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年夜飯

又快過年了,感覺一點過年的味道都沒有,現在的過年對我來說,就如同“過關”,臨近新年的時候,總想著備些什麼樣的年貨,家裡缺些什麼,想著應該去看望幾家長輩親屬,準備什麼樣的禮物,想著給孩子買些什麼,家裡來客人要準備什麼,過年的時候要給多少個孩子準備紅包……

感覺過年放的七天長假已經和其他節假日一樣,就是能多休息幾天,就連每年必看的除夕春晚,也覺得索然無味。

春晚的節目依舊精彩,快樂的笑聲依舊會在客廳裡迴盪,而我卻再也體會不到,那些年全家吃完年夜飯後一起圍坐看春晚的幸福時光。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看春晚

我是一名七零後,對過年有深刻印象的時候,是在八十年代,那時候家裡條件雖然不太好,物質也沒有現在這般豐富,就是留戀那些時光。

可是那些時光只能留下回憶,時常走進我的心中,出現在我的夢裡。

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從臘八開始,就已經進入了過年的流程,臘月初七晚上,母親就會泡上紅棗、黃豆、糯米等各種雜糧,臘八一早,家裡吃飯的小木桌就擺上了香噴噴的臘八飯,坐在小馬紮上品味著臘八飯,那是一種充滿溫暖的味道。這一天,母親還會把醋倒滿我家那個大玻璃瓶,加上少量白糖,用來醃製臘八蒜。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臘八粥

北方人經常把臘月二十三稱之為小年,在農村居住的奶奶還健在的時候,都會在外屋有風箱的鍋臺上方用漿糊貼上一張新的灶神畫,將貼了一年的舊畫在做飯時填進燃燒的灶膛,口中還唸唸有詞,祈禱來年豐衣足食。

灶王爺不能說是在集市上買的,應該說是“請來的”。而祭祀灶神之後的“糖瓜”則成為了我口中的香甜的美味。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祭灶神

臘月二十四,母親都會圍上圍裙,將掃地的掃帚用竹竿綁起,清掃著房頂平時夠不到的角落,父親則提前準備好過年的大白菜、粉條什麼的,一次去集市上買回二三十斤豬肉,掛在寒冷的東廂房房樑上凍起來,春節那幾天家家都過年,商店和小商小販也關門不再賣東西,所以要提前準備年貨。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掃屋子

對於小孩子來說,過年無疑是最高興的事,因為可以吃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服、可以得到壓歲錢。

我最喜歡的是臘月二十八縣城的“大集”,這是年前最後一個“大集”,下次趕集要等到正月初八,這天趕集買年貨的人特別多,集市上人來人往,賣菜的、賣春聯的、賣水果糕點的、買各種零食的,小小的縣城街頭熱鬧非凡。

最吸引小孩子的是城外的“炮仗市”,“二踢腳”、“蝴蝶鞭”、“閃光雷”、“大地紅”,鞭炮琳琅滿目,種類繁多,我們這裡是鞭炮之鄉,在那個年代,除了正規鞭炮廠裡生產的鞭炮,有很多從事鞭炮生產的“專業村”,很多人家自己做鞭炮,就是為了過年的時候能賣個好價錢,很多炮仗攤兒都用竹竿挑著一大掛鞭炮,為了招攬生意,各個攤兒上還比著放,看誰的炮仗響。

由於缺乏安全意識,“炮仗市”經常會出現“火燒連營”, 有的攤點炮仗質量太差,二踢腳經常飛到別的炮攤兒上去,引燃了其他攤兒上的炮仗,於是“炮仗市”就熱鬧了,在“呯啪”亂響的炮仗爆炸聲中,人們紛紛逃跑。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鞭炮

