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鉛打浮,不是你把鉛皮推上去就完事了

飛鉛打浮這種釣法在競技比賽中是一些選手常用釣法,也叫釣水皮或者螞蟻上樹。很多文章或視頻都有介紹,但大多都是一知半解,造成很多釣友對它的認識程度只停留在表面,很多人認為把鉛皮推上去就是飛鉛了,到了實際應用中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想詳細瞭解的釣友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飛鉛打浮,不是你把鉛皮推上去就完事了



什麼是飛鉛打浮?

飛鉛是飛鉛,打浮是打浮,結合到一起就是飛鉛打浮,飛鉛的作用是輔助打浮。我們上推鉛皮到漂座,或直接把鉛皮纏在漂座,目的是延長子線,讓餌料在水皮停留時間常,達到緩降的效果,把魚聚到水皮吃餌,提高上魚效率,這種釣法就是飛鉛打浮。

飛鉛打浮,不是你把鉛皮推上去就完事了



飛鉛打浮要注意什麼?

表面上看飛鉛打浮釣組調整太簡單了,但是不注意以下幾點,可能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1. 對漂的要求;飛鉛打浮過程中魚漂起到給線組配重,減緩餌料下沉的作用,由於線組的重心就在漂腳,會造成新手拋投困難,魚漂過長非常容易纏線,建議使用魚漂長度不超過30公分。
  2. 對拋竿的要求;拋竿時必須保證線組是直的,要盪出去,一定要餌料先入水,每次必須拋一個點,因為很多情況是餌料拋在哪,魚就去哪吃,東一杆西一杆的拋,自己就把窩子搞散了。
  3. 對提杆刺魚的要求;提杆時無論是否中魚,刺魚動作一定要小,切記不能讓魚鉤直接出水,那樣直接就會纏線,刺魚是刺魚,提杆是提杆,把兩個動作分解開。
  4. 對線組的要求;大線型號要放大,粗線不容易纏繞,子線根據魚個體大小決定。
  5. 對魚鉤的要求;魚鉤的型號也要比正常用大一號,打浮時基本都是搶食,不必擔心檔口的問題,用大鉤的目的是讓魚吃餌後不容易吐出來。
  6. 對頻率的要求;飛鉛打浮時很可能剛入水就中魚,這時魚漂根本沒有動作,上魚只能靠頻率,你拋竿入水,然後在新裡讀秒,1,2,3,然後提杆,讀到哪個數字上魚幾率多時,就保持那個頻率提杆,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機器人,同樣的動作同樣的頻率反覆操作。

飛鉛打浮的優勢在哪?

咱們在野釣白條,馬口,翹嘴,鯽魚時,都可以嘗試飛鉛打浮,它的優勢不在中魚率,而是頻率,減少了餌料下沉的時間,拿釣翹嘴來舉例,兩釣友挨著,你飛鉛,旁邊的釣底,你的魚獲很可能是旁邊釣友的2倍。

飛鉛打浮,不是你把鉛皮推上去就完事了



飛鉛是一種很吃基本功的釣法,新手可能出現最多的毛病就是纏線,拋杆不準,餌料跟魚漂落到一個點。當然,如果你能熟練掌握飛鉛打浮,說明你離高手的稱號不遠了。下篇文章我們談一下怎麼樣的調釣魚吃餌最舒服,喜歡的小夥伴可以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