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的發展潛力怎樣?

黃康銳


家庭農場的發展方向及前景,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造成農村勞動力缺乏,農村大量土地撂荒,這對中國農業發展打擊是巨大的,隨著土地確權的推行,農民不再擔心失去土地,更加有利於農村土地流轉,土地集中種植勢在必行,這為家庭農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

加工型家庭農場。會存在當地特色型的農產品,通過傳統的手工製作,會變成一些非常好的帶有地域特點的農特產品。這些地方可以考慮發展加工型的家庭農場,象某些地方的菜乾、梅菜、鄉下臘腸等等,因地制宜進行農產品的粗加工,按傳統的風味進行製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卻忘不了鄉愁的特點,發展自己的家庭農場品牌。




南方小朱


我是古月,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記得,大概是11年還是12年的時候,跟一個畢業於河南科技大學經貿系的哥們聊天時說:未來10到20年農村土地必然高度集中,慢慢的家庭農場開始出現。目前差不多十年了,究竟如何呢?

我們老家在2015年土地開始集中,周邊幾個村子一起被人承包,約有1到2萬畝左右,其中,水稻種植佔絕大部分面積。在河流的邊上,有一個家禽養殖場,養殖鴨子,聽家裡人說有三萬多隻,每年稻子收割以後就可以大面積放養。挨著鎮上不遠處弄了一個花卉世界,供人遊玩。還有一些地勢較低的水田也進行了改造,發展漁稻結合的模式。只是,這種經營模式還不能跟歐美的家庭農場相提並論,總歸來說,還是在進步吧,比之前的家庭聯產承包制下自給自足的耕做模式有很大的發展。

從長遠來看,家庭農場,會越來越發達,經營模式也將多元化。


小果農古月


我是“三農”創業者,請關注我,歡迎互相交流探討。


生態潮人


關於家庭農場的發展潛力怎麼樣,我看潛力是輝煌的,我並不是拍馬屁,我是從現實的國家所有關心糧食生產部門的重視說的,這並不是來自民間的家庭種植模式,而是國家倡導的糧食安全生產模式。

關於家庭式農場,我想提出我自己的建設方式才能夠使家庭式農場輝煌。也是我國糧食長久安全生產之計。

也就是國家給家庭農場買農業自然災害保險,一旦家庭農場遭受到了自然災害,有保險公司向家庭農場理賠,有國家監督對現。這樣可以解除家庭農場遭受到自然災害後的後顧之擾,才能安心生產糧食。

弟二就是國家糧庫,直接從家庭農場調取糧食,讓一切糧食經營商的利益讓給家庭農場,國家的一切補貼現金直接補貼到糧食調取價格上,讓家庭農場完全得到種糧食的好處,從中加大種糧食的信心,這樣才能完全保證糧食安全生產,也是我國糧食安全生產的長久之計。

