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病毒學發展簡史

動物病毒學發展簡史

動物病毒學是以動物病毒為研究對象,研究這些病毒的本質及其與動物乃至人類疾病的關係的一門科學。動物病毒學是隨著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高新技術等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反過來,動物病毒學又促進這些學科的發展。  早在公元前500年和300年左右,歐洲和中國就已分別有了狂犬病和天花的記載。古代人類對於疾病原因的解釋,有所謂的神鬼說、瘴氣說和孔隙說等等。雖然在某些疫病的大流行中,人們已經覺察到疾病的傳染性,但仍堅信神鬼或瘴氣致病的說法。公元17~19世紀,隨著顯微鏡的創制成功,藉助顯微鏡看到了各種細菌,不僅證明自然界和釀造工業中的發酵是由發酵菌引起的,而且發現了人畜許多傳染病的病原體——細菌,並且觀察到了動物對於某一傳染病的感受性依動物種類而不同,患病痊癒後可對同一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等事實。我國民間在此期間已經普遍應用輕型天花患者的痂皮接種健康人群鼻孔以預防天花。1798年,英國人Jenner根據牛痘和天花的相似性,以及擠奶婦女感染牛痘後不再發生天花的現象,創立了採用牛痘漿預防天花的免疫接種方法。1884年,法國人Pasteur又發明了狂犬病疫苗,從而奠定了人和動物人工免疫接種的堅實基礎。

病毒的發現

雖然當時傳染性病原體的概念已經存在,而且確證了細菌等微生物的致病性,但還缺乏對“病毒”的認識。1892年,俄國人Ivanowski於克里米亞發現菸草花葉病病原能夠通過能夠抑留細菌的濾器。1898年,荷蘭人Beijerink證明菸草花葉病是由濾過性病原所引起。同年,德國科學家Loeffler和Frosch發現口蹄疫病原的濾過性。此後10多年內相繼發現了10多種傳染病的病原病毒,包括雞瘟病毒(1900年)、黃熱病病毒(1901年)、雞痘病毒(1902年)、狂犬病病毒(1903年)、雞白細胞增生病病毒(1908年)、脊髓灰質炎病毒(1909年)和勞斯肉瘤病毒(1911年)等。1915年和1917年英國人Twort和加拿大人d'Herelle分別發現噬菌體,也就是細菌病毒;同時期內還發現了若干植物類病毒。

研究技術進展

在人們不斷的發現病毒並論證明與疾病關係的同時,研究病毒的方法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尤其是在病毒的培養方面:應用實驗動物、雞胚和細胞培養技術,成功地分離和培養了許多動物病毒,對病毒學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最早的實驗動物接種是用所謂的本動物進行的,例如將牛痘漿接種犢牛或將健康雞與病雞同群飼養,以觀察疾病的傳染性等等。隨著家兔、豚鼠、小鼠、大鼠和倉鼠等實驗動物的成功應用,大多數的實驗接種試驗已經不再應用本動物。只是豬瘟、馬傳染性貧血和牛流行熱等宿主範圍狹窄的病毒性傳染病,還常應用豬、馬(驢)或牛等本動物作實驗接種試驗。實驗動物是動物病毒學研究的基礎工具,實驗動物學的建立及其成就明顯促進了動物病毒學的發展。實驗動物的標準化是應用實驗動物的基本要求。純系動物以及無特異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動物、定菌(gnotobiotic)動物和無菌動物等的培育成功和應用,保證了病毒學研究的科學性和嚴密性。二十世紀30年代早期,人們就已開始應用雞胚培養病毒。由於雞胚具有卵殼和卵殼膜的保護,除一些可經卵巢傳遞的病毒和細菌外,基本上保持無菌和無病毒狀態。由於SPF雞胚的成功培育,經卵傳遞性感染的可能性已被消除,雞胚和近年來開始利用的鵪鶉胚一直是培養和研究病毒以及製造病毒疫苗的有效工具。當然,由於細胞培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雞胚的應用範圍已經逐步減少,但對副粘病毒、正粘病毒、披膜病毒和痘病毒科的某些成員,還常應用雞胚等進行病毒分離、滴定以及抗原和疫苗生產。  Steinhardt早在1913年等就在體外培養的家兔角膜上培養痘苗病毒。1923~1924年,Carrel應用雞胚組織塊培養勞斯肉瘤病毒,1927年又用於培養痘苗病毒。1929年,Andrews應用兔睪丸組織塊培養兔病毒Ⅲ,Rivers等則用家兔角膜培養痘苗病毒,並發現規律性細胞病變和包涵體。1933年,Gey創立了單層細胞培養技術。1943年我國學者黃禎祥首先利用組織培養分離、滴定和鑑定西方型馬腦炎病毒。1951年Dulbecco等採用胰蛋白酶消化組織培養法,獲得了單層細胞培養,並開始應用人工合成培養液。  隨著抗生素的普遍應用,體外培養細胞已經是分離、鑑定和大量培養病毒的簡便而又十分有效的工具。動物和人類的絕大多數病原病毒就是通過細胞培養而分離和鑑定成功的。自五十年代以來,電子顯微鏡技術的建立和普及,為病毒形態結構及其在細胞內的形態發生學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