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旅遊“副業”做出主業營收

記 者 張正偉

海曙區委報道組續大治 孫勇

土雞蛋82箱、公雞380只、老母雞163只……前天上午9時,家住安徽宣城的汪嬌打開電腦再次核對訂單,然後驅車到鄉下組織貨源,趕在中午前發往寧波、杭州、台州等地。

汪嬌是浙江飛揚旅遊的一名計調員,往年這個季節,她應該坐在明亮的辦公室,忙著分配源源不斷的春遊訂單。如今,她是飛揚轉產自救項目“飛揚南泥灣”的一員,負責採購客戶在平臺上購買的農產品。

一個月前,旅遊叫停、遊客團款退付、銀行貸款到期等一系列打擊接踵而至,飛揚旅遊不等不靠、轉產自救,組織全體員工通過“飛揚南泥灣”微店,銷售農副產品開闢新市場,力爭“不因疫情裁員、停薪、添亂、坐吃山空”。

“飛揚南泥灣”是一個“S2B2C”電商項目,主要集合各地的供貨商,精選精采優質農副產品賣給消費者。汪嬌推薦的家鄉土雞蛋成為首批試賣產品,沒想到一炮走紅,自2月12日正式上線售賣以來,累計逾12萬隻土雞蛋經過她的手到達客戶手中。

“疫情暴發後,我們發現人們受困在家中,買菜、做飯等生活需求一下子高頻起來,於是想到了做農產品銷售。”“飛揚南泥灣”項目負責人李達說,公司員工來自五湖四海,可供組織的優質農產品資源豐富,此外,近百萬優質客戶提供了強大的消費端需求。

飛揚旅遊單獨成立微店,逾500名員工每天將知名產品推薦給客戶,接到訂單後直採直送,目前日銷售額已經超過10萬元。“去年,公司短線遊業務銷售額5000多萬元,‘南泥灣’微店快趕上一個大中心部門的水平了。”李達說。

“好多人說這次開微店是心血來潮、無心插柳,其實我們早就在謀劃轉型了,只是疫情讓計劃實施提前了。”飛揚旅遊董事長何斌鋒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年兩三次的“低頻次旅遊”已經不能滿足人們“高頻次互動”的新需求。這兩年,飛揚旅遊不斷與文化、體育、商業等產業開展跨界合作,打造風格各異的生活場景和業態,成果逐漸顯現。

據介紹,在市旅遊局和海曙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飛揚旅遊目前除了停擺的旅行社業務,在線機票業務平穩運行,“飛揚中國·新旅遊經濟”首個景區綜合體有望於近期亮相。此外,他們還將與國際資本開展“逆週期操作”,打造更多市場新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