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的根部突然開始發黴,且逐漸上移,底葉也跟著枯萎,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怎麼辦?

玖月木兮


黃瓜的根部發黴爛根是棚室黃瓜常見病,弄清黃瓜爛根產生的原因、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有效預防是非常必要的。

一、漚根

1、產生原因。黃瓜漚根主要是由於土壤溼度大、地溫低、光照不足造成的。黃瓜根系在低溫、過溼、缺氧狀態下發育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和吸收能力降低,導致植株不發新根,原有的根系根皮變褐腐爛,致使地上部葉片變黃枯萎,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

2、防控措施。澆水時要根據黃瓜生長需要酌情澆水,做到小水勤澆,防止一次性澆水過大。澆水後進行劃鋤散溼,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黃瓜根系的生長;可用30%的惡黴靈水劑進行灌根,以防感染根腐病,同時也有促進生根壯苗的作用。

(二)燒根

1、產生原因。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一次性施肥過多、施肥不均勻、肥料距根系太近、施肥後供水不足等,都會導致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引起根系水分倒流,根系失水,導致根發育不良,側根少,根尖枯黃甚至腐爛。地上部植株脫水萎蔫,葉片黃化,輕者尚能恢復,重者植株和葉片變黃,最後枯死。

2、防控措施。施肥時,一次性施肥不可過多,施肥要均勻;施用有機肥時,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一旦出現燒根現象可通過合理澆水降低土壤溶液濃度,緩解危害;也可通過葉面噴肥,補充葉面營養,緩解因根系受傷吸收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缺素症狀。

二、病理性爛根

黃瓜病理性爛根主要是黃瓜鐮刀菌根腐病和擬莖點黴根腐病引起的爛根。高溫高溼、連作、地勢低窪、土質黏重等利於發病。

(一)發病症狀

1、黃瓜鐮刀菌根腐病。該病主要危害非嫁接黃瓜的根和根莖部。發病初期,根部和莖基部呈水浸狀,後引起根部腐爛、變幹呈褐色。莖基部表皮變淡褐色腐爛,且腐爛處的維管束變褐,不向上發展。 病株下部葉色變淡,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復,嚴重時不能恢復,病部變糟,產生粉紅色黴狀物,僅留絲狀維管束,枯死。

2、擬莖點黴根腐病。該病主要危害嫁接黃瓜的根和根莖部,在黃瓜結果後陸續發病,導致根部和莖基部變褐腐爛。病株白天葉片出現萎蔫,晚上或陰天尚可恢復,持續幾天後,下部葉片開始枯黃,且逐漸向上發展,導致瓜條發育不良。

(二)防控措施

發病初期可用65%代森鋅500~6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灌根,隔一周天灌1次。也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植株莖基部及土表,每5~7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配成藥土撒在莖基部。

希望能幫到你!


雲眼看世界


1.黃瓜根部病害主要侵染主根和莖部,初呈水浸狀,後腐爛,病部腐爛處維管東變褐色,呈絲狀維管束,初期中午葉片萎蔫,早晚尚能恢復,嚴重時萎蔫枯死。

2.防治現狀及選擇藥物分析:

黃瓜根部病害多發生於連續種植多年的重茬地塊,具有發病普遍、致害嚴重、抗藥性強、防治成本高等特點,制定方案時應選擇不易產生抗藥性的新型生物製劑,早防早治、綜合管理。

3.推薦產品:

《奧力克一青桔立克》:中藥製劑,真細菌通殺,雙向傳導能力強,具有殺菌、抑菌、促進生根等功效。內含殺菌成分(綠原酸、生物鹼等)及營養復壯成分(氨基酸、多糖等),能殺菌、抑菌,調理內循環,提高力,增強抗病能力,修復傷口,減少病菌侵入途徑等作用,同時具有補充營養、輔助生根、提苗快、長勢好等作用,連續使用無抗藥性,任何時期使用50倍液以上對作物安全。

《大蒜油》:高仿類硫配化合物,真細菌通殺,內吸強(與中藥殺菌劑等復配能提高其藥效),其氣味對空氣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殺滅作用,對粉蝨、蛾類等害蟲有驅避作用。

《沃豐素>,營養全面,內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鋅、硼等,補充作物營養,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增強株體力。

:微生物菌劑,含有枯草芽孢桿菌等多種微生物,具有固氮、固碳、解磷、解鉀的作用,還能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肥力、拮抗抑制有害微生物等功能。

中藥製劑特點標本兼治,藥肥雙效(能防病治病,能營養復壯株體),無抗藥性,可連續使用,無毒無殘留,不影響綠色有機標準,任何時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4.預防方案,

1、定植前。使用青枯立克100-150倍液進行蘸根。2、緩苗期、苗期

使用青枯立克150 30倍地力旺305倍妖豐素00倍灌根1-2次,也可同時噴算。3、花果期

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豐素600倍噴霧2-6次,也可同時灌根,病害高發期同時復配大蒜油100 10倍或其它化學藥。


尕姑娘17


黃瓜根部發黴,是黃瓜猝倒病,主要發生在苗期,是由高等真菌引起的黃瓜病害,

防治措施

1、注意苗床消毒,可以用多菌靈800倍處理苗床,或者用枯草芽孢桿菌1500倍處理。

2、控制苗床溼度,防止苗床過分潮溼。

3、發病初期,可以用霜黴威750倍進行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