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第一次聽說有一天兩頓飯的地方,感覺很好奇,你們都一天幾頓飯?我說的是正餐?

南風知我意126211997


日夜顛倒,現在一天只吃一餐,每天醒來都已經下午2點左右,起床磨蹭一下都已經4點,再吃一下飯天都黑了,也不覺得餓,看電視刷屏吃點水果喝點水又飽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最近戀上豆腐,真的好吃[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88年雪碧


我老家是陝西的,從我記事起,小時候(70年代)家家都是一天都吃二頓飯,隨著年齡增長,條件慢慢好起來了,變成了一天吃三頓飯了。

80年代 參加工作以後 ,到浙江蘭溪市出參,那時候正好20多歲,因為是常年出差 在哪邊找過一個對象(她家是郊區的),在她家住過一段時間,那邊的習俗是貴客來了都是一天吃五頓飯。江浙那邊的人都是飯量小,少食多餐,不象西北這邊的人吃飯端個大海碗,南方人看見怕怕的!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沒聽誰說過 有一天吃五頓飯的地方!


春義2018


說實話,作為廣西人的女婿,他們的生活習慣,我真的有點習慣不了。小張我是江西的。我們家那位是廣西玉林容縣的,回哪家過年是婚前已經商量好的?沒有特殊情況,隔一年去一次丈母孃家過年。我們江西老家是一天三頓都是米飯(包括早飯)他們那裡是一年4季都是白粥,早中晚都有白粥喝(早上一定是白粥)他們早上很奇怪。基本上不吃或者喝一碗白粥就可以了。然後9:00~10:00之間吃中午飯,然後就要到晚吃晚飯嘍。這樣算兩頓嘛





江西老表小張


沒什麼奇怪的。我第一次看到陝南山中山裡人一天兩頓飯也奇怪,覺得他們肯定營養不夠。但實際山裡人身體整體比城裡人結實強壯。

慢慢也就理解了。他們之所以一日兩餐,是因為山路行走不便,他們從住地到田裡要花時間,所以才早上九點後吃一頓,下地幹活,直到下午四五點鐘再回家吃飯,剩下時間就是休息了。節約時間和體力。


江湖論衡78101725


自疫情開始,我家一天吃五頓飯!睡到早上十點起來吃早餐,十二點吃午餐,下午三點吃點心,包子饅頭餃子蛋撻牛奶布丁麵包等換著來,每天吃完午飯開始做,三四點開始吃,然後晚上六點吃晚飯,玩到晚上十二點煮夜宵[捂臉],這一個多月都是這樣,我們一家只有我老公胖了兩斤,我一直96斤沒變[大笑]


星雨馨悅


我是一天三頓正餐。另外晚上睡前要填飽肚子才能睡著。

我爸媽和我弟都是一天兩頓。我爸媽是年齡大了,怕吃多了發胖,對身體不好,我弟是胖,為了減肥,不吃晚飯。

但是我不行啊,我不僅每天要上班,我還有鍛鍊身體的習慣。一天三頓都餓得很快,一天兩頓我是絕對撐不過去的。

過年的時候回家,我忘記我爸媽不吃晚飯了,我等到晚上七八點,家裡也沒有準備晚飯的意思。

我都餓得肚子叫了,於是我說,不吃晚飯嗎?

我爸媽才想起來,我爸說,你餓嗎?

我說,我當然餓!我一天三頓,臨睡前都得再補一頓,兩頓肯定不夠啊。

我爸這才忙著給我做晚飯。

綜上所述,吃幾頓飯就是個人習性的問題……畢竟以前我上學的時候我們一家四口都是吃三頓飯的。

現在我依然一天三頓,每晚還要加一餐夜宵。他們仨人還減少了一頓正餐…


someone啊


在中國一天二頓飯(正餐)多得很,農村以前因經濟,時間(東北天寒地凍的白天短)等問題吃二餐的地方多了去了,夏天清晨出工至9~10點回家吃早中飯,晚上6~7點再吃一頓,冬天白天短,早睡晚起,久而久之就成了習俗了。

你第一次聽說、第一次看到的事多著呢,以後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學多聽,就能知道很多"第一"了,不到大驚小怪地讓人看不起,說你沒知認。


老耿429


我在圍城中的武漢,一個月來,我們一家三口一直是一天兩餐。因為困在家裡不能出門,所以每天起的較晚,9~10點鐘吃第一餐;下午5點左右吃第二餐。其實還有菜的種類有限,吃什麼有點犯愁,就少吃一餐。菜只能在網上買,社區群、物業群等都成了買菜群。不說這些了。這些天不論幹什麼都會想到那些病亡的同胞,最刺痛人的是那些一家幾口病亡甚至“滅門式”病亡的……


非代委


我是遼寧人,我家吃飯是,我和父母老婆還有我奶奶,一般都是一天兩頓飯早上8到9點吃早飯,晚飯下午4點左右吃晚飯,孩子15歲每天都是三頓飯,以前我也吃三頓飯,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是新陳代謝的慢了,現在吃三頓飯反而很不習慣,在有可能是家裡人沒有從事體力勞動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平時在吃些零食水果什麼的


會撕咬的蟲蟲


這個很正常的, 在我們北方大多數都是這樣的 。

我們家就是 ,早晨起來似乎沒有吃早飯的習慣, 有時候會衝個雞蛋, 或者吃個饅頭 ,什麼的, 就開始忙一會 。到11點多才開始吃飯, 然後到下午4, 5點多吃飯,晚上都不會在吃了 , 這也都是一種習慣 ,每個地方都有他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