做法:由於我在孩子在出生到現在都是我在全職帶,在女兒四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講繪本了,當然剛開始都是比較簡單的一些卡片,和那種兒童撕不爛的既可以當玩具也有圖畫的繪本。

每天晚上固定的時間我給孩子講繪本裡的故事情結,加上自己的一些環境描述還是學一些動物的叫聲。每次給孩子換新的繪本的時候,孩子總是顯得比較高興,就這樣持續到了2歲,有時候她會自己在房間裡自己看繪本。

其實孩子的學習興趣都是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培養的,不能說給你一個繪本,自己看吧,家長就在一旁玩手機,那孩子也不願意呀。所以多一點耐心陪伴孩子。

2.

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及時給予孩子正向反饋

正向反饋”簡單的理解就是: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比較的成績或者進步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給孩子正面的肯定,比如說:這個單元學習的比較紮實哦,單元考試進步不少,老師都表揚了呢,或者就算這次沒有考好,我們不能心灰意冷,應該找找原因,是知識點不牢固嗎?還是哪裡犯了低級錯誤,我們一起總結。

其實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需要我們給孩子及時的正向肯定,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

3.不要把“學習好”當做是判定孩子的唯一標準

不能否認在學校裡,學習好的同學總是那麼幾個,總有幾個“學渣”,那這些孩子的學習怎麼辦呢,那我們就要靈活應用了,多方位發展,幫助孩子找到他喜歡學的東西。我的高中同學,他在班級裡的文化課那是倒數,但是他的美術功底非常厲害,在美術藝術生裡她的美術專業課每次都是第一名,在藝考的時候,美術專業課考了全省第二名過了重點藝術類大學的分數線,只要他的文化課考200多分就能妥妥的進他心儀的大學。條條大路通羅馬,所以說靈活變通才是硬道理。

橙媽有話說:老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苦惱孩子不愛學習,成績下降的厲害,我們總是把眼光盯著孩子,卻忘了自己的職責,養育孩子,不能只養孩子不教育、陪伴孩子,那孩子的成績能好嗎。


小橙媽媽話育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不愛學習,一是沒有找到興趣點,也就沒有內驅力。二是自制力差,控制不住自己。三是專注力差,不能集中精神。

第一種,現在很多孩子覺得學習是學給父母的,自己無所謂,不知道學習有什麼用,對自己有什麼意義。這是家長的家庭教育中的核心任務的缺失。給孩子吃飯會讓他長大,給他思想會讓他成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家長對孩子保護的太好,什麼都不讓他經歷。沒有經歷,就沒有體驗。孩子經歷了什麼,體驗了什麼,他就會成為什麼。比如郭晶晶帶兒子去體驗插秧,那是體驗勞動的快樂和成就感。一些父母給孩子報國際遊學班,就是為了開闊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格局,給孩子在心裡埋下一顆夢想的種子。

第二種。有針對的進行一些訓練,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在網上可以查到一些訓練方法,根據二則的特點去選擇。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付出耐心和陪伴。

第三種,跟第二種有些相似,但還是不一樣。需要家長也是有針對性的給孩子做一些專注力訓練。比如撿豆子。

愛學習是需要培養的,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愛讀書學習,這也體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個書香門第培養出來的孩子,自身就帶著書卷氣。父母天天耍手機看電視玩遊戲,連書都不摸一下,你要求孩子天性喜歡看書,可能嗎?


孫蕾昕帶娃記


我是銣萍,一個把心理學和語文教育融合起來的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不贊同您給孩子貼上“不愛學習”的負面標籤,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都願意學習和成長,您眼裡的不愛學習,可能另有原因。

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要看到第二點了。

第二,這是多大的孩子?您在問題中沒有具體提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採取的輔導措施是不一樣的。

第三,您要孩子學習的內容有多高的難度?您提供了什麼幫助嗎?如果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您讓他學小學的內容,並且不注意引導的方法,沒有哪一個孩子看一眼就會,沒有哪一個孩子對難度太高的知識點會感興趣。

第四,一個孩子對於自身不感興趣不擅長的東西,也是沒有學習的熱情的。譬如,您覺得提前學習新概念英語很好,對將來的升學很有幫助,但是,你的孩子就是對英語不感冒,看見英語課本就頭痛,您還要他自己學習,這不就是自欺欺人嗎?譬如我教的學生都是七到九年級的,有的孩子升到七年級了,還不會拼音,請家長來學校瞭解情況,家長滿腹委屈,說:“我都給他在新東方報名了,但是他去了一兩次就不肯去了,在家裡學習就是磨洋工。”我說:“您先陪孩子把每個字都認準確,他就慢慢願意學習了。”但是,家長以事務繁多來推脫,我說:您實在要請家教,就請個小學語文老師或者能準確讀音的大學生吧。但是,家長又覺得不值得。您給的卻不是孩子想要的,您要的卻不是孩子給得起的,您讓孩子怎麼去學習?

