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結婚,很多親戚來喝酒,那收的禮金給媳婦還是應該給婆婆?

安徽人在上海


我來說一下我們這邊的風俗習慣。

在我們這邊的農村,兒子結婚,來吃酒席的親戚都是要準備兩個紅包的。有的條友嚇了一跳,兩個!太多了!確實有點多,沒辦法,這就是我們這邊的風俗。


結婚的第一天,親戚來吃酒席的時候,把第一個紅包先送給新郎的父母,通常這個紅包比較大。親戚吃完酒席之後不能馬上回家,還要在新郎家住一晚上。

第二天清早,新郎新媳婦端著茶點一一向客人敬茶。這個茶點具體是什麼內容呢,也是有講究的。裡面是四個煮熟的剝殼雞蛋,放了紅糖,意味著四季平安、甜甜蜜蜜、團團圓圓。客人吃過新媳婦敬上的茶點後, 說幾句“早生貴子”之類恭喜的話,就把紅包放在托盤上,這個紅包是歸新媳婦的,一般這個紅包比上一個要小。

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規矩也都不一樣。不知別的地方風俗怎樣?


一般情況下,我覺得親戚送的禮金應該給公公婆婆。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是親戚來喝酒。之所以成為親戚,不僅僅是因為有著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更是因為這麼多年來公公婆婆與他們的人情來往,所以他們才會捧場來到你家喝酒。

一般的公婆他們都會主動操辦這場婚禮,婚禮的費用也是由公婆來承擔。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通常這些吃酒席的親戚們,也都會把禮金交給公婆,很少有人把禮金交給兒子的。

當然也有些家庭是例外的。有些父母可能因為年齡大了,沒有能力,婚禮的費用都由兒子來承擔。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把他們收到的禮金交給兒子。


禮金交給兒子,不僅僅是因為酒席是兒子承辦,更是象徵著以後把家庭的決定大權交給兒子,兒子就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了。

親愛的條友們,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