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國土原來是屬於哪個國家的?

狂野女子


二戰結束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建國。對於世界來說,以色列國是一個古老的新國家:之所以這樣形容,是因為以色列國已經亡國兩千餘年。

在以色列亡國期間,猶太人被統治者強制遷移到了別處,並在之後的歲月裡,流亡各地。曾經的故土,也成為了別人的家園。

那麼,在以色列獨立之前,以色列當下所擁有的土地原本屬於哪個國家?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要從二千多年前說起。

以色列南北朝的終結

以色列君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大衛和所羅門。所羅門去世後不久,以色列就發生分裂:分為南北兩部分。這南北兩部分各自獨立發展,其中北朝為大衛家族的人統治,而南朝則不斷髮生變遷。不過殊途同歸的是,這南北朝最終都滅亡了。

因為以色列的周圍,強過環繞:有強大的巴比倫,亞述,還有更加強大的波斯。以色列的南北朝分別被亞述和巴比倫所滅亡。隨後,亞述、巴比倫等國又被別的強國所覆滅,就這樣,猶太人過著不斷更換外族統治者的生活。

阿拉伯化

西曆1世紀前後,以色列人的故地被羅馬帝國所統治。在羅馬帝國確立基督教為國教以後,猶太人唯恐遭遇基督教團體的迫害,於是大量逃亡世界各地,猶太人或許想不到,他們這次逃亡,他們的後人回來,是千餘年後的事情。

此後猶太故地歸東羅馬帝國統治。東羅馬和波斯帝國有過常年的爭霸,不料在7世紀初年,阿拉伯人崛起,並橫掃了整個阿拉伯半島,之後的阿拉伯人進行了大幅度擴張——在東方,阿拉伯人吞併整個波斯,並將兵鋒滲透到印度境內,同時打敗了大唐,將勢力範圍滲入中亞;在西部,阿拉伯人征服了北非,並將西班牙納入自己的版圖。

阿拉伯人在建立強大帝國的同時,還將阿拉伯人信仰的宗教在統治區推廣,由此,被統治的很多民族,最終阿拉伯化。這種局面,維持到今日。

以色列的獨立

大約16世紀前後,土耳其人強盛起來,建立了著名的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佔領了以色列的故地。

奧斯曼帝國雖然強大,但畢竟也只是一個封建神權國家,在中世紀環境下,奧斯曼帝國或許可以稱雄一方,但是面對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列強,奧斯曼帝國由於緊鄰歐洲,最終成為歐洲列強所追逐的首要目標:奧斯曼帝國在對外戰爭中不斷丟失土地。

一戰期間,奧斯曼帝國屬於同盟國陣營,這意味著奧斯曼帝國同協約國集團為敵。協約國裡面的英國藉此佔領了以色列故地。

英國的佔領,讓很多猶太人選擇回遷到祖先居住之地,由此,猶太回遷潮產生。二戰結束後,英國被迫撤離以色列故地,隨後,以色列獨立建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