第五,言傳身教很重要。您讓孩子學習,您學習了嗎?您都不能靜下心來學習,您要看電視玩手機交朋結友,憑什麼要求孩子靜靜地愛學習呢?

所以,蹲下身來,放下父母的架子,平等地跟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需求、痛點,從細微處著手,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做到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學習,我想孩子一定會慢慢愛上學習的。

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願您對孩子付出加倍的耐心。

祝您好運!



銣萍


那孩子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呢

1.孩子愛玩是天性,大人現在不照常手機不離手嗎?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是枯燥無味的

2.孩子有可能是不會,或者不想學習,因為他無法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且毅力也不堅定

3.孩子有可能學習的時間久了些,或者有其他的想法

基於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讓孩子慢慢的愛上學習

1.給孩子多講一些勵志的故事,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而且以後能夠享受好的生活條件,這個需要家長多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教育孩子也是一個系統工程

2. 靜下心來和孩子聊一聊他心裡的想法,好的方面,我們及時鼓勵並支持獎勵,不好的,及時改正或者處罰,標準需要提前指定,讓他看到做好後的希望和獎勵,獎勵要大,處罰要小些,後續可以加碼

3.對於不會的問題,我們要悉心教導,千萬不要發火,發火傷身,而且未必能夠解決的了問題。

4.對於孩子的學習情況在家也一樣,要注意時間節點,勞逸結合,作業前給出時間要求

5. 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能一味地強硬,也要時不時的放下身段,鼓勵是最好的催化劑,不要吝惜自己對孩子的讚揚。

希望可以幫到你,大家一起努力前行(●°u°●)​ 」



富賈巨賈甚燚


很多孩子不愛學習首先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為他們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很多家長會這樣和孩子解釋學習的目的:學好了你長大就可以實現你的願望,學好了你將來就可以出人頭地,學好了就可以考個好的大學,出來就可以找個好的工作,可以掙大錢等等。但孩子不理解:這是將來的事,將來的事和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現在還是讓我玩會,我以後會好好學習的。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學習?孔子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就是學了知識後要去實踐,那才是一件開心的事。打個比方:某個學生上了一堂營銷課,老師教了一套方法,出門可以掙個10萬元,教完了老師只是讓這個學生在課堂上覆習一遍老師教的方法,我估計這個學生會覺得很枯燥。如果這個老師讓這個學生出門用他教的方法去實踐,這個學生用了老師教的方法去掙了10萬元,我想這個學生一定會很開心,然後他就會更想去請教這個老師教他掙100萬的方法。那他就更會努力的去學了,學了習,習了學……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循環。說白了就是學以致用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說孩子不愛學習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只學不習”。孩子每天在學校學知識,如果沒有學以致用,哪能有學習的興趣呢?就像喜歡天文的物理好,喜歡閱讀的作文好,喜歡旅遊的地理好,喜歡逛博物館的歷史好…….這就說明“習”的重要。孩子學知識的實踐環境,需要我們家長來營造。就像我孩子在數學方面比較突出,因為從小帶他去餐館吃飯,買單時就培養他算賬,有時候我故意算錯了,讓他算,然後他算對了,我會說:“你原來數學這麼好,爸爸都不如你!”讓孩子知道原來數學可以算賬,而且還比爸爸強,他覺得得到了認同,並學以致用,這樣激發了他更好的學數學的動力。

我覺得影響孩子不愛學習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否建立了正確的學習認知;二、是否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三、是否具備學習動機。這幾點都不能光靠“講道理”來傳授給孩子,其實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習”的快樂可以讓人更愛去“學”,所以家長只要在“習”上多做文章,孩子自然就會好好學習。








生活家ok先生


熊孩子很多,當年我就是,好在沒有一直熊下去。

提提我的想法吧:

1、不愛學習,一定有原因,家長需要找出來,然後破解。

1)或者是基礎不好,怎麼學都沒有進步,失去學習動力。

2)或者是玩心太重,覺得學習沒有意思,對學習沒有興趣,所以更喜歡玩。

3)家庭平時對孩子的學習關注不夠,沒有培養好孩子學習的習慣來。

2、孩子裝樣子學,其實還是玩

1)你還是需要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跟孩子溝通,定下彼此認可的規矩,比如,放學先做作業,作業完成好,家長檢查過後認可了,才可以去玩。比如,學習期間身邊不能放手機等等。

