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我是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原创小编,很喜欢研究一些人物史,今天带给大家的分享: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他曾是轧钢车间的小小钳工,却用钢铁打下国内外市场,更用睿智造就“沙钢高度”,创立年入2210亿的沙钢集团,他就是“钢铁沙皇”沈文荣。

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1946年2月,沈文荣出生于江苏张家港,是普通农民子弟,他的父亲很早就撒手人寰了。从小,沈文荣就对工厂充满了想象,因为他的三伯父在工厂做事,经常讲一些厂里的趣闻,他习惯吃饭后看书,被当地人称为“小小书生”。中专毕业后,因为家庭经济拮据,他进入沙洲县锦丰轧花厂做钳工。在轧花厂的期间,沈文荣勤奋努力,很快就脱颖而出,又得到老厂长的赏识,晋升为车间主任。1974年,轧花厂以45万元自筹资金,创建轧钢车间——沙钢的前身,沈文荣也是筹建人之一。1983年9月,轧钢车间被命名为沙洲县轧钢厂,与轧花剥绒厂分开,隶属县冶金工业公司名下。1984年,沈文荣成为钢铁厂的新一任厂长。

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当时,由于钢铁厂的产品分散,在沙钢周围几百公里,就有宝钢、苏钢、锡钢、南钢、马钢等一大批“老大哥”,一个集体性质的小钢厂要想争一碗饭,可谓是相当艰难。沈文荣认为,要找准市场定位,在某一个产品上做到最好,打造一个拳头产品,才能走出困境。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住房紧张问题成为热点,沈文荣抓住机遇,全力生产窗框钢。他引进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并且到上海等地的老牌钢厂学习,终于攻克技术难关。高质量的窗框钢迅速占领了市场,沈文荣赚到了第一桶金,沙钢也因此名声大振。怎样让沙钢再上一个台阶,成了沈文荣每天思考的问题,终于,他发现钢铁厂的产能和质量,决定单项品牌市场的比重,于是决定在设备升级上面入手。他说:“既然在产品运用上大同小异,那我就从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下手。”

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1988年,沈文荣决定赌上全部家当,从英国购买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的生产线,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一旦投资失败,工厂就会面临倒闭,沈文荣想到,针对目前的情况作出发展的规律,看清形势,并敢于去冒风险,于是,秉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他顶住外界压力,决定放手一搏。他说:“如果这个项目引进失败,就把它作为展览馆,我去卖门票。”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掀起了基础建设热潮,沙钢的发展突飞猛进,这更让沈文荣信心倍增。之后,他不断进行设备升级,先是整合德国、美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先进设备,建成“亚洲第一炉”,之后又与韩国浦项钢铁合资生产冷轧不锈钢薄板。

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2001年,沈文荣斥资2.2亿元买下蒂森克虏伯的子公司霍施钢厂。从拆卸到传送编号,从海运到安装,沈文荣带领员工艰苦奋战,将霍施钢厂整体搬到国内,轰动业界。随着沙钢产能不断提高,沈文荣再次制定了“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内后外”的并购策略,加快扩张步伐,走上并购之路。2006年,沈文荣以20亿元收购苏北最大的钢铁企业——江苏淮钢80%的股权。经过技术改造,江苏淮钢的产能提升至300万吨。2007年,沈文荣将河南安阳永兴钢铁纳入旗下。重组后,永兴钢铁的产能达到250万吨。他又先后收购常州鑫瑞特钢51%的股份,控股无锡锡兴钢铁,让沙钢的整体产能跃升至3500万吨。2018年,沙钢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营收高达221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钢铁行业老大。在商业探讨大会上,他说:“创业可不是光想就能实现的,我平常就喜欢读书,书里面蕴含的思维谋略,教会我如何理清思路,我把在书中学习到的谋略知识运用到企业当中,才造就了如今的“钢铁先锋”,我相信,通过读书,一定会对在座的各位有所帮助。”

他是中国“钢铁沙皇”,一年收入2210亿,如今怎么样了?

如今,已经是古稀之年的沈文荣依然坚持每天工作至少10个小时,他的目标是打造“百年沙钢”。他说道:“对财富的追逐从来就不是我的目标,我对资本运作没有兴趣,我唯一的乐趣就是工作,搞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