在家庭農場裡面的農業建設設備有國家配套。

只有這樣的情況下,家庭農場才不是走過程,實心踏地的搞農業生產的,也是長久不衰的一種農業種植模式。

所以我認為家庭農場的前境是輝煌的。




純正農家蜂蜜


有好品種的家庭農村潛力大大的,比如榴蓮,菠蘿蜜、四季龍眼等等。

菠蘿蜜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常綠喬木,高10-20米,胸徑達30-50釐米,熱帶、亞熱帶水果。種植環境區域: 菠蘿蜜垂直分佈一般在海拔900米以下。需要高溫、潮溼,無霜的氣候,適生於年平均氣搵在18-24℃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6℃,絕對低溫不低於0℃,積溫在7500℃以上,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的地區。幼苗、幼樹對低溫敏感,當輻射型低溫出現0℃時,頂芽、葉片發生寒害,降至-2℃時出現枯梢。長琦果苗出品 中國廣東、海南、廣西(欽州、博白、陸川、龍州、寧明、隆安、靖西、百色、那坡和田東等縣)、福建和雲南(南部)等地均有引種栽培。長琦果苗出品菠蘿蜜種類: 菠蘿蜜品種類型頗多,按包肉品味分“幹包種”和“溼包種”兩大類型,前者生長略慢,結實個大而少,遲熟,包肉乾滑爽脆,味甜而香氣濃郁,後者適生性強,生長快,結實多而個稍小,早熟,病蟲害少,包肉鬆軟,味更甜膩。果用宜採用無性繁殖才能保持優良性狀。作為用材的贓宜選用溼包種,通常採用種子繁殖。長琦果苗出品波羅蜜實生樹6-8年結果;三十年生達盛果期,有大小年之分。一般2-3月開花,7-8月果熟。個別地方也有一年兩花兩熟的。採種母樹宜選速生、結實早、產量高的,同時果實要選樹幹下部、果大、外皮肉刺粗而疏、包肉肥厚充分成熟的乎問的果放置幾天,使果實軟化,然後破開取出種子,用清水洗淨陰乾。種子不耐貯存,生活力只能保持二十天左右,應隨採隨播。出種率15-25%,每千克種子80-120粒,發芽率95%。長琦果苗出品目前品種有馬來西亞1號、馬來西亞5號、泰國8號、泰國12號(最新品種)、海南菠蘿蜜等品種 種植技術: 選擇土壤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平緩坡地為造林地,全面整地,或挖大植穴80釐米×80釐米×70釐米。株行距8-10米。定植的幼苗,因主根長,側根少,裸根移植成活率低,需帶土團移植。容器育苗成活率高,可用小竹簍育苗,當苗高40-50釐米時,即可隨時定植,菠蘿蜜比較容易種植無病蟲害,常年不需要打農藥,嫁接苗一般2、3年結果,最新品種泰國12號在海南試驗16個月結果。長琦果苗出品種苗信息:長琦果苗培育有馬來西亞1號、馬來西亞5號、泰國8號、泰國12號(最新品種)、海南菠蘿蜜等品種菠蘿蜜供大家選擇。











穎景談果苗


我個人認為,家庭農場的發展是有潛力的,中國的農業有多種形式化存在,

其一,大農業的實力也許相當雄厚,有高科技,有研發的新產品,有監控數字化的數據依理可據,這些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是很難做到的,多數與政府或家族形式化存在,

其二,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家庭農場的好處有一個是不需要千畝土地為種植,只需要精準多元化發展,例如,可以種植水果,可以種些蔬菜,可以養殖河田雞,鴨,鵝,可以在農場規劃個四季果園,沒有,也可以規劃種植一些或大片花草,四季花園多好看,可以搞些採摘,觀賞,遊玩一體,家庭農場的產品也有信服力哦。





芊芊油茶


家庭農場的發展潛力怎麼樣?

農埸,我的理解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種植業或養殖畜牧業為主,並以種植、養殖產品進行初加工或深加工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埸所;

從題目分析:定位農埸,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經營管理,個人認為是很有發展潛力和前途的。

特別是近年觀光農業、旅遊生態農業、農家樂的興起,人們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的改變,都利於家庭農埸的定位發展,在擁有水、電、氣、路的前提下,可從以下模式進行探討:一、農埸專業型:

即只對某一品類進行規劃發展;如①專種大眾喜歡的水果,如柑橘、葡萄等;②專養價位高的水產品,如團魚、烏龜等;③專種藥材,如枝子、刺梨、石斛、靈芝等。

二、農埸田園型:

即種植養殖雙管齊下;種植方面:以種果樹、油菜、玉米、水稻、蔬菜為主;養殖方面以養豬、魚、禽(雞、鴨、鵝)為主。

三、康養休閒觀光型農埸:

即以農埸為平臺,重點在康養休閒、觀光上做文章;首先是康養休閒、觀光的平臺怎麼建?下面就平臺建設進行規劃探討;

(一)接待生活區:

①建設一百至兩百個車位及以上規模的停車場;

②建有1百至2百人同時就餐的餐廳;

③配有1百平米及以上自種自養農產品的直銷超市。如雞鴨鵝魚蛋,糧油果蔬菜等凡農場自種自養產品均採取約低於市價進行銷售。

(二)休閒康養區:

①配有百個及以上床位或升降床位;

②配有醫務室,並配有相應資質的醫生、醫務人員及護工,建立醫護巡視、定期體檢制度;

③配有棋牌娛樂閱覽室;

④配有體育器械康復室;

⑤食堂設有:定製營養餐,自助餐及自煮餐。

⑥24小時有熱水、開水供應。

(三)觀光區的規劃:

①根據不同品種的交替種植,塑造四季有花賞,常年有果嘗,季季有采收的觀光品種,天天有遊客的四季觀光區;

並通過宣傳、講解遊客好奇的品種、種植方法及花草病蟲害的識別、防治等縮小與遊客的共識距離。達到對農場的共嗚和認可。

②在觀光區中:為遊客開闢兩個農事體驗區,即自種體驗區、領養體驗區;

(1)規劃10畝地或更多做遊客自種體驗區,每67平米一分地為一個自種體驗地塊。由遊客每年交1百元土地使用體驗費,自種自管自收;

(2)緊鄰自種體驗區建遊客果園領養體驗區,以一棵果樹為單位,讓遊客領養,根據果樹大小或產果量,適當收取幾十元百把元株的領養體驗費。

讓遊客在體驗、交流、學習中產生勞動的獲得感。

還可延伸發展,成為遊客孩子的實驗基地。

還可開展代種、代養等模式。

(四)田塘結合種養區規劃:

①規劃多個水塘養魚、龜等,供遊客觀光欣賞垂釣。

②水田種植藕、稻、筍。

(五)禽畜飼養區規劃:

①養豬場,設配種、仔豬、成品豬飼養區。

②禽類飼養雞、鴨、鵝、兔飼養區等。

做好環保,嚴格執行排洩物的收集處理。

③逢年開展殺年豬活動。逢節舉行殺禽活動等拉動遊客互動

讓其參與進來,通過遊客親臨其境感受和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再通過精湛的美食效應。農場潛力就自然顯現出來了。

怎樣把客源引得進,而要留得住?通過認種、認養,代種、代養模式。遊客定期在雙休日、節假日來一次,通過遊客帶遊客滾雪球的方式,把一個家庭農場變成百個、上千個家庭參加管理的大農埸,這種持續的鏈條效應、效果、效益模式。發展潛力顯而易見,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三種模式,你覺得哪種適合你呢?


老曹17


農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這兩個代名詞在中國未來一定會很火。2013年“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稱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家庭農場,一個起源於歐美的舶來名詞,農民家庭通過租賃、承包或者經營自有土地的農業經營形式。家庭農場概念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農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經營,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經營。農場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直接參加生產勞動。早期家庭農場是獨立的個體生產,在農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家庭農場這種農田集約化經營的模式目前已在中國遍地開花,雖然尚在摸索階段,卻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中國家庭農場:以位於密雲縣城南的北京週末農場為例,其規模大多在20-200畝之間,生產的農產品有以經營者名字命名的自有品牌,並且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21世紀初以來,上海松江、湖北武漢、吉林延邊、浙江寧波、安徽郎溪等地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農業部確定的33個農村土地流轉規範化管理和服務試點地區,已有家庭農場6670多個。

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可以把自己種出來的農產品做成自己的品牌,老百姓需要的是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所以要把農產品做成綠色原生態為主題。可以把農場做成6大板塊,觀光區,體驗區,交易區包括(線上線下)綠色區,原生態區,客戶信息平臺共享區。讓客戶全天候時時都能通過手機互聯的方式來觀看農場動態。

前期運作雖然比較困難,但是老百姓個人要是想做家庭農場有三種方式。第一:自己貸款做一個小型的家庭農場。第二:尋找有實力的企業來合作。第三:也可以和本村的老百姓集體融資的方式去做。但是我相信無論是哪一種方式身後都國家的扶持一定能成功。家庭農場也好,合作社也好,就是要做出咱中國老百姓自己的品牌,把最綠色最生態的產品做出中國。走向世界。謝謝


1688狂風裡的擁抱


隨著我國農村農業科技化 、現代化、 標準化 、 機械化不斷推進,以合作社為主及其家庭農場改革的深入,耕作不需要多餘的勞動力,致使我國城鎮化進度在未來5-10期間迅猛發展,這樣以來大量的耕地將有效的整合,以標準化農場,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老歌匯場


我有個人看法,要農民自己自願,對農場主要知己知彼,還要因地至宜,因人至宜,決不可違背自然規律的跟風,也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一味否定分田單幹,條件成熟了自然會發展起來,這就是事半功信,水到渠成。不可忘記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突破一切不可能。各級領導層還要防止騙補的頃向。我們這裡就有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