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現社會確實存在,老年人自己住不安全不方便,和兒女們住沒尊嚴矛盾多的現象。
老年人和兒女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有很多和年輕人相處不到一起的地方。在一起相處幾天還可以,要長期住的話都互相看不上對方。老年人自己能自理的情況下,還是自己過比較方便和自由。
就拿我姑姑來說吧,她今年82歲了,有兩個兒子,每個兒子家都有一個孩子大學畢業了。她對我很好,把我當做女兒看待。我姑父在十年前去世的。
我姑夫剛去世時,她兩個兒子和我,怕她一個人住孤單害怕,我們三個人輪流陪著我姑姑住了三個月。後來我姑姑看我們上班也都挺忙的,各自都有家庭孩子,就說她自己鍛鍊著要生活獨立,不能總用我們去陪。
就這樣自己一直獨立住了十多年了,好在老人家身體很健康沒有什麼大毛病。我們怕她自己住不安全,我們幾個人總去看望她,經常給她打電話,她也經常跟我們聯繫怕我們惦記她。
老人家,對現在的兒女生活方式看的挺透徹。怕跟兒女住沒尊嚴矛盾多,堅持要自己生活。
我姑姑對她兒子是這樣說的,我現在身體能自理,買菜做飯都行,我也不想跟你們誰住。現在也不需要給我請保姆,一切事情我都能自己去做。因為我年齡大了吃的和住的跟你們在一起不方便。當我老了,什麼也幹不動的情況下,我也不去你們誰家住,給我找一個保姆就行。
她老人家想的確實挺周到。因為她20年前鑲的是滿口假牙,現在自己每天三頓飯都是粥和饅頭、包子、花捲等。她從來不炒菜吃,都是大燉菜,每次把菜都燉得爛爛的,吃下容易消化。這吃的就跟兒女們吃不到一起。
我姑姑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天黑睡覺,天亮就醒。每天晚上八點鐘就開始困了躺下睡覺,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起床之後她是閒不住的人,就開始擦擦這灰塵,擦擦那灰塵。現在的人都能熬夜,早晨起床晚。這起居方面就跟兒女住不到一起。這些她心裡都想的特別清楚,這也是她不跟兒女一起住的原因。
老年人到什麼時候都為子女著想,兒女們也不要辜負老人的一片心意。
老年人和兒女確實有很多生活習慣不一樣,住在一起不方便,容易產生矛盾的地方。
老年人身體能自理的情況下,我建議是自己住,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這樣在生活上自己比較自由,不容易生氣,心情能好一些。
當做兒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家裡老年人。也別嫌棄老年人嘮叨,嘮叨這是老年人的本性,他們有時候想對兒女說的話,怕忘了有的還用筆記在本上。
兒女永遠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父母永遠都牽掛著兒女,天冷時老人會惦記兒女今天穿得多不多,別凍著,今天早晨飯吃沒吃。兒女也要向父母對待他們那樣,去回報老人家的恩情。
要利用週末時間,經常帶老年人出來散散心、逛逛公園、陪著嘮嘮嗑。老年人不需要兒女們給他們多少錢,他們到老了願望就是需要兒女們多陪伴在身邊。
兒女們趁著老人家健在的時候,要多回家照顧他們,讓老人家幸福的安度晚年,免得有一天老人不在了,你去後悔。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雪蓮愛生活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講個事例。有一次我在火車上遇到一位大爺,大概六七十歲的樣子。到底多大年紀,咱也不好問。他和我在同一個軟臥車廂。交談中得知他老伴已去世,他現在一個人生活。兒子在西安定居,剛結婚。他在兒子那裡住了半年,他這次是回自己居住的縣城。他說:“我要回去,他就是不讓我走。我發了火,他才讓我走的。我住在他們那裡,白天沒事幹,坐幾站路的公交車到興慶公園,和那裡的老人聊聊天。其他人也不認識,很無聊。我早晨醒得早,五六點就睡不著了。起來吧,又不敢在屋裡動,怕影響他們年輕人休息。可是不起床,躺在床上很難受。再加上人老了毛病多,咳嗽、吐痰、上廁所動靜大。總是吵到兒子和媳婦。做飯也很麻煩。本來我在家一個人,包餃子二三十個就夠了,現在我要包三個人的餃子,我嫌煩。我做飯缺鹽少油的,他們不愛吃。我回去一個人想吃啥做點啥,吃完到小河邊散散步,多自由。我跟兒子住,像把我關在籠子一樣。快把我憋死了。我再不去了。”