2)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導致他沒有學習的動力和信心,那麼,需要幫助孩子把原來落下的功課、知識點等等補上,把現在的課程跟上,並對孩子的進步隨時提出表揚和鼓勵。孩子覺得自己一天天有進步,成績慢慢好了,就有了成就感,對於學習自然多了信心,也多了興趣。

3)建議不要給孩子單獨設立一個書房,這樣的話,孩子隨時可以關上門,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家長也無法監控。其實,如果家裡客人不多,書桌完全可以放在客廳,放在家長眼皮底下。

4)家長要在家裡給孩子一個學習的好氛圍,並且自己也儘量培養出讀書學習的好習慣,給孩子個榜樣。起碼做到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開著電視,不要大聲說話干擾孩子等等。有付出,才有收穫。


豆子也是醉了


做為一個男孩子的媽媽,在陪伴孩子的 學習成長過程中,我的切身體會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

我們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將來上好的大學,在人生當中取得成就。所以我們中國的家長,百分之百都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對於學習重要性的瞭解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學習規律的掌握。

有些孩子是幸運的,他來到這個世界上,通過與父母的互動,父母告訴他學習是快樂的,是好玩的,所以他最初的學習經驗是快樂的。而另一些孩子是不幸的,沒有人告訴他學習是快樂的,反而告訴他學習是痛苦的,所以他最初的學習經驗是學習就得痛苦。

人 是一個有機體,有機體的基本生物學法則是:“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沒有人可以逃避這個法則的。 讓孩子喜歡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在學習上找到快樂。如果孩子學習的最初經驗是我不會,這很難很痛苦,然後你在逼著孩子去學習,把他培養成一流的科學家,那是不可能的。



一個英語單詞,如果他想學習在他眼前過一遍,他就可以記住,如果他不想學習,要在他眼前過164點才可以記住,那就意味著學習與不想學習有快樂與沒有快樂之間的差距在100倍以上,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培養好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祺祺媽聊教育


愛玩,愛鬧,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天性本就是活潑開朗的!

其實,玩也不一定真的會耽誤學習,但是前提得關鍵哈,一定要有一個時間規劃,也不能一味無知一直玩,可以和孩子簽訂一個合同,這個咱們自己心裡知道,其實就是打個幌子而已啦。籤一份協議,說說家長的想法,然後孩子的想法也很重要,人人都是思想的個體,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全都放在孩子身上,放進社會,大人都壓力那麼大,更何況孩子的壓力呢?

我也是一名寶媽,孩子已經12歲了,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講,當然我也不是特別成功那種人噶。

在孩子小時候,我給孩子灌輸得是,無論是她想要什麼玩具,我們都一起商量著來,就像家裡已經有一個了,等出去玩,看見一樣的玩具,只不過顏色不一樣而已,那這種情況下,應該好好跟孩子溝通,教育孩子,應從小抓起,不要認為孩子小,啥也聽不懂,就過去,等孩子大了,就不好管教了!

學習呢,我也是從小打的基礎,每天給他念念唐詩,每天一個漢字一個英文單詞,我只是先教他念,然後認識它們。上學了,就開始規劃時間安排,現在都家家有電腦手機,把這個時間安排下,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事,放學了,先寫作業,然後可以看多長時間的手機,這樣,學習有了,滿足了家長,玩的有了,滿足了孩子!

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謝謝

感謝大家來評論,說說自己的想法,讓我們一起共同進步!互相學習,互相探討!


蛋黃焗玉米粒


小孩子不愛學習是一種常見問題,我們小時候都經歷過,你可以抓住孩子的興趣愛好,變相教育,可以試試一下幾種:

一、如果語文不愛學習,你可以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講解課文,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然後用把作業用一種互動形式做完,在一個開心的氛圍下,讓孩子體驗一種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不但會學習,而且很容易記住。

二、如果是數學,可以直接用互動形式,互相答題,相互計算,比賽的形式完成,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可以給他一種好奇的心態,讓他找到真相算出答案,少加獎勵,讓他有一種前進的動力。

如果英語問題,就就讓他徹底進入一種語言互動形式,給他一種習慣式教育,比如在不經意間說上一句英語,讓孩子產生好奇心,然後變相給出答案,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就習慣了,自然就記在心裡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