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黨員、武漢產科醫生代淑蘭:迎接疫情中的新生命

农工党党员、武汉产科医生代淑兰:迎接疫情中的新生命

疫情期間,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產科主任代淑蘭和同事們繼續照料著受新冠肺炎困擾甚至不幸感染的孕婦。圖為近日代淑蘭和同事在為孕婦婷婷的寶寶作最後出院準備。受訪者供圖

一個多月來,我們每天早晨打開手機,很難不揪心於一組不斷刷新的數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新確診與死亡人數,日漸提升的治癒人數則讓人感到安慰,但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另一個蘊含希望的數字——疫情中新生兒誕生數。

农工党党员、武汉产科医生代淑兰:迎接疫情中的新生命

疫情期間,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產科主任代淑蘭和同事們繼續照料著受新冠肺炎困擾甚至不幸感染的孕婦。圖為代淑蘭日前在和孕婦婷婷的丈夫交流注意事項。受訪者供圖

僅在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產科,自1月23日武漢“封城”以來,就有近30個寶寶來到人間。

“產科是醫院裡有歡聲笑語的地方,我們要把它經營好。”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產科主任、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代淑蘭說。

從醫30多年的代淑蘭,已將5000多個小生命迎接到這個世界,還曾赴阿爾及利亞援助兩年,救助當地孕產婦。戰“疫”期間,她繼續照料著受新冠肺炎困擾甚至不幸感染的孕婦,排開千難萬難,繼續守護著新生命平安降臨。

近日,記者就抗疫經歷專訪了代淑蘭。

疫情在武漢的延燒,給原有諸多不便的孕婦帶來更多麻煩。有孕婦因為交通管制或擔心感染,不能前往醫院做定期產檢,惴惴不安;有孕婦家人確診新冠肺炎、不得不隔離治療,致使身邊缺人照顧;有孕婦即將分娩,卻不幸感染新冠肺炎,難以找到合適的收治醫院。

农工党党员、武汉产科医生代淑兰:迎接疫情中的新生命

疫情期間,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產科主任代淑蘭和同事們繼續照料著受新冠肺炎困擾甚至不幸感染的孕婦。圖為代淑蘭日前完成孕婦婷婷的手術後,和同事們一起作出“勝利”的手勢。受訪者供圖

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1月25日緊急收治的孕婦婷婷,就已在好幾家婦產醫院碰壁,包括她早已定好月子餐的那家。因為婦產醫院未設感染科,不敢收治婷婷這樣疑似患有新冠肺炎的孕婦。

婷婷當時懷孕33周,入院時伴有低燒乾咳症狀,血液和CT檢查結果高度疑似新冠肺炎,肺部狀況不佳。更糟糕的是,腹中胎兒出現了缺氧、胎心不穩的情況。代淑蘭認為,多拖一天對胎兒都是致命風險。經武漢協和醫院產科教授會診和本院組織的全院疑難病例大討論,一致建議馬上終止妊娠。

“如果不及時手術,孕婦病情會不斷惡化;胎兒在孕婦子宮裡,內科醫生也不好用藥。做手術,當時又沒有經驗參考。毛毛(當地方言,指小孩)能不能存活、會不會感染、怎麼照顧?醫護人員安全怎麼保障?我丈夫身體不好,屬於病毒易感人群,我會不會傳染給他?……一系列問題。”代淑蘭說,當時一方面決心救人,同時也壓力大得無法入睡。

27日,代淑蘭與婷婷丈夫進行術前談話,告知手術風險。婷婷丈夫在手術單上簽字時,雙手一直顫抖。代淑蘭忍住淚向他保證:“您放心,大人小孩我們都要救。”

下午,剖腹產手術開始。為保護醫護人員免受感染,醫院啟動三級防護措施,進入手術室的六名醫護人員穿上隔離服,戴上四層醫用手套。一戴上能夠包住頭和麵部的呼吸防護器,代淑蘭眼前結起一層霧。為了能看得清楚,她不斷深吸氣和憋氣,以減少因呼吸產生的水霧。適應了一會兒,代淑蘭開始在厚重的防護設備中,更加謹慎地進行手術操作。

經過比平常多一倍的手術時間,18時47分,婷婷誕下一個5斤重的女嬰,新生兒經檢查無異常,母女平安。

代淑蘭從手術室出來時,手指都已經彎不過來。不僅手術服全部溼透,額頭上和頭髮上也全是汗。但她仍然堅持親自將手術單遞給婷婷丈夫,告訴他:“我說過,有我們在,您放心。”

術後,婷婷被轉至醫院感染樓隔離病房進一步診療,女嬰則轉入新生兒科的隔離病區,目前母女狀況良好。因為婷婷一家在不同的地方隔離,代淑蘭建了一個微信群,方便他們夫妻隨時瞭解寶寶的狀況。

“那兩天都吃不下飯。手術做完,我泡了一碗方便麵,全吃光了。”代淑蘭笑說。她從大年三十(1月24日)開始值夜班,一直沒回過家,沒吃上一頓正經的熱飯,也沒有告訴家人自己要為患新冠肺炎的孕婦做手術。

事後談起為何果斷決定手術救人,代淑蘭說,那時看到疫情那麼重,心裡很難受,覺得人的生命太脆弱,生死好像一線之隔。“面對新生兒,我的責任更重了,能救的一定要救!”

除了照看醫院中的病人,一個多月來,代淑蘭也見縫插針地在微信上為孕婦答疑。她和同事們為周邊孕婦常設的10個答疑微信群成了孕媽媽們疫情期間的穩心劑。無法前往醫院的孕婦在微信上諮詢自己的身體狀況、注意事項。在醫院的組織下,代淑蘭還給全區孕產婦寫了一封信發表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仔細告知孕媽媽們疫情期間該注意什麼、哪些檢查可推遲、去檢查又如何保護自己,並留下多個諮詢電話。

代淑蘭希望通過這些方式,讓孕婦安心,減少不必要的就診。對於來醫院的孕婦,醫院從入院檢查、空間分隔、醫護人員防護等層層把關,做好安全保障。迄今,代淑蘭負責的產科沒有一例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

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這段時間,每位孕婦只允許一名家人陪護。一些孕婦因此感到照顧不夠,代淑蘭叮囑團隊,日常護理務必更加盡心。最近還有一位產婦的丈夫,剛當上爸爸,比妻子還要焦躁。他和妻子原本計劃產後請住在外地的父母來幫忙,但遇到特殊時期,交通管制,老人過不來。毫無經驗的爸爸手忙腳亂,氣自己連尿布也換不好。“我就跟他說,這有什麼呀!你不會,我再教你一次。”代淑蘭笑說。

艱難時期的關心格外珍貴,有些新生兒家庭因此為寶寶起了特別的名字。婷婷執意請代淑蘭為女兒起名,代淑蘭給女嬰取名“怡幸”,小名“倖幸”,“要她一生幸福”。另一位新生兒媽媽則對代淑蘭說,孩子名字裡必須有個“恩”字。

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但每天都有幸幸這樣的新生命,毫不遲疑地在響亮的啼哭中來到這個世界。他們給許多家庭帶來了新的歡樂和希望。而迎接和守護疫情中新生命的,正是許許多多像代淑蘭這樣的產科醫護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