我們談話的時候,他兒子還打來電話問他到哪了。他跟兒子說:“你買這麼貴的車票幹什麼,坐個硬臥就可以了”。看樣子兒子對他挺好的。
聽了大爺的一席話,讓我明白了老人的感受。老年人無論多大年紀都需要自由,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和兒女住如果缺少自由,缺少一個自己的空間,就會感覺自己沒尊嚴,就會和兒女產生矛盾。
如果自己能照顧好自己,自己住比跟兒女住更順意些,想什麼時候起床就什麼時候起,想幾點吃飯,就幾點吃,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聽從兒女的安排。那時就要收斂自己的脾氣,不好太任性。
在光明之中探索
關於老年人是自己住已經習慣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還是與子女住在一起享受所謂的“天倫之樂”。我先給大家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我的老家在農村,當我在城市裡打拼數年後,買了房子、車子,也有了自己的公司。於是,很想把父母接到城裡來“享福”。長說短說,父母終於來城裡與我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十多天後,母親近似哀求地找我談:“兒子,我和你爸不習慣城市裡的生活,還是讓我們回農村吧。”母親說完,眼裡含有淚水。我鼻子一酸,回想起這十多天父母在我城市裡的家裡過得並不開心,我只能把父母送回農村去。
母親去世後,父親更不願進城,大姐家在鎮上,父親住在大姐家,我又買了第二套房,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把父親接到了我的新房,想讓父親感受一下。晚上,我陪父親喝完酒,特意帶父親到衛生間,給他示範馬桶怎麼使用,晚上也沒關玄關處的燈,擔心父親上廁所不方便。第二天早上,我五點就起床,父親愛喝酒,想給父親把酒燙好。當我起來時,父親已經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抽著旱菸,入戶防盜門敞開著。我到門口一看,地上是一灘稀屎,我猜到可能是父親拉稀了。我用紙巾裹擦了地上的髒物後,一句話也沒責怪父親。陪父親吃過早飯後,父親對我說:“兒子,我知道你想我來城裡過好日子,可是我習慣了農村的生活,你還是送我回去吧,以後要把我葬在老家旁”。我笑著答應了父親。我尊重父親的意願,正月初一就陪父親回農村老家。但是,直到四年後父親去世我都沒有想明白,父親神志清醒,為什麼要把屎拉在大門外?又過了兩年,我才想明白,父親是覺得潔白的馬桶不應該用來拉屎拉尿的。
其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所謂“孝順”。“孝”是晚輩對長輩的敬意,是一種心情,所謂“順”是尊重長輩、老人的意願,他想怎麼活就怎麼活,他想吃什麼就讓他吃什麼,這才是“孝順”。我們不能按照我們的意願去綁架父母的幸福,更不能以“害怕別人說不孝”的思維去綁架父母的自由。真正的孝順,是陪伴。
西河故事
我年過半百了,親身經歷和聽朋友說過這些事,可以說讓人非常糾結,不知如何處理。經過思考,我的看法如下,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老年人都想跟子女住
老年人上了歲數,體力、精力、思維都退化了,是到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了,尤其是一些喪偶的老人,形單影隻,踽踽獨行,看著非常可憐。他們在一起曬太陽的時候,也常議論,基本上都想跟著子女住,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我的鄰居趙奶奶剛搬過來和女兒一家住在一起,今年都70多了,一個人生活了十幾年,眼看著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真害怕自己哪天在屋裡突發急病沒人知道,自己住過來還能幫孩子乾點家務,減輕一點她們的壓力。
