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高考了,文言文還是不會,各位大俠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hczsh6050


高中語文老師。

第一、看你時間夠不夠。是隻想惡補文言文,還是其他科很多東西都需要補。如果很多,放棄吧,學語文第一是天賦第二是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畢竟你不補可能也能蒙對幾分,補瞭如果不得要領也就那樣,文言文滿分19分。

第二、在時間允許,就想惡補文言文的情況下,兩個事同時做。首先,背過五本必修(我指的全國卷)所有文言文的課下注釋及上課老師的補充引申義,高考有大綱的,不會超綱;第二背過是一回事,會運用是另一回事。所以要做題,都高三了,做什麼題?高考真題。認!真!做!每個字都搞清楚那種!十篇你就上道了…

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我就是隨便說說,不喜勿噴。


袁三丫


一直在跟蹤身邊學文言文的同學,主要是高考的同學。

因為離高考不到一百天了,語文學科再說積累有點來不及了,不過文言文堅持刷個幾十篇,還是能提上去的。所以,就會盯著身邊的同學打卡。

有學競賽的同學比較拼,一天能打卡九篇文言文,一個月後文言板塊就提高了10分。可見,他之前語文不好只是沒有時間下功夫,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競賽去了。這次一下功夫,方法對了,投入時間夠了,自然成績就上去了。

也語文基礎比較差的同學,一天學五篇,因為文言基礎實在差,讀起來文言文來比較困難,做五篇都要用半小時,錯題一籮筐,但堅持了兩個月,文言文竟然真的能讀懂了。他現在還在堅持,希望高考能刷到滿分吧。

也有愛湊熱鬧的同學,剛開始打卡的時候完成的篇目不少,不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老師催了半天也不管用,現在文言還是總丟分。

所以,好方法有,看下面這些篇目,挨個做題,每天打卡就行了,關鍵看你能不能堅持了。

如果怕自己堅持不下來,可以和同伴約個文言學習群,互相監督哦~

高考加油!


MR劉JL


我是幼師類高校教師,中高考閱讀與作文培訓教師,分享關於中小學及大學語文學習的感受,解答你幼兒培養、學習語文及中高考的問題。

1.認真鑽研最近5年高考真題。

2.逐字逐句分析積累人物傳記的常用實詞。

3.總結高考文言文題型與技巧。

4.早讀時朗讀背誦高考人物傳記真題。

5.翻譯53文言文實詞的所有例句,不懂就趕緊問同學或老師。

如果能夠堅持,一兩個月後,你會發現明顯的提高。

堅持去做吧!


中高考滿分閱讀與作文


文言文的答題技巧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答題技巧:

(1)詞語解釋題。

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

翻譯句子要解釋出關鍵的字詞的意思,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

例如:“慶曆(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

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也太不聰明瞭。

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

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

一般來說,作者通過短小的文言語段,記敘一件事,表達一箇中心或一種哲理。所以我們瞭解了全文的內容後,還要進一步思考作者蘊藏在文章裡的寫作意圖。

有時作者將主旨蘊藏在敘事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時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時發表議論,直抒胸臆,以此來揭示文章的中心,我們也要倍加註意。

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作者將自己的寫作意圖蘊藏在敘事和寫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顯旨,讚頌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曠達胸襟,勉勵自己和朋友以天下為己任,抒發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東昌芙蕖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文言文翻譯的十種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翻譯文言文有三個基本原則:信、達、雅。

  所謂信,就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不誤解、不遺漏、不增譯;所謂達,就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無語病,符合漢代漢語的語法和用語習慣,做到字通句暢;所謂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力求體現原文的語言特色,文筆優美富有表現力。

  文言文翻譯要想做到雅這一點,必須對我國的古今語言十分熟悉,並有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和修養,這對於中學生來說是很困難的。尤其是目前對文言文翻譯的考查並不太注重,因此翻譯時能夠做到信和達就已經很不錯了。

  下面結合例句簡介文言文翻譯常用的十種方法:

  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地名、人名、物名、職稱、器皿等,可照錄不翻譯。比如: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將軍和都尉都是官名,照錄不翻譯。

  刪:刪去不需要翻譯的詞。比如《曹劌論戰》“夫戰,勇氣也。”這裡的“夫”為發語詞,翻譯時應該刪去。《狼》:“肉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這裡的“之”起補足音節的作用,沒有實意,應該刪去。

  補:翻譯時應補出省略的成分。比如《兩小兒辯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翻譯時在“如盤盂”前補出形容詞性謂語“小”。

  換: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現代詞。如《觀潮》:“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校閱水軍。”這裡的“歲”應換成“年”。

  調:翻譯時,有些句子(謂語前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的詞序需要調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調整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比較常見,因此選用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已經成為文言文翻譯的難點。如《出師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裡的“顧”是一個多義詞,有多種解釋:回頭看、看、探問、拜訪、顧惜、顧念、考慮,在本句中用“拜訪”最為恰當。

  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和通假字。如《核舟記》:“石青糝之。”這裡的“糝”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翻譯時必須譯出。

  意: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義,直譯會不明白,應用意譯。如《鴻門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譯:連秋天裡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譯:連最小的東西都不敢佔有。

  縮: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以將其凝縮。

  擴: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單音詞擴為同義的雙音詞或多音詞,二是對一些言簡意豐的句子,翻譯時,要擴展其內容,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關於翻譯文言文的方法,還可以按照下面的順口溜記憶:文言語句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譯規律。碰見虛詞因句譯,領會語氣重流利。


AD瑤瑤愛剪輯


明確文言文考點和題型,每個考點掌握解題技巧,並熟練運用,需要背記的知識可以花些時間,掌握答題模板。然後通過做題進一步熟練答題技巧。有些網校有專門針對文言文的快速提分技巧,可關注一下。


李老師語文課堂


我以親身經歷告訴你,我和你一樣,在高三下學期的時候也是文言文一竅不通,然後在一位學長的建議下:硬著頭皮做完了一本文言文練習,還沒做完就頓悟了,有的文言文可能還是讀不懂,但是那個題就是能做對!加油?


沈菜菜


文言文閱讀,我個人的方法是,讀完了一本文言文版的三國演義,堅持每天都讀,對文言文閱讀會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如果時間不夠,可以選擇性的讀一部分自己喜歡的文言文書籍。會有一定的幫助。


JackeyZhg


文言文很簡單啊,用心點去多讀幾遍,深究一下就懂他的意思了,我以前就是這麼做的,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梅念苼


讀一遍三國演義,然後就入門了,在然後會發現,,越來越會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