父親帶我一起到“炮仗市”買鞭炮,當然是越買的多越好,我求父親多買幾把“二踢腳”、幾掛“電光鞭”和幾個“閃光雷”,這是我家過年必備的炮仗,二踢腳和閃光雷用來大年三十中午上墳祭祖時放,大年三十晚上放一掛鞭,大年初一早晨煮熟了餃子再放一掛鞭,留下一掛鞭正月十五晚上放。

二踢腳、閃光雷等大一點的爆竹我不敢放,經常是把一掛兩三百個的小鞭兒拆成一個一個的,然後裝滿一兜兒,來到家屬院的空場上,手裡點著一枝香,把小鞭兒拿在手裡點燃後扔出去,和小夥伴們比看誰扔的高,看誰扔得遠。

我比較膽小,總是剛點著就扔,所以論高論遠我都不如其他小夥伴,其他人則膽大,等到炮捻兒著了多一半時才扔,還笑話我膽小,但我從沒有被鞭炮炸傷過,有的小夥伴沒來得及扔出去就在手裡響了,把手指炸破了,於是家長便會鬧一頓,但他們還是沒改,手指頭裹著繃帶又開始放炮仗了。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放鞭炮

大年三十到了,從早晨起,遠近不一的爆竹聲開始一刻不停地響起,一直會持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空氣中瀰漫著火藥的味道,到了下午,四鄰八舍都是菜刀剁面板的聲音,家家戶戶都在和麵、剁餡,準備大年三十的餃子,包三十餃子的時候,還要選一個餃子,在裡面放上一個2分錢硬幣,混在一起煮熟了,誰也不知道它在哪裡,誰吃到了,就意味著這一年都幸運。

我很幸運每次都能吃到了那個包著硬幣的餃子,心裡非常高興,其實我心裡明白,母親早在那個餃子上做了記號,是有意盛在我碗裡的。

全家人吃完年夜飯後,父親約幾位同事到家屬院裡的每家每戶去串門拜年,母親在家裡的茶几上擺上糖果瓜子和香菸,招待來家串門的人。

拜年的人都會在晚上8點前結束,然後回家全家一起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年聯歡晚會。

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節日裡全家人一個不少,和和睦睦、有說有笑地坐在一起吃飯,一起看春晚,那種氣氛我非常喜歡。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煙花

大年初一,早晨五點就得起床,俗稱“起五更”,換上新衣服,吃完大年初一的餃子,天色剛剛放亮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農村老家給親戚拜年,看望爺爺奶奶、大伯叔叔和其他長輩,這個時候總會收入“一大筆”壓歲錢,不過這些壓歲錢最終還都是被媽媽“代為保管”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屬於我。

整個寒假期間,吃得好、穿得好,電視節目也豐富,每天上午我都會去找小夥伴做作業,然後下午玩兒,有時光顧玩兒了,臨近開學的時候才發現很多作業沒有做完。

下軍棋、下象棋,交換郵票,玩兒“成龍成方”,快樂的寒假,快樂的新年,無憂無慮的童年是那麼的美好。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拜年

等我長大了,參加工作了,結婚生子了,應該孝敬父母了,整日為生活忙碌奔波的時候,我才發現,在人的一生當中,最美好的時代是轉眼即逝的童年。

一切都在變化,從幾年前開始,我所居住的小城已經不允許再放鞭炮了,年味驟然減少了許多,再往前的幾年,從大年初二開始,我都會做一個計劃,初二到姑姑家拜年,初三到舅舅家拜年,初四到阿姨家拜年……

長輩們都會給我預備一桌豐盛的飯菜,可是如今,一切都在變化,同輩的兄弟姐妹都移居到城市裡了,親屬長輩的年齡也越來越大,有的已經過世,有的離開故土跟著子女去生活了,留下了一處處空寂無人、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家。

現在過年七天長假,沒有幾家親屬家可去了,很多時候,我都會去找那些發小,一邊喝酒一邊共同回憶那些逝去的童年,那些美好的過年時光……

憶童年,那些消失的年味

家和萬事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