和孩子們住,肯定會有矛盾
孩子們一天到晚忙於工作,壓力很大,回到家再看到身體不舒服躺在床上的老人,容易急火攻心,說些難聽的話,老人們心理上就受不了。我前幾天鍛鍊回來,剛進小區,就見趙奶奶坐在長凳上抹眼淚,一問原來是女兒嫌她總躺在床上,屋子也不打掃,飯也不做,說了幾句難聽話。我勸趙奶奶說現在年青人說話都沒有輕重,自己的親閨女,也沒什麼壞心眼,以後讓她注意點就行了。
老年人和年青人有代溝,生活觀念也不一樣,有矛盾是正常的,要想辦法正確處理矛盾。當子女的要尊重老人,說話要輕聲細語,和顏悅色,要知道沒有父母哪有自己的今天,要懂得“百善孝為先”這個道理。父母身上的一些“小缺點”,都帶了一輩子了,猛一下讓他們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要學會包容,學會理解。
老年人住敬老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現代化的敬老院設施先進,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三餐也是營養合理搭配,老人住進去能娛樂、交友,不再天天圍著鍋臺轉了,心情就會好起來。關鍵是老年人要轉變思想觀念,不能怕別人說孩子把自己送養老院是不孝,難道在家裡不管老人就是孝順了嗎?我住的小區有三個老人住進了郊區的敬老院,據他們孩子說,老人在裡面高興著呢,都不想回家。
老年人自己住最好
我贊成老年人自己住,自由,無拘無束,沒任何壓力。孩子叫自己上家吃就去吃,吃完了會自己的家裡休息。趙奶奶就說過“遠香近臭”,她說開始沒明白老人們常說的這四個字的含義,現在自己經歷了,體會到了,和孩子們是得保持一定的距離,畢竟人家也是一個家。
孩子們如果不放心老人自己住,就在老人床前裝個固定電話,把一鍵撥號設置好,老人遇到急事拿起話筒手指一按就打出去了,或者給老人買個定位器,裝老人衣兜裡,可隨時監控老人的行蹤。
總之,任何事不要怕有矛盾,關鍵是如何正確解決矛盾,辦法總比困難多,重要的是當兒女的都要有一片孝心。
上官天竹
說說我自己的家庭情況吧!
一、孃家
我父母是自己住的,父親一直不喜歡和兒女住在一起,母親經常比較,兩個兒子,誰能陪她養老。
但是我明白,幾代人住在一起,生活習慣不同,個性不同,如果每個人都想按自己的意願自由生活,肯定會矛盾重重。如果發生了矛盾,作為姑姐的我,是否會因為心疼父母,而對弟弟一家產生不好的看法?真的不敢保證。哥哥一家在外地,平時過年過節陪伴父母的都是弟弟一家。我認為父母只有和弟弟一家關係和諧了,我們一大家的關係才能和諧。
所以我經常給父母洗腦:
1、你們身體好,老倆口相伴是最好,不需要跟誰一起過。
2、兒媳照顧你們,是她孝順;不照顧,也不許指責,因為你們沒生養她。
3、你們需要照顧的時候,肯定有人照顧你們,不用天天胡思亂想。
以前父母住的離姐姐近,姐姐照顧的居多;現在姐姐馬上退休,即將去外地帶孫子,不將父母接到我們身邊真不放心。我和弟弟商量後,在距離我們倆家不遠的地方給父母買了房子,準備“接盤”。
目前家庭關係挺和諧,但願和諧到底。😄😄
二、婆家
我公公去世較早,去世前我們保持每週一聚的頻率。公公去世以後,婆婆喜歡一個人生活,依然週末相聚。
隨著婆婆年歲增長,也有了讓我們陪伴的念頭。
不過她不明說,用我的軟肋吸引我“自投羅網”。為了避免老公為難,我鼓足勇氣和婆婆談判:
1、一起住,沒問題,你必須把我當成家人。
2、一起住難免有摩擦,萬一有矛盾,我們自行處理,姑姐不允許介入。
3、我們一家人不算大富大貴,但也算小錢不斷,基本生活不會虧了你,你不能向你女兒要錢要物。
4、我們鬧矛盾最難過的是你兒子,所以我們得儘量避免矛盾。
5、你兒子什麼情況你清楚,不要老拿別人和他一起比較。
婆婆信誓旦旦地答應所有條件。結果真的住到一起,那是彼此添堵:
我單位下班算早的,中午基本都是我買菜回家做飯,偶爾晚幾分鐘,婆婆就耷拉著臉,甚至說出難聽話;
跟我們說一起住挺好,喜歡在一起,跟女兒就說一起住她累,不如一個人舒服;
老公稍微照顧我一點,她就心裡酸溜溜;
她女兒說什麼我都必須和顏悅色聽著,稍有反抗,總會藉機敲打我:我的孩子,誰都不能說一句!
我稍微想爭取點家庭權利,她就鬧絕食,宣告:只要我不死,家就是我的,和任何人無關;
甚至向我宣誓:我孃家婆家都能擺平,我不相信我擺不平你!
……
一起住的一段時間,坦白說我們三人都不舒服,最後我是想到回去就頭大,體檢指標也不如以前。
後來我鼓足勇氣堅決分開,可情感再也恢復不到從前。
結束語:老人和兒女一起住,有矛盾是肯定的,有無尊嚴得看彼此的做事方式;不安全不方便卻是相對的,距離兒女近一些,聯繫多一些,考慮問題周到一些,問題也許就能避免。心情好才重要。
媽咪老師
確實是這樣!
老人自己住,萬一有啥事都沒人知道。
鄰居趙姨家的兒子在北京工作,在北京成家買了房子,生了孩子。兒媳婦休完產假要去上班,沒人看孩子,趙姨就到北京去給兒子看孩子,把老伴一個人留在家裡,因為老伴還沒退休,還得天天上班。
鄰居趙姨剛到北京一個星期,老伴就病了,發燒,迷迷糊糊的睡著,趙姨給他打電話也不接,好在北京到石家莊的高鐵很多,趙姨坐上高鐵就回來了。
回家後,老兩口對著流眼淚,不給兒子帶孩子吧,媳婦沒法上班,帶孩子吧,老伴一個人清冷孤單的,萬一有啥事都沒人知道。
和孩子在一起住,各自都感覺不方便,時間長了就起矛盾!
反正老伴還有三個月就退休了,乾脆讓老伴請了長假一起去北京兒子家,這樣也能互相照顧。
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半個月,各種矛盾就出來了,老兩口每次開口說話都要斟酌一下,這話該不該說,媳婦是不是不高興。就這樣小心翼翼的,還是會時不時的,婆婆媳婦會有個小爭吵。最主要的,他們老兩口吃不飽。
兒媳婦減肥,吃主食很少,就一口,而且只吃米飯,吃飯的時候,每人碗裡都是少半碗,再想吃,鍋裡沒了。他們老兩口又不好意思說,每天晚上回到自己屋裡,老兩口就早早躺下了,因為餓。要不然就老兩口裝作遛彎,出去再買點吃的。
老人與孩子住在一起不方便,離得太遠也不方便。既能互相照顧,又有彼此的空間,這樣的距離最合適。
後來,每週末老兩口就坐上高鐵回石家莊,在家裡住兩天,再坐高鐵返回北京,一個月高鐵費兩三千塊錢!
老兩口說,花錢我也要回來,我也要有我自己的空間,也給他們三口之家一個空間,回家之後,喘氣才能勻乎!
每次回來,老兩口買幾個菜,弄一瓶酒,對飲一下,說說知心話,關鍵是可以想說啥說啥,想吃啥吃啥,想幹啥幹啥!用他們老兩口的話說就是:真舒服啊!
我逗他倆:“在兒子家你們喝酒嗎?”趙姨嘴一撇說:“嘁,還喝酒呢,吃飽了都不錯。”說完我們一起哈哈大笑。
其實在兒子家也不是不能喝酒,就是感覺拘束不放鬆唄!
後來,兒子看他們來回跑太辛苦,就在隔壁給父母租了一套房子,老兩口自己吃自己住,老人不舒服的時候,敲敲兒子的門,兒子就能過來,開車帶他們去醫院,平時老兩口負責接送孩子。
這樣的距離看來還挺合適,因為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間,還能互相照顧!
生活需要條理
我是一個很開通時尚前衛的人,60歲以前我都是想將來堅決不與兒子一起生活,給他自由。大學畢業了,把他打發到外地自己打拼,艱苦奮鬥。他也確實乾的很好。本來單位住宿舍的,後來自立門戶自己幹了,不太放心,去看他了,心疼了,總是吃外賣。後來每年在他最忙的時候去兩個月。再後來他結婚了。我在自己的家鄉有媽媽要照顧,除了玩,還有照顧媽媽的責任,覺得生活很充實。媽媽是個有知識的人,很潮的人,堅決不跟兒女一起住。92歲以前都是能自理的,但不能自己出門了,我就是買東西買買菜,水果,買生活用品,給她做點好吃的,平常飯她自己可以做。可是她很盼望有人去看她了,並不是像以前那樣堅強了。92歲那年她病倒了,後面三年裡不能起床,1000多個日日夜夜,我守著她,吃喝拉撒只能在床上。我找過保姆照顧她,可是她不接受,陌生人。雖然我被綁住了,但心裡很安慰,守護著媽媽。三年後她臟器衰竭去世了。我很震動一一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老去時會是這樣的。媽媽去世後,心裡難受的無法自拔,去了兒子家住了10個月,忙忙碌碌的沖淡了那些悲傷。回到自己家住了半年,每天就是夫妻兩個人相對,無所事事,很無聊,又去兒子家了。與他們一起,我們做家務,散㪚步,休息日一家人出遊很是愜意。我改變了以前的想法,老年人的天倫之樂,我懂了媽媽晚年的寂寞,很想兒女們可以常常去看她的那種感覺了。我快70歲了,兒媳婦兒懷孕了,我幫他們買買菜做做飯,一家人其樂融融。兒子買了聯排別墅三層樓,給我們住二樓,一樓的房間兒媳婦兒堅決不讓去掉,說將來爸爸媽媽老了不能上樓就要住樓下的。我很感動。尊嚴這東西是你自己建立的,不能一味的追求完美自由,一家人在一起互相體諒互相理解,才能和睦相處。還有就是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接受新事物,你與兒女之間才有共同語言,才有交流的話題,生活不只是活著那麼簡單,我很享受現在的時尚生活,手機、電腦、攝影、旅遊。準備有了孫子帶他出遊,慢慢的自由行,見世面,玩一樣的帶著他。把家事當作娛樂打發時間做,千萬別覺得是在侍侯別人。我沒事鉤鉤編織衣服,兒媳婦兒穿出去都說太漂亮了,這也是一種褒獎,一種成就感。很多老年人在兒女家乾點活覺得很冤,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了,你只是消磨了沒有辦法打發的時間而己
銀河吹笙1
"與兒女住沒尊嚴"這句話錯誤! 有的老人感覺"沒尊嚴"是老人不明智,心胸不開闊。兩代人有代溝,老人大多思想陳舊,子女及配偶會因觀念不同與老人起小衝突,批評老人,是為老人好,就如孩子小時被父母批評一樣。
我爸媽都是五十年代大學生,老爸工作能力優秀,生活能力極差。老媽70多歲去世後,我們兄妹商量老爸必須和子女生活,因為兩個哥都在工作,所以老爸跟我生活。跟我住一起,我先說服老爸逐步戒菸,為了讓他接受戒菸,給他喝茅臺、五粱液。過了一兩年,煙完全戒了,就開始說服他少喝白酒。現在老爸偶爾偷偷抽菸,被我抓住,馬上收煙並當他面把煙扔進垃圾桶。特別感謝公園裡的遊人,碰到我扔老爸煙,都勸老爸:"扔的好,你看我比你年輕都不抽菸"。我其實特別擔心有人當老爸面批評我:不尊重老人、不孝順。那樣的話,老爸肯定戒不了煙了。有時我會給大哥打電話告狀,大哥也會批評老爸。
老爸過去晚睡晚起,不運動,身體不好,飲食不注意,每週有三四天鬧肚子。跟我住一起後,我慢慢說服他每天早起,跟我們一起去公園鍛鍊,規律飲食。現在他八十多歲了,這些年大便都正常。他每早走路6千米,讓他少走些別累著,他還覺得這樣很好。每天下午他再去公園找老夥伴們聊聊天。回想當時說服他走路鍛鍊身體,那也是觀念衝突啊。
老爸最大的優點就是:心胸寬闊,堅持學習。他每天上網看新聞和了解新知識,願意接受子女建議並改變自己。所以,我們一家人生活幸福,兩個哥也能安心工作。老爸是我們兄妹的好榜樣,他非常孝順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早逝),為了照顧三個老人並幫助我叔和我舅,爸媽吃了很多苦。但老爸還是覺得自己很幸福,很知足。
久久快樂幸福
住閨女家裡矛盾少,住兒子家裡矛盾多,住自己家裡沒矛盾,老人如果有自己的房子而且能自理還是在自己家住比較好,我閨女給我家裡都安裝了監控,住的也不遠,有事幾分鐘就能趕到,她也不希望我去他們家住,雖然沒說我也知道,女婿好辦,親家事多,老人就在自己家哪也別去,真有了事誰也救不了,沒事去兒女家住找氣生。
誰是我知心
老年人自己住確實不安全,每年都有很多例獨居老人自己死在家中,然後過了很長時間才被人發現的事件。有老伴在身邊的還好些,一旦有人發病至少還有一個能打急救電話的。
我們村的高老太,80多歲了自己獨居,兒子媳婦常年在上海打工,孫子考上了外地的大學,女兒的家也在十幾公里之外的鄰鎮。
高老太瘦乾瘦乾的,好在自己生活能自理,耳朵也不聾,眼睛也不花,就是心臟不好,家裡常年備著速效救心丸,心不好受時就趕緊往嘴時放幾粒。
有一次,高老太的兒子隔了幾天往家裡打電話,白天晚上電話都是接通狀態,只是一直沒人接聽,他以為高老太被自己姐姐接了去,於是給姐姐打手機,一問也沒在她家。兩個人一下子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高老太的女兒騎著電瓶車就往孃家趕。
一進門,發現高老太還在炕上躺著呢,身體已經硬了,早已經去世多時。那天她把速效救心丸沒放在枕邊,而是裝在了外衣口袋裡,外衣就搭在腳下的被子上,估計當時高老太已經起不了身去衣兜裡找藥了。
因為發生了高老太這樣的事,村裡的王小虎一害怕就動員媳婦把老媽接到了城裡。他本來是一片孝心,可是沒想到之後的生活卻被老媽給攪得雞飛狗跳。
老媽閒不住,天天去小區裡遛達,看到誰家扔了舊衣服,紙箱子,塑料瓶都往回撿,王小虎家的樓道口很快就被堵得只剩下一個人將巴過的小道,樓上的鄰居誰路過誰生氣,王小虎只能給陪著笑臉道歉。
由於經常撿破爛,老媽的手像砂紙一樣粗糙,有時候一撫沙發上的抱枕,都能給颳起毛了,小虎的媳婦看到就老大的不願意。還有,老媽一喝熱粥就開始擰鼻涕,看得小虎媳婦陣陣反胃,沒法直接說,就拉下臉子給小虎看。更讓小虎媳婦受不了的是,自己好不容易休了一個禮拜天,尋思睡個懶覺呢,老太太早上早早就起來上廁所,然後在客廳裡來回地走,一會咳嗽兩聲,一會擰把鼻涕。
後來對門的人買了新房,一室一廳出售,王小虎跟媳婦一商量,就把房子給買了下來,然後就讓老媽搬了過去。自從有了這麼一碗飯的距離,小虎老媽覺得自己自由了不少,媳婦兒的臉上也終於有了笑模樣。
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養老確實是個大問題,作為子女,如果有條件,可以在自己家旁邊給老人或買或租一戶小房子,這樣可以方便隨時照顧。如果老人有退休金,也可以考慮送去養老院,畢竟那裡有專業的人員提供服務。實在沒條件,也要勤往家裡打打電話,可以一天聯繫一次報個平安,千萬不要一星期也不打個電話問問,因為老一輩的現在就是我們的將來。